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忘書劍
個人認為,理財的人不一定記賬,但記賬的人一定理財,或者想理財。其實,記賬本身就應該算一種理財,因為理財無非就兩種方式——開源、節(jié)流。大部分理財產品都是幫助我們開源,唯獨記賬才能幫助我們節(jié)流,因為當哪個月度支出數字瘋狂增加時,再沒心沒肺的人都不會無動于衷吧。
好了,閑話少敘,下面談談我主要的三種理財方式。
國債
這里說的國債是電子儲蓄式國債,財政部發(fā)行,利息比銀行定存高,還是按年付息。在貨基沒雄起的時候,簡直是堪稱完美的定存替代品,尤其2012年上半年發(fā)行的幾期,5年期都到6.15%了。設想一下,如果買10 0萬元,每年就可以拿到61500元,收益還可以再去復投,滿3年還可以提前支取無費用,是不是比定存好太多了?
不過,那時網銀還沒法購買國債,都得7點多就去銀行排隊等著,所以排不到前3名,5年期的基本沒戲。反正我當時讓我家人去排了兩期,都沒搶到5年期,退而求其次,買的3年期。
后來網銀能買國債后,方便多了,5年期的也能很輕松買到了,但因為經過幾次降息,5年期收益也只有5.41%了。隨著購買的國債越來越多,發(fā)現國債流動性實在太差,雖然半年后可以提前支取,但要付出千分之一手續(xù)費,還要損失半年利息。所以,現在很后悔買了太多國債,導致現在如同雞肋一般,取又損失太多利息,不取資金流又很受影響。
所以,如果國債都到期后,我再購買國債時,只會購買一小部分,用來當做孩子的教育基金。不過,我孩子連站都還不會呢。
貨基
貨基大概在3年前就在買,不過那時貨基年化收益不高,只有3. 3%左右吧,只能當做一個活期的替代品。所以,只把平時零花錢扔里面。后來,各種“寶”橫空出世,利率也達到了6%以上。我現在將近三分之一的資金都在貨基里面,主要集中在匯添富。這個雖然收益不是特別高,但貴在取現方便,無論多少,都是秒到賬,這一點堪稱完美。我個人感覺,以后貨基的年化收益率也就維持在5. 5%— 6%的水平,不會再高了,再高肯定會受到監(jiān)管部門制約。
我有一個夢想,就是希望能有一款貨基,年化收益能到8.88%,那樣,我就會將全部身家都交給它。不過,這注定只能是一個夢想了,呵呵。
網貸
這三個里面,網貸接觸時間是最短的,2013年夏天才開始,處女投是在本地一家平臺。當時就覺得還是投個離自己近的平臺吧,也沒在乎利息,后來才知道該平臺都可以算高息平臺了,因為利率是22%,還有一個獎勵。但那時我對網貸也不太懂,以為利息就只是22%而已,后來才知道加上獎勵有38%了??赡苣菚兜囊膊欢啵头帕?000元小試牛刀,也沒怎么深入研究。
后來知道了網貸之家,才知道原來有這么多平臺,就開始在成交量前幾名的那些平臺里都各注冊一個賬號,每家都放個五六千元。在網貸之家泡了一段時間后,知道紅嶺創(chuàng)投、溫州貸、人人貸、有利網都屬于比較安全的平臺,就開始在這些平臺加大投入,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里,從5000的小試牛刀,到資金增加到50多萬元。后來感覺投得有些分散,開始將資金向幾個主要平臺歸攏,利率在15%-22%為主,其中18%的最多。
現在主要投18%-22%的平臺,資金分布按照低息(15%以下)、中息(15%~22%)、高息(22%以上)分布比例是4:4:2。
今年準備繼續(xù)加大對網貸的投入,但會以低息和中息為主,并且平臺成立時間在1年以上,口碑良好的平臺為主。因為網貸風險確實很大,“跑路”的平臺很多,稍不留意,可能損失慘重。
總結
從今年的市況看,互聯網金融還會繼續(xù)蓬勃發(fā)展,尤其是貨基和網貸。貨基肯定還會有更加給力的產品相繼問世,網貸也會逐步得到規(guī)范,并且吸引大量風險資金進入。隨著資本的進入,廝殺會更加激烈,最后剩下的,才能值得我們托付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