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玲
(宿州市土地勘測規(guī)劃設計院,安徽 宿州 234000)
土地是重要的自然資源,是進行一切人類活動的承載體,因此土地勘測具有重要價值和作用。土地勘測定界,是根據(jù)土地征收、征用、劃撥、出讓、農用地轉用、土地利用規(guī)劃及土地開發(fā)、整理、復墾等工作需要,實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圍、測定界址位置、調繪土地利用現(xiàn)狀,計算用地面積,為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用地審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學、準確的基礎資料而進行的技術服務性工作[1]。土地勘測定界是土地利用的前提和基礎,是合理規(guī)劃及配置土地資源的最科學手段,提高土地勘測定界工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對人民社會、經濟、生活的發(fā)展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在大區(qū)域土地勘測[2]方面,受相應指標的監(jiān)測點位置選擇及監(jiān)測條件、成本等因素的影響,不可能密布整個監(jiān)測區(qū)域,未布置監(jiān)測點的大部分區(qū)域都需通過插值的方式得到監(jiān)測指標值。因此,提高監(jiān)測指標在區(qū)域表面的擬合精度,對提高土地規(guī)劃的質量,促進土地勘測定界工作進一步科學化、規(guī)范化有較大的影響。
趨勢面擬合法是通過回歸分析原理,運用最小二乘法擬合一個非線性函數(shù),其實質是將非線性模型轉化為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受區(qū)域內系統(tǒng)性因素的控制,趨勢面能夠反映區(qū)域性的變化規(guī)律。趨勢面通常把實際的地理曲面分解為趨勢面和剩余面兩部分[3]。Lancaster 和Salkauskas 最先在曲面生成中使用移動曲面擬合方法,后來Belytschko 將其應用于無網格方法中[4,5]。趨勢面的計算表達式包括多項式函數(shù)和傅里葉級數(shù),最常用的是多項式函數(shù)表達式,本文應用多項式函數(shù)表達式進行趨勢面擬合計算。
趨勢面擬合的一般形式為
其中,z 表示擬合變量,a0,a1,…,ap為參數(shù),x0,x1,…,xp為擬合模型的自變量。寫成矩陣的形式為
其殘差平方和為
按最小二乘法確定待定系數(shù)時,應使每個觀測值與相對應的擬合值的離差(剩余)平方和最小,即當Ω→min 時,為在最小二乘意義上的趨勢面擬合,求Ω 對a0,a1,…,ap的偏導并令其等于0,得到
根據(jù)高斯列主元消去法,即可求出系數(shù)a0,a1,a2,…,a5,矩陣形式可表示為
將其帶入式(2),得到趨勢面擬合方程,代入擬合點自變量即可求出該點的擬合值。
在移動趨勢面擬合法中引入權重思想,為采樣點的觀測值賦予影響權,即為加權移動趨勢面擬合??筛鶕?jù)距離遠近對采樣點賦以適當?shù)臋嘀?,權值可以采用Pi=1/S2、Pi=[(R-Si)/Si]2或Pi=e-S2i/R2等形式(其中Si為距離,R 為采樣圓半徑)。設該范圍內影響待估點的已知點數(shù)為n,則權陣
引入權重后,式(5)應寫為
處理擬合問題時往往采用格網插值,此時一般情況下會違背實際地形的邊界情況,且部分處于角落位置的格網點由于距監(jiān)測點較遠,采樣半徑范圍內的監(jiān)測點相對于格網點呈單側分布,從而導致插值結果失真。針對這種情況,引入區(qū)域邊界的思想來探討點與多邊形的拓撲關系,實現(xiàn)只對邊界內部的格網點插值。邊界確定問題的處理分為兩步,第一步,根據(jù)已知的監(jiān)測點確定插值的范圍;第二步,根據(jù)格網點與區(qū)域邊界的拓撲關系決定其取舍。第一步可采用鏈表[6,7]的形式自動列出研究區(qū)域凸包[8]邊界已知點集的順序,將各點相連構成區(qū)域邊界。第二步采用射線法[9]判斷擬合點位于邊界上、邊界內或邊界外。
采用擬合優(yōu)度系數(shù)R2檢驗擬合模型的優(yōu)度,采用F 檢驗回歸模型整體的顯著性。設擬合變量z 的剩余平方和回歸平方和式中,zi表示采樣點原始值,表示模型擬合值,表示模型擬合值的平均值,則總離差平方和:
構造趨勢面與實際面的擬合度系數(shù):
R2越大,表明趨勢面的擬合優(yōu)度就越高[10]。
模型整體的顯著性檢驗F 檢驗的統(tǒng)計量如下:
取顯著性水平α=0.05,查F 分布表得Fα,若Fα<F 則認為趨勢面模型顯著,反之則不顯著。
