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 黃海峰
云計算、流媒體、LTE等新興業(yè)務及技術的涌現對寬帶傳送提出了更高需求,在100G剛剛邁入黃金發(fā)展期之時,400G技術曙光已經初現。
隨著網絡應用和網民數量的激增,網絡流量呈爆炸式增長,全球各大運營商的網絡都倍感壓力,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部署更大容量的路由器,擴容網絡容量。400G核心路由器的超大帶寬和高擴展性成為應對流量增長的關鍵技術。2013年,沙特運營商Mobily部署全球首個400G路由器平臺之后,400G產品逐步從測試走向商用。
進入2014年,400G轉向規(guī)模部署階段。在業(yè)界關注的中國市場,中國電信已明確在集采里新設置了400G分檔,這將標志著中國電信將在2014年規(guī)模引入400G路由器;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也在年初完成400G集采測試。那么,2014年400G市場發(fā)展趨勢如何?技術演進將呈現哪些特點?國內三大運營商的需求到底如何?
隨著LTE移動寬帶、高清視頻業(yè)務、云計算等業(yè)務的興起,互聯網帶寬數據流量飛速增長,固定和移動網絡都面臨著巨大挑戰(zhàn),骨干網等升級改造成為當務之急。
自IEEE在2010年發(fā)布100GE標準以來,100GE很快進入了普及應用階段,這導致現有核心骨干路由器100G平臺槽位資源迅速被耗盡。為了滿足未來業(yè)務發(fā)展,運營商不得不在很短時間內就升級到100G多框集群形態(tài),并面臨著投資、運維、機房空間、耗電等一系列的建網難題。
目前,一些運營商選擇了更先進的400G系統(tǒng)。據悉,相比100G平臺,400G在成本、運維、擴展性、節(jié)能減排方面都具備較大的優(yōu)勢,能夠提供足夠的容量和板卡接口密度。
此前,中國電信集團科技委主任韋樂平曾表示,按照目前的流量發(fā)展趨勢,未來5年,網絡流量年增長近40%,傳送網將以100G為主導;但到2017年,骨干網最大截面?zhèn)鬏攷捈s為38Tb/s,需要5個80波分100G系統(tǒng),只要可行,400G是更合理的選擇;未來5-10年,網絡流量年增長約30%,高流量地區(qū)將需要45-125Tb/s,只要可行,400G應該是主導速率。
以華為400G產品為例,一臺400G單機即可相當于40G的10框容量和100G的2+4集群的容量,無論是從板卡數量、機框數量、供電、機房空間都有很大的優(yōu)勢;而且400G同樣支持2+8集群,而8框400G可以提供高達100T的容量,可滿足運營商未來5-10年的擴容需求。
隨著400G平臺的成熟,從2013年開始,全球主流運營商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部署400G路由器。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全球至少有20多個國家30多個運營商已經部署或正在考慮部署400G大容量路由器來擴容網絡容量包括Vodafone(沃達豐)、Telefornica、法電Orange等全球主流運營商。
全球運營商到底面臨怎么樣的挑戰(zhàn),才對400G核心路由器部署迸發(fā)熱情? 以俄羅斯移動通信市場的領先者Megafon為例,其現網有許多老舊網絡設備,性能和擴展能力無法滿足業(yè)務未來發(fā)展需求。隨著俄羅斯移動通信市場的高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在線游戲、視頻等業(yè)務帶來了數據流量迅猛增長給Megafon的網絡帶來很大壓力,因此它決定部署400G大容量路由器建設IP 骨干網,這是歐洲部署的第一個400G骨干網,為俄羅斯數千萬MBB用戶提供更豐富、更流暢的業(yè)務體驗,實現面向未來的網絡建設和演進。
