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佳
這就是道靈寺里的』天書對聯(lián)『。
對聯(lián)高約兩米,寬約40厘米,門上還有一個橫批。對聯(lián)刻在灰白色的堅硬石頭上,線槽被人涂成黃色。對聯(lián)上下聯(lián)各7個字,加上4個字的橫批,總共18個字。除了橫批中的第3個字有少許殘缺認不清外,其他17個字都清晰可辨。
重慶綦江區(qū)隆盛鎮(zhèn)蓮花村梁山寨,有一副奇特的對聯(lián),高約兩米,寬約40厘米,門上還有一個橫批。對聯(lián)刻在灰白色的堅硬石頭上,線槽被人涂成黃色。對聯(lián)上下聯(lián)各7個字,加上4個字的橫批,總共18個字(見上圖)。據當地人講,除了橫批中的第3個字有少許殘缺認不清外,其他17個字都清晰可辨。
這些字每個約有一個成年男子巴掌大,每個字都由幾個字構成,分開來看這些字都很簡單,但組合起來真是讓人費解。比如,橫批第一個字為上下結構,“正”字和“青”字在上并列,下面是一個“心”字;第二個字呈“田”字形,上面是“形”字和“道”字并列,下面是“金”和“寸”字并列。
筆者試圖從照片上辨識,但由于清晰度差,只能辨識幾個字,不清部分只能用“ ”代替,供有興趣的讀者研究參考。識聯(lián)為:
梁山寨建在險峻的石脊上?!堵∈㈡?zhèn)志》記載,這座古寨門建于清末,群眾為了躲避毛賊,在此地用石頭建了這樣一個堡壘,“梁山寨”因此得名。
進了古寨門是一座清宣統(tǒng)三年由南川人牽頭化緣重建的石墻古廟——道靈寺。
建立道靈寺后,綦江人牽頭化緣在道靈寺的南面修建了兩間石墻廟。左面一間,當地人叫它上廟,里面有一個廢舊的四方天井,正前方供奉著玉皇、藥王觀音、女媧等神像。右面一間供著觀音、王母、太上老君等7尊神像。這里就是下廟了,古怪的對聯(lián)就刻在這座殿的正門上。
關于這副對聯(lián)是什么人寫的,是什么意思,以及這些字怎么讀,至今無人知曉。但據2012年4月重慶晚報記者走訪了解,當地一些村民作了這樣的解釋。
“這些字來自道教的大壇經中?!睍r年85歲高齡的當地村民王俊林說?!皺M批上的4個字讀作‘敬德尊修’,上聯(lián)我記不清了,下聯(lián)可翻譯為‘古洞云中神仙府’?!蓖蹩×纸忉專骸耙粋€‘不’和一個‘上’一個‘下’結合,意思不就是‘中’”嘛!
“這副聯(lián)是誰撰的不知道,但確是1936年刻上去的,那年我八歲。記得是當地一會計周仕全在上廟抄寫的,旁邊還標注了音,因為他毛筆字寫得好,所以讓他抄。后來才找石匠刻上去的。當時我和同學們就站在一旁觀看?!?/p>
“這些字好多人來看過,甚至還有專家,但至今無人能破解。”當地村民尹聯(lián)云說,50多歲的他在山腳下長大,小時候常到這里玩。這些年來不停有外地的專家到這里探訪,不過這副對聯(lián)的謎底至今沒有解開。
那么專家們又是怎樣說的呢?
重慶工商大學某教授認為:“這些字應該是造出來的異形字,不能當作一個字來讀,應該是用若干個字來組成的一個字,表達一個組合意思,但是具體表達什么意思,需要詳細研究?!?/p>
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一教授說:“這些文字應該是道教文字,是道士們修煉時內部使用的通用文字。”“像這樣的文字在重慶其他地方也有,主要出現在廟宇的對聯(lián)、橫額上。”
這些文字既然是道教文字,那么道士是否認識呢?
