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娟 (重慶財經職業(yè)學院 重慶 402160)
職教基地教學資源共享途徑芻議
——以重慶職教基地為例
羅小娟 (重慶財經職業(yè)學院 重慶 402160)
建設職教基地的目的就是想打破空間限制,實現教學資源的整合利用,提高辦學效益。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職教基地教學資源共享效果并不理想,影響辦學效益的提高。筆者以重慶職教基地為調查對象,通過調查走訪,找出教學資源共享的過程中存在的制約因素,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職教基地;教學資源共享;制約因素;對策
我國職教基地一般是在政府、職業(yè)院校、企業(yè)多方參與下,將某些職業(yè)院校和企業(yè)單位聚集于某一地域而形成的職業(yè)院校的集合體。建設職教基地的主要目的是想打破空間限制,整合教學資源,提高辦學效益,從而實現服務區(qū)域經濟的目標。
2004年9月經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決定在永川建設重慶職業(yè)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試驗示范基地。目前,重慶職教基地現有本??圃盒?2所,在校學生總數11萬人,辦學層次和主體呈現多元化,辦學總體規(guī)模較大。但重慶職教基地在教學資源利用上是否做到共享互利。帶著這樣的疑惑,筆者走訪調查了永川城區(qū)的8所職業(yè)院校。通過調查,筆者發(fā)現職教基地職業(yè)院校在教學資源共享方面存在積極性不高,共享項目少,層次較低等問題。
1.生源爭奪,阻斷真誠共享之路。生源是職業(yè)院校的生命之源,但隨著生源數量的萎縮,各個職業(yè)院校之間的生源爭奪大戰(zhàn)愈演愈烈。如何在生源爭奪戰(zhàn)中取得勝利,一個學校教學資源的多寡和優(yōu)劣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個職業(yè)院校占有教學資源的多寡是其競爭力強弱的體現,因此絕大多數學校牢牢抓住自己的教學資源不肯與他校分享,怕的就是滅自己威風,長他人志氣。
2.意識欠缺,喪失共同進步之機。由于重慶職教基地大部分學校的主辦方不同,行業(yè)辦學的居多,他們在專業(yè)建設方面各有偏好,認為各個學校在各個專業(yè)領域獨樹一幟,各領風騷,缺乏合作交流的意識,就更談不上教學資源共享了。
我們倡導和追求的教學資源共享是忽略了教學資源的產權屬性,但在現實生活中,基本上所有的教學資源都烙下了深深的產權痕跡。這主要是因為職教基地的教學資源主要依靠上級主管部門供給,這些教學資源是它們辦學實力的體現,也是各部門對教育投入的證明,是它們的固定資產。因此它們都被貼上歸屬的標簽,寧愿閑置也不愿改名換姓。
撇開產權問題不說,教學資源在使用過程中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比如教學資源的管理保養(yǎng)由誰負責,在共享中產生損耗的界定和責任問題。如一次兩次的借用實訓室,出于兄弟院校的情意,借出方可能不會要求租金或損耗費,但如是長期的借用,借出方就會承擔一筆額外的實訓室管理和損耗費,承借方如忽略這個問題就勢必影響兩校的情意及合作。
教師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教學資源,而在這支隊伍中,優(yōu)秀教師教師又更顯珍貴了。師資隊伍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著一個學校辦學質量的高低,因此各個學校都想擁有自己的教學名師。但教學名師的培養(yǎng)和打造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特別在職教基地中有相同專業(yè)的職業(yè)院校都特別渴望擁有自己的教學名師,在本校沒有教學名師的時候就會考慮從其他學校引進或借用。這件事事關兩校的辦學質量問題,也是非常敏感的一個話題。如果允許優(yōu)秀師資的共享,那無疑就是給競爭對手送去對抗法寶;但如果不允許優(yōu)秀師資共享,那整個職教基地的總體教學水平就無法較快提高。因此,在制度上不明確的情況上,特別是發(fā)展水平相當的兩所院校之間,擁有優(yōu)秀師資的一方多半不大愿意共享自己的優(yōu)秀師資。
由于職教基地內的各個職業(yè)院校占有的教學資源的數量和質量是不平衡的,而且它們之間交換使用的教學資源又不可能完全對等。因此,教學資源豐富的學校在同教學資源一般的學校之間進行教學資源共享時等同于強勢學校給予弱勢學校在教學資源方面的援助,而非真正意義上的資源共享,這顯然違背了利益公平原則,必將削弱強勢高校教學資源共享的積極性。因此,占有優(yōu)勢的學校就不愿加入到所謂的教學資源共享隊伍中去。
職教基地大多數學校都具備校園網絡,但各學校校園網絡缺乏統一規(guī)劃,兼容性差。還有一部分學校缺乏網絡教學平臺等基礎設施,導致各校之間教學資源共享困難,共享范圍難以擴大。
健全市教委的評價和管理機制。一是聲譽激勵。制定一套教學資源共享評分細則,將其納入對學校綜合評價體系中,讓在教學資源共享過程中付出貢獻的學校有分可加,提高其學校的社會聲譽度。二是物質補償。由于各個學校所掌握的教學資源是不均等的,一些擁有較多資源的學校在教學資源共享中付出較多。針對這種情況,一方面教委要給予補貼,另一方面,使用較多共享資源的學校也應該根據市場行情給予占有較多教學資源學校一定回報。
建立完善的教學資源共享制度是開展教學資源共享的前提和保障,教學資源共享制度應涉及教學資源的使用、管理、維護、經費以及安全等問題。這些制度的制定,可由市教委指定職教基地的某一所學校起草,然后由市教委出面召集職教基地的全部職業(yè)院校進行討論修訂,最后由市教委正式出臺,職教基地的全部職業(yè)院校遵照執(zhí)行。
一是統一規(guī)范校園網絡的建設標準,奠定教學資源共享的溝通渠道。二是規(guī)范好教學資源的投資建設,均衡各個學校的教學資源,盡量讓各個學校占有相當數量和質量的教學資源,并且不重復占有。三是重慶職教基地所在地的政府應加強對職教基地建設的科學規(guī)劃,讓這些學校在地緣上占有優(yōu)勢,既讓整個職教基地的氣勢和規(guī)模起來了,也便于教學資源的共享和管理。
[1]羅海萍.吳華.高校資源共享途徑研究[J].高教探索,2000(02).
[2]楊賢棟.我國大學城教學資源校際共享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重慶師范大學2011年碩士生畢業(yè)論文.
[3]李冬瑜.新信息環(huán)境下的高校資源共享[J].甘肅科技,2001(21).
羅小娟(1982.1__ ),重慶榮昌人,漢語言文學碩士,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字學、高職教育?,F就職于重慶財經職業(yè)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