同時,西歐的西班牙固網運營商Jazztel也選擇了部署400G大容量路由器擴容其骨干網容量,隨著西班牙通信市場尤其是FTTH市場快速發(fā)展,多媒體業(yè)務越來越豐富,數據流量迅猛增長,Jazztel亟需提高IP Core網絡的帶寬容量,提升網絡效率,同時要具備面向未來的演進能力,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大數據時代的挑戰(zhàn),提升其行業(yè)競爭力。
中東的移動寬帶運營商Mobily、Zain,亞洲的泰國Ture、DTAC,印度TATA,中亞的MTS等運營商皆先后選擇部署了400G大容量路由器擴容其網絡,以期能更好的面對未來網絡層出不窮的應用挑戰(zhàn),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業(yè)務體驗 。
目前在國內大規(guī)模部署大容量路由器的時機也已經成熟,以國內某運營商骨干網為例,目前骨干網流量超過40T, 按照現有60%流量增長,網絡容量按現網的2.5倍升級擴容,則只能支撐2年,按4倍升級擴容能支撐3年。
在感受到網絡流量的壓力下,國內三大運營商都在考慮規(guī)模部署400G大容量路由器,前三大運營商正在進行400G平臺路由器的測試,在有些超大流量節(jié)點上也已經嘗試部署400G大容量路由器緩解網絡流量壓力。
據記者了解,中國電信已明確增加400G分檔,2014年或將會進行城域網一期、二期集采和163骨干網集采。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也在年初完成400G集采測試。
眾所周知,100G單端口在2012年就已經成熟了,并且目前商用很多。雖然很多廠商早已推出了單端口100G路由,但受限于光模塊尺寸以及路由器芯片處理能力的問題,每槽位最多只能集成兩個100G端口,對于單槽位容量的提升并沒有實質改變,進而路由器總容量也沒有顯著提升。
直到2012年9月華為發(fā)布480G路由線卡,這一現狀才得以打破。華為是第一個支持單槽位400G(即400G平臺)的廠商,目前也只有華為、阿朗、思科、瞻博有此類產品。據悉,在整機及單板方面,華為的NE5000E、阿朗的7950、思科CRS-X和瞻博T4000等都支持400G大容量單板,預示著400G大容量路由器技術儲備就緒。
據了解,目前思科擁有nPowerX1的芯片,但還處于400G路由器的推廣早期階段;阿朗的新戰(zhàn)略正押寶在其IP領域的成功上(包括其FP3 400G芯片),僅在設計上支持;而Juniper T4000核心路由器尚無法提供400G線卡。
值得一提是,目前400G平臺設備關鍵技術和器材基本上可由國內廠商提供,如網絡操作系統(tǒng)、芯片組和100GbE光模塊等。國內廠商400G平臺設備的整體競爭力較強,不但技術上領先西方廠家,而且在全球市場也獲取了20個左右的商用合同。這些可喜成績?yōu)槲覈^快推動骨干網大容量設備部署應用鋪墊了很好的基礎。
據記者了解,2013年,華為在全球開啟400G核心路由器規(guī)模商用元年,并開創(chuàng)了400G商用部署新的里程碑。截至2013年底,華為400G已全球部署150多臺。而在中國,不久前華為率先在中國電信完成了400G 2+2集群測試;2013年華為還通過了移動的400G單板測試和聯通研究院的400G單機的研究性測試。
作為全球惟一具備規(guī)模商用能力的400G核心路由器,華為NE5000E核心路由器單槽位能力支持2T,單框容量達到6.4T,整機容量高達32T,更可滿足運營商未來10年的業(yè)務需求。
同時,根據業(yè)界權威測試機構EANTC報告顯示,華為400G平臺整體功耗控制在小于1W/G,實現綠色節(jié)能,降低運營成本。此前,華為在核心路由器領域經過17年持續(xù)不斷的投入,憑借智能彈性分布式網絡操作系統(tǒng)和Solar系列芯片技術,華為業(yè)界首家推出400G商用解決方案,領先業(yè)界近一年,完成了向行業(yè)領導者的歷史轉變。