據重慶晚報記者電話采訪了解,老君洞道觀監(jiān)院鄧信德之前也沒有看過或者聽說過類似文字。
紅學業(yè)余愛好者古洞秦人,從事《紅樓夢》隱語研究多年,認為此聯(lián)屬于典型的組合字聯(lián),須按拆字諧音法解讀。最終初步確定這副對聯(lián)的原創(chuàng)者為民國大漢奸周佛海,刻字時間在1945年前后。對聯(lián)是在周佛海在重慶軟禁期間寫給妻子楊淑慧的,囑其轉交沈醉的一封密信。下面就是古洞秦人對這18字進行的解讀。
按拆字法,將上下聯(lián)14字拆開,共得48字,從右至左依序排列(根據句意,偶有打亂次序的情況),信的內容為:
“豎心守身工穴心人一四同日王宮光一兒厄青氣幻景木旦小五雨云無四點氣青不上下正直八心金形山西八直同大”
諧音連讀,重新斷句,對聯(lián)本意為話:
書信授沈公,寫信人已死。同日,汪公光,遺兒厄。請妻還京,莫膽小,晤雨,云吾死,惦妻清中正字,罷新津,行山西,把子同帶。
“沈公”指沈醉?!巴艄敝竿艟l(wèi)。五個繁體“云”字,表述為“五雨云”,諧音“晤雨云”;“雨”暗指戴笠(字雨農);“不上下”,即“不上不下”,譯作“中”,“中正”指蔣介石;“新津”指新津縣,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西南部,距成都市區(qū)28公里,泛指重慶。將這段話譯成白話文就是:
請將這封信轉交給沈醉,寫這信的人已經死去。他死的當日,汪精衛(wèi)去世,他的兒女也將大禍臨頭。請妻子回到北京,不要膽小怕事。若遇到戴笠,就是我死了。唯一放心不下的是,你務必將蔣介石留給我的親筆信箋清理好,立即離開重慶,逃往山西,將兒子帶上。
橫批4字可拆解成:“正月卅心道寸形金灣去心金形至成”15字,諧音讀作:“正月殺信到,成刑今晚,取薪金,惺子存?!币馑颊f:“槍決我的命令正月下達,今天晚上執(zhí)行死刑,你將存在銀行的月薪取出來,錢是汪文惺幫我存入的?!?/p>
(按:汪文惺即汪精衛(wèi)的次女)
古洞秦人根據隱語聯(lián)背后透露的人物事件,又大膽作了如下分析判斷。
1、聯(lián)中提到會晤戴笠,證明創(chuàng)作對聯(lián)時戴笠尚在。1946年3月17日,戴笠從北平飛往上海轉南京途中因飛機失事身亡。故可確定此聯(lián)創(chuàng)作于1946年3月之前。
秀容月明像老師似地說個不停,喬瞧望著他,想笑,忍住了,說:“我不知道怎么用腳趾去剔。秀容月明,還是你來吧,我擔心又把藕弄斷了?!?/p>
2、周佛海被國民黨軟禁的時間是1945年9月30日,當天早晨,戴笠的專機從江灣軍用機場秘密起飛,將周佛海、丁默邨、羅君強等漢奸押至重慶九龍坡機場,隨后,周佛海等人被秘密安排住進白公館。當時同行的還有周佛海的妻子楊淑慧及妻弟,負責嚴密監(jiān)視周佛海等人的就是沈醉,時任軍統(tǒng)總務處處長。他有機會和條件與楊淑慧接觸,并從她手中獲得周佛海從獄中寫的密信。沈周二人同為湖南籍,不排除他暗地參與保護周佛海的可能。沈醉后來撰寫回憶錄《周佛海的最后歲月》,記述了二人的交往經歷。
3、對聯(lián)提到,寫信人死去的當日,汪精衛(wèi)死亡。汪精衛(wèi)死于1944年11月10日,而周佛海死于1948年2月,二人根本不死于同一天,證明對聯(lián)中所言“寫信人已死”乃作者對外的謊稱,或者他預感到自己必死無疑。況且周佛海早在1938年12月,就被軍統(tǒng)派到越南河內,參與了暗殺汪精衛(wèi)的行動,當時因為錯殺,汪躲過一劫,但很長一段時間內,外界均以為汪精衛(wèi)已死,周佛海或也不知道汪精衛(wèi)未死,作出錯誤的判斷。
4、關于蔣介石的親筆信。1946年9月16日,蔣介石迫于“人人得而誅之”的輿論壓力,將軟禁一年的第三號大漢奸周佛海等人由重慶押送南京,隨后進入公開審判程序。與此同時,楊淑慧四處奔走,收集證據,企圖打贏官司,保住周佛海性命。這其間,她曾多次面見蔣介石,希望蔣能救周佛海一命,并對外揚言,如果法院判丈夫死刑,她就向香港媒體公開蔣介石寫給周佛海的全部信箋。對聯(lián)所言“中正字”,指的就是蔣介石親筆信。
