姚小舍
系統(tǒng)護理干預應用于腦卒中后抑郁患者臨床效果分析
姚小舍
目的探究系統(tǒng)護理干預應用于腦卒中后抑郁患者臨床效果觀察。方法資料隨機選自本院診治的腦卒中且抑郁患者78例, 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方法分成兩組, 每組39例, 予以常規(guī)護理作對照組,予以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作研究組。結果研究組護理的滿意度比對照組高,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SDS及SS-QOL評分均比干預前明顯改善;且干預后研究組評分, 比對照組優(yōu), 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P<0.05)。結論對腦卒中后抑郁患者, 予以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 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狀態(tài)及護理滿意度, 具有一定臨床應用價值。
護理干預;腦卒中;抑郁;滿意度;SDS及SS-QOL評分
本文主要對在本院診治的其中39例腦卒中且抑郁患者予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作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 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診治的腦卒中且抑郁患者78例, 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方法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 每組39例。對照組男22例, 女17例, 年齡39~76歲, 平均年齡(57±6.28)歲, 腦出血16例, 腦梗死23例;研究組男21例, 女18例, 年齡40~78歲, 平均年齡(58±6.73)歲, 腦出血15例, 腦梗死24例。兩組年齡、性別、疾病類型等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診斷標準患者癥狀均與四屆全國腦血管病相關會議制定的腦卒中診斷標準相符合, 且均經過相關輔助檢查的臨床確診[1]。
納入和排除標準確診為腦卒中, 且經抑郁自評量表測定為抑郁;均簽署治療和護理方案的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嚴重的心肝腎臟等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不配合治療和護理方案實施者;資料不完整者;中途退出者。
1.2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的內科治療及護理, 包括相關藥物、作業(yè)與理學治療, 康復訓練、常規(guī)護理等措施[2]。研究組在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 予以系統(tǒng)化的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安全護理、康復訓練和飲食護理等護理干預。研究組需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指導針對性的護理方案, 由專門的護理人員主動、耐心的與患者和家屬溝通和交流, 為患者和家屬講解相關疾病和治療方案等知識指導, 緩解患者抑郁、焦慮等情緒, 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重度抑郁者會出現(xiàn)一定程度自殺傾向, 護理人員需要及時發(fā)現(xiàn)并疏導, 同時注意保持居住環(huán)境的清潔和整潔, 防止相關事件發(fā)生。結合患者具體情況, 指導合理康復訓練方案, 患者生命體征穩(wěn)定后, 盡早指導患者進行早期的功能鍛煉, 合理指導患者坐、站和走,采用循序漸進方式, 并語言激勵對患者早期康復訓練予肯定,調動訓練積極性, 有效降低患者抑郁程度。為患者提供舒緩音樂療法, 有效緩解患者緊張和抑郁情況, 同時注意加強患者飲食護理, 提高患者身體素質, 加快患者恢復。
1.3觀察指標和評價標準 觀察并統(tǒng)計分析兩組患者干預6周以后的護理滿意度, 以及干預前后患者SDS及SS-QOL相關評分情況。
護理滿意度標準采用本院臨床常用滿意度調查表, 滿分為100分, 調查項目分為住院環(huán)境、護理態(tài)度、護理質量等[3]。非常滿意:分數(shù)>90分;基本滿意:分數(shù)>70分且≤90分;不滿意:分數(shù)≤70分。滿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例數(shù)×100%。
SDS及SS-QOL相關評分標準依據(jù)相關精神衛(wèi)生制定的抑郁自評(SDS)的量和腦卒中患者生活質量的量表(SS-QOL)進行臨床療效評定[3]。量表能夠較好反應患者抑郁和生活狀態(tài), 且應用比較廣泛, 其中SDS評分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嚴重, >70分表示重度抑郁, 60~69分表示中度抑郁, 50~59分表示輕度抑郁, <50分表示沒有抑郁;SS-QOL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1.4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文中統(tǒng)計及檢測所得數(shù)據(jù)采用SPSS17.5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相關處理, 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組間差異進行t檢驗, 計數(shù)資料用例(n)、率(%)表示, 組間差異進行χ2檢驗, 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護理滿意度情況研究組護理的滿意度比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的滿意度情況(n ,%)
2.2干預前后兩組SDS及SS-QOL相關評分情況 兩組SDS及SS-QOL相關評分干預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后評分均比干預前明顯改善;且干預后研究組評分, 比對照組優(yōu), 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2。
表2 干預前后兩組SDS及SS-QOL相關評分情況( x-±s, 分)
腦卒中屬于臨床常見神經系統(tǒng)的疾病, 多發(fā)病于中老年時期。腦卒中的臨床發(fā)病率、致殘率、復發(fā)率和致死率均比較高, 患者治療以后大部分存在語言、肢體等功能性障礙等后遺癥, 腦卒中后通常會出現(xiàn)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 對患者正常的心理和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4]。因此, 加強并重視腦卒中患者抑郁癥狀的系統(tǒng)護理干預, 對于患者療效預后生活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 臨床相關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應用于腦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研究文獻比較多, 且臨床療效顯著。在本研究中, 通過對患者進行隨機分組, 并分別應用不同方案的護理干預,得出予以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護理后, 兩組SDS及SS-QOL相關評分患者干預后均比干預前明顯改善;且干預后研究組SDS及SS-QOL相關評分, 比對照組優(yōu)。研究結果與臨床張亞琴相關研究結果相符合, 進而有效證實了對腦卒中后抑郁患者予系統(tǒng)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升患者抑郁癥狀和生活質量, 具有重要臨床應用意義[5]。同時, 本研究對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分析, 得出研究組患者護理的滿意度97.44%, 比對照組患者的71.79%高, 表明系統(tǒng)護理干預能夠明顯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從而有效降低護患糾紛的發(fā)生。關于系統(tǒng)護理干預在腦卒中抑郁疾病中的深入應用價值, 需要以后臨床進一步的研究證實和驗證。
綜上所述, 對腦卒中后抑郁患者, 予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生活質量評分及護理滿意度, 具有一定臨床應用和研究價值。
[1] 李倩云, 卓少賢, 利春玲, 等.腦卒中并發(fā)抑郁障礙的護理干預.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中旬刊), 2012, 26(9):158-162.
[2] 趙秀雯.早期系統(tǒng)化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后抑郁病人的影響.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2, 31(19):253-255.
[3] 劉亞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1, 24(18):634-636.
[4] 解靜.系統(tǒng)護理對腦卒中患者焦慮和抑郁情緒的影響.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2, 12(20):435-436.
[5] 張亞琴.系統(tǒng)化護理干預在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觀察.齊魯護理雜志, 2012, 26(19):156-159.
463300 河南省駐馬店市鐵東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