華為固定網絡業(yè)務部總裁查鈞曾表示:“華為400G核心路由器的高性價比和超寬帶演進能力將成為應對大數據流量挑戰(zhàn)的首要需求,其穩(wěn)定可靠的品質、規(guī)模商用的經驗、簡單高效的運維都將幫助服務提供商進一步增強超寬帶時代的競爭實力。”
從第三方研究報告中看到的統(tǒng)計數據,目前100GE業(yè)務端口全球出貨量快速上升,已進入規(guī)模部署的成熟期。400G平臺設備更進一步提升原有設備的端口密度,有助于100GE端口大規(guī)模部署。
盡管400G平臺已經在快速商用部署,但單端口400GE應用依然面臨較多挑戰(zhàn)。這是因為,一方面單槽位400G(400G平臺)的技術、標準都已經非常成熟,另一方面,單端口400GE的標準,單端口、芯片和光模塊等方面還在技術摸索階段。
相對于400G平臺,400GE是一種完全的新技術,目前仍存在很大挑戰(zhàn)。2013年3月,IEEE批準設立400GbE標準研究組,擬定相關協(xié)議和400GbE光模塊的初步時間表。
IEEE 802.3 400Gbit/s研究小組主席John D'Ambrosia認為從802.3ba(40G/100G)標準批準過程來看,標準制定工作的復雜性有增無減,下一個標準802.3bs(400G)預計到2017才會成形。
Light Counting的分析師Dale Murray也表示2017年是一個非常有進取心的目標,通往400G的道路肯定要比上一個以太網標準難走的多。
“但從面向未來發(fā)展和性價比的角度考慮,400G的優(yōu)勢明顯,可以優(yōu)先考慮部署。”對于400G部署,一位業(yè)內人士分析,運營商可以在流量壓力較大的骨干網盡快部署,畢竟這是面向未來的技術,早部署早受益。
在成本方面,從端到端成本分析,基于原有設備體積和機房面積,400G將對系統(tǒng)轉發(fā)能力和端口密度提升4倍,性價比優(yōu)勢很明顯。而且400G是面向未來的技術,將滿足未來3~5年網絡流量猛增的需求。從這一角度講,對于目前流量壓力比較大的骨干網節(jié)點,越早部署400G平臺越有利。
對運營商而言,核心骨干路由器具備400G及400G以上演進能力已經成為趨勢,最大的問題是要不要現在就上馬400G。事實上,400G從技術研發(fā)到產業(yè)鏈都已經基本成熟,運營商無需對400G技術和產品的成熟度有太多顧慮。
因此,面對增速越來越快的網絡流量,運營商新建網絡如果過于保守,可能會很快面臨升級壓力,直接采用400G平臺是最優(yōu)的選擇;如果網絡中擁有大量老舊10G/40G平臺,可以直接應用400G平臺進行網絡改造,避免重復投資;對于現有的100G平臺,運營商可以選擇兼容現網線卡的核心路由器,確保向400G平滑演進,保護運營商的前期投資。
那么,400G平臺在2014年以及在未來幾年的市場前景如何?未來會400G會取代100G嗎?用戶會跳過400G直接部署1T ?
根據網絡的自身特點,單槽400G能力設備未來在大容量的基礎上,肯定會進一步考慮小型化、多業(yè)務和易部署等需求,充分適應網絡解決方案的部署要求。大容量設備的演進將傾向于可用性的提升、融合業(yè)務承載能力增強、以及應對業(yè)務快速變化、系統(tǒng)資源虛擬化和與光傳輸更佳的契合點等。
展望未來,華為方面專家認為,400G平臺設備將在目前的網絡中將發(fā)揮更大的作用,支持網絡長期演進發(fā)展。同時,400G并不會直接替換現在的100G,就像100G沒有直接替換10G一樣,是一個長期共存的關系。
對此,Ovum首席分析師Karen Liu則表示,400G線卡正在通過兩套200G組合實現,或是通過100G線卡組合實現,因此400G不該被認為將取代100G。而未來,有內部DSP開發(fā)實力的廠商將率先獲得400G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