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雁英
一部《紅樓夢》寫了近千個人物,男女老少,形形色色,其中年齡最長者之一是賈母。她活了83歲,在那個年代是位高壽老人。賈母能夠如此長壽,其秘訣在于她豁達樂觀。
賈母的娘家是史侯,即“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的史家,她又嫁到了“賈不假,白玉為堂金做馬”的賈家。用她的話說,在賈府呢,六十多年,該看的也看了,該吃的也吃了,對錢及權(quán)勢看得很淡。整部《紅樓夢》,從不見老祖宗賈母大權(quán)獨攬。府內(nèi)上下大小事一概讓鳳姐去打理,自己落個無事一身輕,樂得瀟灑!
一位哲學家這樣講過:“少做多活是多做,多做少活是少做?!睆墓芾韺W上看,講的是領(lǐng)導者把主要精力用于做最重要的事情上,而其他事情授權(quán)給部屬去做。其實,這不僅是企業(yè)提高工作效率的好辦法,也是現(xiàn)代人減輕工作壓力、保證身心健康的有效之策,賈母的放權(quán)可謂是深諳此道。其實人老了以后,應該向內(nèi)看,多關(guān)心自己的飲食起居、身體健康,這樣才能夠延年益壽。
賈母愛與小輩同樂,每天跟孫男嫡女說說笑笑養(yǎng)身子,從不擺“老祖宗”的架子。眾所周知,賈母十分寵愛甚至是溺愛寶玉,但在第三十三回中,賈政因?qū)氂瘛霸谕饬魇巸?yōu)伶,表贈禮物,在家荒疏學業(yè),淫辱母婢”而爆發(fā)雷霆之怒,把寶玉打得昏死過去。王夫人呼天搶地,尋生覓死,賈母卻只是心疼、生氣,哭了一陣,在眾人勸解之下,便“漸漸地止住了”。表明賈母心胸豁達,提得起也放得下。
賈母的達觀,還表現(xiàn)在遇到大事有靜氣?!都t樓夢》在描寫賈府被抄的時候,上上下下都驚慌失措,在這種情況下,只有賈母猝然臨之而不亂,無故加之而不怒,她顯示出最高長官那種泰山壓頂不彎腰的氣度。賈母說:“你們別當我是只享得富貴受不了窮的人!”大難當頭,她叫人“開箱倒籠,將做媳婦到如今積攢的東西都拿出來,一一分派”。思維非常敏捷,條理非常清楚,把賈府的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這位八十多歲的老人,面對此情此景尚能鎮(zhèn)定自如,指揮若定,著實令人欽佩。在賈母行將就木之時,面對繁華將逝、內(nèi)心苦楚,她能調(diào)整心態(tài),平靜以對,并不怨天尤人。她的這種心態(tài),對于養(yǎng)生也是很有幫助的。
在人類歷史上,達觀者長壽的佐證不勝枚舉。
當代大學問家梁漱溟先生的一生,淡泊、不尚奢華,幾經(jīng)大起大落的痛苦磨難,終以95歲高齡謝世,被譽為“超標準的健康老人”。其中的奧秘則是淡泊無我。梁漱溟不置產(chǎn)業(yè),不求奢華,一生儉樸,有人說他“生活簡約一如持戒律之僧”,在逆境中不灰心消沉,在順境中不居功自傲,他常以諸葛孔明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來勉己勵人。1979年,他的孫子考上大學,但為專業(yè)不合心而煩惱。梁漱溟立即寫信勸導:“得失利害之念愈少愈好,應當有一切平等觀。要超然物外,高瞻遠矚,莫墮入成敗得失窟中,胸懷不能高爽,更易措置多桀,更容易挫敗了?!闭\如梁漱溟先生的兒子所說,父親之所以長壽“乃是無所圖,即無我”“無我為大,有本不窮”。
曾訪104歲高齡的老紅軍張志洪老人,問及健康長壽秘訣,他說:“不圖名,不圖利,不著急,不生氣,就能活個大年紀?!睂嵞诉_觀者長壽的又一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