采用某地區(qū)土地勘測過程中17 個沉降監(jiān)測點的在2005年~2007年間的沉降數(shù)據(jù)作為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在Visual Studio 2010 軟件平臺下使用C++語言編寫區(qū)域邊界程序,實現(xiàn)區(qū)域邊界的確定以及格網點篩選,再運行編制的二次趨勢面擬合法程序計算篩選后的格網點沉降量。為檢驗擬合成果的質量,對已知的17 個監(jiān)測點建立相同的模型,將得到的結果與觀測值比較,觀測值與擬合值的殘差如表1所示。從趨勢面適度檢驗參數(shù)對模型擬合結果做檢驗,并進行精度評定,評定結果如表2所示。
表1 已知點擬合殘差表
表2 精度評定結果表
由表1可知,擬合值與觀測值間的殘差最大值為2.7 mm,最小值為0,17 個觀測點中有15 個點擬合值接近0。由表2知,模型的優(yōu)度系數(shù)R2=0.934,F(xiàn) 檢驗值F=11.322,查表得F(5,4)= 6.26<F。擬合度系數(shù)R2較大,說明趨勢面擬合模型優(yōu)度較高,同時模型F檢驗值大于標準值,說明擬合模型符合顯著性檢驗的要求。
應用ArcGIS 軟件對建模成果作直觀顯示[11],將格網點沉降量擬合結果導入ArcMap 空文檔中,創(chuàng)建柵格面并繪制等高線圖如圖1所示。單獨將已知點導入ArcMap 空文檔中并創(chuàng)建柵格面,繪制出的等高線圖如圖2所示。
圖1 基于建模成果的等高線圖
圖2 基于已知點的等高線圖
由圖1和圖2的對比可知,基于已知點的等高線圖,等高線分布較均勻,都是在兩個已知點間平均分布;基于趨勢面擬合法建模成果的等高線圖中,等高線分布較復雜,并不在兩已知點間呈現(xiàn)均勻分布,更貼近于真實地形。由于模型精度評定結果為優(yōu)度較高、符合顯著性檢驗,因此,采用趨勢面擬合法對土地沉降數(shù)據(jù)建立擬合模型,擬合后建立模型并繪制等高線的效果比直接建立表面模型并繪制等高線更貼近真實。
為解決大區(qū)域土地勘測中監(jiān)測點個數(shù)受限制的問題,本文應用加權移動趨勢面擬合法,以地面沉降數(shù)據(jù)作為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得到以下結論:
(1)使用加權移動趨勢面擬合法建立的表面擬合模型,擬合精度經檢驗合格,優(yōu)度較高,且符合顯著性檢驗的要求,表明使用該方法建立的擬合模型科學合理,可應用在土地勘測中,解決類似加密監(jiān)測點指標的問題。
(2)通過基于建模成果與基于已知點的等高線圖對比,可知加權移動趨勢面擬合法能較為真實的模擬出監(jiān)測指標隨地域改變所產生的變化,使監(jiān)測指標的加密結果與真實情況更相符。
(3)通過加權移動趨勢面擬合法建立出土地勘測指標表面擬合模型,可從宏觀上觀察及分析監(jiān)測指標的分布、變化、趨勢等規(guī)律,提高了土地勘測定界工作的科學性及合理性。
[1]胡斌華.土地勘測定界測量的論述[J].科學之友,2012(16):40~43.
[2]史先琦.淺析GPS-RTK 技術在土地勘測定界中的應用[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12):34.
[3]康志軍.地層趨勢面擬合與DEM 建模[D].太原理工大學,2007.
[4]Lancaster P,Salkauskas K.Surfaces generated by moving least squares methods[J].Mathematics of Compution,1981,37(155):141~158.
[5]Belytschko T.,Lu Y.Y.,Gu L..Element-free galerkin methods[J].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1994,37(2):229~256.
[6]陳春光,張坤龍,譚龍飛等.并發(fā)非阻塞自組織鏈表算法[J].計算機工程,2013(8):31~37.
[7]祁建宏,朱正平,岳秋菊等.基于多條件的單鏈表快速排序算法研究[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2(3):37~39.
[8]孟繁杰,郭寶龍,李新偉等.基于興趣點凸包的圖像檢索方法[J].光電子.激光,2010(6):936~939.
[9]劉民士,王春.射線法判斷點與多邊形內外關系的改進算法[J].滁州學院學報,2010(2):14~16.
[10]葛永慧,康志軍.加權移動趨勢面擬合[J].工程圖學學報,2008(2):110~115.
[11]張?zhí)烀鳎锝ㄜ姡囄鐾恋乜睖y定界測量中的MapGIS技術應用[J].科技資訊,2013(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