蔣介石留在周佛海手中的書信究竟隱藏什么秘密,不得而知,但作為一種有利于周佛海的物證是毋庸置疑的。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周佛海判斷日本必敗,于1942年初通過軍統(tǒng)渠道向蔣介石表示悔改。當時蔣則以親筆信回復,讓其“暫留敵營,戴罪立功”,并承諾“君之前途,將予以可靠保證”,署名“知名不具”。爾后,周暗地庇護軍統(tǒng)特工,向重慶方面提供不少有價值的情報。如果周將這類隱情公開,此案勢必牽扯到蔣介石本人許多鮮為人知的秘密。所以當時蔣介石和其他軍政要員一樣,也希望法院能不判周佛海死刑。
果然,1947年2月3日,最高法院呈文國民政府,申請給周佛海減刑。3月26日,蔣介石簽署特赦令,以有戴罪立功表現為理由,核準將周佛海原判之死刑減為無期徒刑。至此,周佛海終于逃脫死刑。由此證明,周佛海在獄中寫信囑妻“清中正字”,話有根據。周佛海抓住這些把柄,在生死關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5、對聯(lián)橫批透露的情由,也與周佛海死刑案合符若契。蔣介石的特赦令是1947年3月26日下達的,這一天是閏二月初四。中國自古有“正月忌殺生”的講究,該這一年判死刑的犯人,行刑日期最早也得定在二月初三以后,因而推定周佛海在正月收到的“殺信”定為二月初四行刑,所以在此之前他書信告知楊淑慧“成形今晚”當指二月初三,周佛海當時還沒有見到蔣介石的特赦令,所以寫最后一封訣別信給妻子,交代后事。
6、橫批四字所言周佛海薪金”,并非指他當月的薪俸,而是一筆數額不小的財產。1940年3月后,周佛海歷任汪偽政府財政部長兼中央政治委員會秘書長、中央儲備銀行總裁、行政院副院長、上海市長等職,數年積聚萬貫家財。他先后以耐勞、慎獨、寧遠、百忍等二十多個化名在上海數家銀行存款近3000萬元,據周佛海自謙估算存款“為數雖不多,今日之蓄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亦應自足矣”。他自知死期已到,囑咐妻子從銀行取出這些存款,再行轉移,是很自然的。
對聯(lián)說這些巨額財產系汪精衛(wèi)女兒汪文惺為他存的,或為托詞,或為實情??箲?zhàn)爆發(fā)后,周佛海屢次與汪精衛(wèi)勾結,組成賣國政府。1939年12月和1940年11月,他曾兩次與日本簽訂秘密和正式的賣國條約,其中撈到不少好處,自不必說。周佛海財產最后去向不得而知,解放后,據說他的兒子周幼海將外幣和珠寶全部獻給國家,其實只是這筆財產的少部分。楊淑慧當時說過:“我們家的錢,早有準備,房子搬不動,但珠寶黃貨,早已進了美國銀行保險箱。蔣老頭子那封親筆信,我已鎖入香港‘匯豐銀行’保險庫?!?/p>
就周佛海的才學而言,寫這副怪聯(lián)也是沒問題的。他早年留學日本,回國后加入中國共產黨,1920年又與陳獨秀組建上海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11月初離滬,又返回日本讀書。他的字雖一般,詩才卻很突出,尤善聯(lián)對。當時上海有個名妓叫“真素心”,求周佛海寫副對聯(lián),周立刻揮筆寫道:
妹妹真如味之素;
哥哥就是你的心。
把真素心三字都嵌進去了,一時傳為笑談。文學素養(yǎng),略見一斑。
古洞秦人認定“天書對聯(lián)”的作者就是民國風云人物周佛海。但他究竟何時所寫?在重慶還是南京獄中所寫?又是怎么弄到重慶綦江區(qū)梁山寨上去的?古洞秦人也困惑不解。如果1945年寫于重慶白公館,周佛海怎么知道自己1947年南京的宣判結果?如果1947年寫于南京老虎橋監(jiān)獄,便沒有楊淑慧再遇戴笠,將信交給沈醉這些情節(jié)發(fā)生的可能。
更重要的一個疑點:按王俊林老人的回憶,對聯(lián)是1936年他親眼目睹保長抄寫的,說明怪聯(lián)的創(chuàng)作時間更早,難道老人的記憶會現10年之多的誤差嗎?
一系列的疑團,憑古洞秦人已經掌握的線索,并不能全部解開,只能留給后來者去不斷求索,徹底揭開事件全部真相了。
如果此聯(lián)真是周佛海1946年在南京所作,他的死即有可能成為另外一宗謎案。最近川島芳子詐死案曝光,折射出蔣介石在大陸的最后日子,出于政治利益的考慮,徇私枉法,為千古罪人消災保命的事件,絕非僅此一例。那么,周佛海是否真的于1948年2月28日晨病情突變,下午2時氣絕身亡了呢?就更值得懷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