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們對于善良已經(jīng)感到陌生了,人們甚至開始懼怕善良,那些因?yàn)榫戎乖诼飞系睦先硕徽_陷的善良之舉,一次次無情地踐踏著殘存的善良的記憶。
可是,我們的生命中不能沒有善良,如果連善良都被大家拒絕了,我們的身邊會是什么樣子?大家都形同陌路嗎?大家都見危不救嗎?大家都變得冷酷無情嗎?
貝多芬說:“沒有一顆善良的靈魂,就沒有美德可言。”善良其實(shí)是很簡單的事,我們不要說日行一善,就是常常想不要做虧心的事,不要做損人利己的事,只要力所能及,就盡量去幫助別人。如果這樣,我們自己自然會成為被幫助的一個,因?yàn)?,別人眼中的別人正是自己。
其實(shí),善良是人的天性,善良的人常常能夠化險為夷。
2
培根的很多話都是精辟至極的,比如那句“沒有愛人是寂寞的,沒有仇人也是寂寞的”。
前半句我們都很容易理解,愛人是人生路上的知音和親人,是漫漫長夜的陪伴和守護(hù),是同舟共濟(jì)的人生伴侶,是相互欣賞的良人佳偶。
可是仇人呢?培根所指的一定是英雄好漢的對手,諸葛亮和周瑜那樣的惺惺相惜。這樣的仇人必定會促使你不斷淬煉自己的意志和技藝,不斷增長自己的才學(xué)和本領(lǐng),不斷驅(qū)除自己身上的自滿和驕傲。
在這里,仇人就是自己的一面鏡子,就是自己不斷前進(jìn)的動力。
編輯 家英宏 xjjyh_32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