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是過你喜歡過的日子,而是去喜歡你所過的日子?!蔽蚁矚g這句話——因為我發(fā)現在我的生活里和我的臂彎里,竟懷抱著那么多的喜歡。
我喜歡撿起每一瓣曾經在枝頭絢爛過的落花,將它夾在舊書里。舊書因此沾滿了濃濃的香氣,落花也因此留住了艷麗。我喜歡擁有稍微枯干的花瓣,幻想悄悄走過、卻仍燦爛在我心的春季。
我喜歡住在山里,讓叆叆大山、郁郁小山全部都做我的鄰居。早晨用霧環(huán)繞我的小屋,中午欣賞清澄剔透的陽光,傍晚再踩著遍地的落日余暉走路歸來。我喜歡那種無拘無束、無牽無掛的感覺。
我喜歡坐在鋼琴的黑白鍵前,慢慢地彈奏,把我的生命靜靜地融入音符,多少肖邦、貝多芬、舒伯特、莫扎特的音樂從我的指尖滑過。我喜歡用這種方式和音樂家對話。
我喜歡在淅淅瀝瀝的雨聲中,和朋友共撐一把傘,兩人合力把雨水旋成水花,四散飛去,濺起圈圈漣漪;或者兩人攜手前行,專注地數著腳下的石板,仿佛踩過每一分每一秒,讓時間從腳底流逝。我喜歡這樣享受雨天。
我喜歡漫步在翠綠的草地上,和朋友談天說地,青草的香味跳上鼻尖,我禁不住深呼吸;我喜歡我的頭發(fā)揚得高高的,和朋友并肩的影子被頑皮的小草扯得細細碎碎,在風起的時候。
我喜歡在每個值得慶賀的節(jié)日,精心挑選卡片,讓我一筆一筆地在上面寫下誠摯的祝福和無盡的關懷,給他們——我深愛的朋友;我喜歡想象朋友拆開卡片,那種蕩在眉梢的笑意,無論驚奇或開心,我都期盼,也等著他們給我同樣的回音。
我喜歡坐在離公交車站牌不遠的椅子上,觀察每一個等車的人——有人焦急,有人從容,有人裝扮時髦,有人衣著樸素;我喜歡猜想他們的生活背景,因為這活脫脫就像社會的縮影,我樂于欣賞他們的一切。
我喜歡在夜闌人靜的時候,找一個遠方的朋友來思念,想著他對我的好,想著他對我的笑,越想心越甜。這種感覺,深深地嵌入心房,我惦記著他在遠方的日子是否安好,燦爛的笑靨是否一如往昔。我喜歡相信:我如此想念,遠方的他必定能感受到我的心跳,接受我的祝福。
我喜歡在植物園里靜靜地看每一對過往的男女,或是熱戀中的情侶,兩人臉上洋溢著對未來的憧憬;或是牽著小孩的中年夫婦,兩人的眼光都不約而同地集中在小孩身上;又或是兩鬢斑白的老夫老妻,兩人相依為命、互相扶持。我喜歡這些平凡不起眼的感動。
我喜歡和我的朋友分享所有的快樂和悲傷——生活里有他們,因此有了繽紛;風雨里有他們,因此我不再踽踽獨行;我喜歡在長長的人生道路上和他們相遇,一起度過每一個有情、有愛、有牽掛的日子。
我喜歡瀟瀟灑灑地說:“既然只能活一次,為何不活得多情多義多風多云多月?”我喜歡追求我所喜歡,喜歡為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此時,我發(fā)現天地都在微笑,而手里握的全是燦爛的陽光。我喜歡這種感覺暖暖地窩在心頭,窩在我的生活里,我真的喜歡。
評點:
臺灣著名作家張曉風曾經寫過一篇散文,同樣名為《我喜歡》,文章中作者縱談花草陽光,對美好生活的溢美之情,沁人心脾。而我想,本文的陳盈如小作者在寫作這篇文章之前,也一定讀過張曉風的《我喜歡》,并且深得其精髓,不然,這文章,如何能寫得這般行云流水;這語言,“我喜歡擁有稍微枯干的花瓣,幻想悄悄走過、卻仍燦爛在我心的春季”“我喜歡漫步在翠綠的草地上,和朋友談天說地,青草的香味跳上鼻尖”,如何能出落得如此字字珠璣……一個人,在寫出一手好文章之前,少不了學習、模仿,只有集眾之長,將別人的本事化為己用,如此方能“成一家之言”。同學們,讀罷此文,你是否也想找篇名家名作試試身手?那還等什么呢?(張思)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