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新 圖/田家青
《十二美人圖》中的真實器物
文/楊新 圖/田家青
《十二美人圖》是清宮舊藏的一套12幅的清代宮廷畫家創(chuàng)作的工筆重彩人物畫,現(xiàn)藏于故宮博物院。12幅作品組成一套圖屏,每幅長184厘米,寬94厘米,無作者款印。畫法精細嚴(yán)謹(jǐn),設(shè)色濃艷絢麗。美人均著漢裝,姿態(tài)端莊,面容娟秀,背景陳設(shè)極盡奢華富麗,使人一看便知非帝王之家莫屬。
閑余書架(懸余板)復(fù)原圖
銀火狐同時作取暖和燒水兩用。暖手爐則可隨身攜帶。美人坐榻床,是順老根古藤樹瘤原形狀制作的家具,似乎剛巧長成了“家具”,又隨時會變回樹木。它看起來簡單,在選材上其實很復(fù)雜,且要求很高的拼接技術(shù)。
仿鈞窯菱花口花盆,下置鼓釘洗奩
《十二美人圖》上的御制詩彰顯著雍正帝的良苦用心。在《裘裝對鏡》中,美人手持銅鏡自賞,其身后露出屏風(fēng)一角,上有書法作品,可識讀出來的文字為:
寒玉蕭蕭風(fēng)滿枝,新泉細火待茶遲。自驚歲暮頻臨鏡,只恐紅顏減舊時。
曉妝楚楚意深□,□少情懷倩竹吟,風(fēng)調(diào)每憐誰識得,分明對面有□心。
原來這是兩首題畫絕句,題的就是本幅,之后署款為“破塵居士”,并鈐印兩方。“破塵居士”即雍正皇帝本人的別號。乾隆時期搜集編輯的《世宗憲皇帝御制文集》卷二十六中有《美人把鏡圖》四首:
手摘寒梅檻畔枝,新香細蕊上簪遲。翠鬟梳就頻臨鏡,只覺紅顏減舊時。
曉妝髻插碧瑤簪,多少情懷倩竹吟。風(fēng)調(diào)每憐誰解會,分明對面有知心。
竹風(fēng)颯颯振瑯秈,玉骨棱棱耐峭寒。把鏡幾回頻拂拭,愛他長共月團欒。
曉寒庭院閉蒼苔,妝鏡無聊倚玉臺。怪底春山螺淺淡,畫眉人尚未歸來。
第一、二兩首,即是畫中的兩首,相互比較,文字略有差異,這是草稿與定稿的區(qū)別,從遣詞措意來看,顯然畫面上的是草稿。再進一步考察,這兩行多行草體書法,筆致與其在《胤禛像耕織圖冊》所書詩完全一致,題款則與其《行書金剛經(jīng)》相同,可知畫中的書法是雍正帝的親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