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寧俠,王 成
(陜西省西安中醫(yī)腦病醫(yī)院,陜西 西安 710032)
孤獨癥屬于廣泛性發(fā)育障礙類疾病,是兒童常見的精神障礙之一[1]。以社會交往障礙,語言發(fā)育障礙,興趣范圍狹窄,刻板重復的動作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行為綜合征,約有75%患者伴有精神發(fā)育遲滯。近3年來我們在康復訓練的基礎上用針刺配合中藥臨床療效較好,特別對心肝火旺型療效滿意,報道如下。
共60例,均為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住院患者,辨證為心肝火旺型,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齡1.8~3歲6例,3.1~6歲24例。對照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2.6~3歲8例,3.1~6歲22例。兩組病因、年齡、病程、臨床表現(xiàn)經統(tǒng)計學處理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①西醫(yī)診斷符合ICD-10中兒童孤獨癥的診斷標準。②中醫(yī)診斷根據(jù)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專科建設單位協(xié)作組制定的孤獨癥中醫(yī)癥候診斷標準。③心肝火旺型診斷標準為語言重復,刻板動作,或行為孤僻,伴有急躁易怒,多動、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寧,跑跳無常,不易管教,夜不成寐,時有便秘溲黃,舌質紅或舌尖邊紅、苔薄黃,脈弦或數(shù)[2,3]。
納入標準:①符合孤獨癥診斷標準、心肝火旺證候表現(xiàn);②無癲癇及重要器官疾??;③年齡6周歲以下;④無過敏史;⑤家長或監(jiān)護人同意。
排除標準:①不符合孤獨癥診斷標準,排除兒童精神分裂癥、Asperger綜合征、Heller綜合征和Rett綜合征;②合并有癲癇發(fā)作及嚴重感染、心肺疾患或有肝、腎、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疾病,難以對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確切評價;③年齡大于6周歲;④對藥物已知成分過敏或過敏體質;⑤家長或監(jiān)護人不愿。
中藥:靜帥康膠囊(天麻、白芍、水牛角、酸棗仁、五味子、郁金、甘草。院內制劑,批準文號陜藥制字Z20110016,0.3g/粒),聰腦益智膠囊(遠志、石菖蒲、人參、茯苓、肉桂、鹿角膠、桂枝、當歸、干姜、白芍、川芎、甘草,院內制劑,批準文號陜藥制字Z20110017,0.3g/粒)。2.5~3歲每次2粒,3~6歲每次3粒,每日3次。
針刺:頭針與體針結合,第1組取百會、四神針、定神針、手智針、智三針、心俞、肝俞、風池,第2組取百會、四神針、定神針、足智針、言語三區(qū)、內關、神門、勞宮[4,5]。兩組穴位10天交替使用1次?;純喝『线m體位,定好針刺穴位,局部常規(guī)消毒。選用規(guī)格為0.3mm×25mm的華佗牌針灸針,頭穴針與頭皮呈15°~30°夾角快速將針刺入頭皮下,達到帽狀腱膜下層時,指下感到阻力減小,然后使針與頭皮平行繼續(xù)捻轉進針,根據(jù)不同穴區(qū)可刺入1~1.5寸。百會、神庭、本神由前向后沿頭皮刺入,四神針針尖向外平刺,言語三區(qū)由前向后平刺,緊貼骨膜行針,1min200次,留針2h,留針過程中行針3次,以捻轉手法為主,平補平瀉。定神針由上向下平刺1寸,其余各穴常規(guī)針刺,采用強刺激不留針。頭針帶針功能訓練。每天治療1次,每周6次,3個月為一療程。
康復訓練:依據(jù)語言、行為、智力等功能障礙,經過康復師評定其功能現(xiàn)狀,結合現(xiàn)代康復理念使用現(xiàn)代康復手段,針對性的選擇言語訓練、感覺統(tǒng)合訓練、特殊教育等治療方法。
兩組均進行康復訓練。治療組加中藥、針刺治療,兩組均治療90天統(tǒng)計結果。
按《自閉癥兒童心理教育評核》第3版(PEP-3)、兒童孤獨癥評定量表(CARS),尼莫地平法計算PEP-3分值提高率、CARS分值改善評定療效。
PEP-3分值提高率=[(療后PEP-3評分—療前PEP-3評分)/療前PEP-3評分]×100%。顯效:PEP-3評分提高率大于50%,CARS總分降低大于3分。有效:PEP-3評分提高率30%~50%,CARS總分降低1~3分(含3分)。無效:PEP-3評分提高率小于30%,CARS總分無變化。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
兩組治療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結果比較 例(%)
根據(jù)長期臨床診治孤獨癥的經驗,參考相關報道[3],認為孤獨癥病位在腦,主要與心、肝、腎等臟有關。小兒體屬“純陽”,心火易亢,肝木易旺,加之暴怒憤郁,肝膽氣逆,郁而化火,煎熬成痰,上蒙清竅,或因過喜傷心以及胃熱上蒸,擾亂神明。治療宜清心平肝,安神定志。
靜帥康膠囊清心平肝,安神定志。聰腦益智膠囊活血養(yǎng)血,開竅醒神,聰腦益智?!澳X為元神之府”、頭為“諸陽之會”、“精明之府”,腦的主要功能是主宰神志、語言、思維、記憶和情感等,而智三針、四神針、言語三區(qū)均位于頭部。智三針位于前頭部、大腦額葉表面的頭皮層,而大腦額葉又是情感智力所在,因此針刺智三針能治療情感、智能障礙疾病,有醒神開竅之功效。四神針位于四神聰外側0.5寸,對應于大腦前主動脈主干投影區(qū),針刺可改善大腦血液循環(huán)、興奮皮質感覺區(qū)的功能,意在加強開竅益智功效。焦氏頭針的言語三區(qū),對應于相應的語言皮層功能區(qū),針刺可以改善這些區(qū)域的腦血供、腦功能,從而改善言語障礙癥狀。再配合手智針以開竅寧神,足智針開竅益智、醒神啟閉。心俞、肝俞、風池、內關、神門、勞宮清心平肝,安神定志。中藥結合針刺共同發(fā)揮清心平肝,安神定志,開竅醒神,聰腦益智的作用,使得腦竅得開、心神統(tǒng)一、神自守攝,從而改善癥狀、促進整體功能提高。
配合現(xiàn)代康復訓練,標本同治,能更快更有效地改善臨床癥狀。
[1]吳希如,林慶.小兒神經系統(tǒng)疾病基礎與臨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665.
[2]劉剛,袁立霞.兒童孤獨癥的中醫(yī)病因病機及辨證分型淺析[J].遼寧中醫(yī)雜志,2007,34(9):1226-1228.
[3]李諾,劉震寰.中醫(yī)對自閉癥的認識及治療現(xiàn)狀[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學,2009,1(2):150-152.
[4]羅廣鋒,盧志榮,劉剛.靳三針療法治療兒童孤獨癥35例[J].中國針灸,2006,26(4):236.
[5]張全明,余瑞英,龐堅,等.針刺對孤獨癥兒童語言障礙和智能的改善作用[J].中國臨床康復,2005,9(28):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