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靜
某日,老石在店里倒騰石頭,菜菜來幫忙、順便見識見識老石藏的好石頭。
菜菜:這么多的石頭堆在一處,什么時候買的,是沒架子上的好嗎?
老石:這些是多年積累下來的,有七八年了。好石頭越來越少,前些年看著順眼的,現(xiàn)在拿出來都是冒尖的。
菜菜:好石頭越來越少,那我們新手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了?
老石:開發(fā)過度的石種資源確實越來越少,但是還有很多正在開發(fā)和未被開發(fā)的石種還是有好石頭的,去年,長江石就給了石友們很多機會。
菜菜:這塊是黃河石還是長江石?我有時候分不清這兩個石種。有什么好的分辨方法嗎?
老石:分不清是因為對石種還沒有深入的了解,見的數(shù)量也不多。所以,遇到特點相似的就容易混淆。想要加強對石種的認識,要先了解它的細分石種以及各自的特點。
菜菜:細分石種是?上次講的黃河石、長江石那些還不夠細嗎?
老石:黃河石、長江石、戈壁石等都屬于最初級的分類。比如,產(chǎn)自黃河流域的石頭,從廣義上來說都可以稱為黃河石,然而黃河跨越九省區(qū),各流域所出的石頭數(shù)量多、種類繁雜,因此,需要進一步區(qū)域化、特點化細分。
菜菜:那么他們說的長江墨畫石,又是怎樣劃分的呢?
老石:這是從觀賞角度來看,拿黃河石來說,產(chǎn)自蘭州段的黃河石根據(jù)不同的畫面表現(xiàn)又可細分出水紋石、水墨石、國畫石等品種。長江畫面石中,根據(jù)色彩、紋路、構(gòu)圖的不同又有墨畫石、燙畫石、油畫石等之分。
菜菜:原來如此,所以我常常被告知某一塊是長江石時,會有“這也是長江石?”的疑問,還是認識不夠。
老石:慢慢來??词^有一個由淺入深的積累過程。了解得多了,自然就好辨認了。你剛才問的這塊兒,是黃河水紋石,它與長江石中的墨畫石有相似之處,初學(xué)者容易混淆,但仔細品味還是可以區(qū)分的。
看看這塊兒,你能看出是什么石種嗎?
菜菜:這塊兒好辨認,是黃河石,黃河石中見得最多的就是這類。但是,這塊石頭我覺得顏色昏沉、畫面中除幾處黑塊,實在沒有什么看頭。
老石:呵呵,我初看此石時,也沒有太注意它。你盡量用立體的角度去看,不要看成平面了。很多時候不是石頭不好,只是你沒有看懂它。提示一下,此石名為“清泉石上流”。
菜菜:我仔細瞧瞧……
哇!真的有潺潺的流水從遠處而來,穿石而過。泉水清澈見底,泛起微微波紋。一塊兒看似普通的黃河石,竟然有如此生動的內(nèi)容。怪不得會有那么多人喜歡畫面石。
老石:你對石頭還是很有感覺的。畫面石所展現(xiàn)的畫面是有縱深感的空間畫面,相較于像狗、像貓的象形石來說有更大的包容性,有些像山水的畫面會讓賞者深入其中,思緒暢游。所以,畫面石是未來的賞玩趨勢之一。
菜菜:再多給我看幾塊您的好石頭,讓我練練眼力。
老石:好,好。想看穿這樣“深藏不露”的石頭,平時還要多了解了解繪畫方面的知識,提高藝術(shù)的鑒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