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帆
大媽社區(qū)廣場大戰(zhàn)高音喇叭;大媽巴黎盧浮宮前展示舞姿;大媽火車車廂內(nèi)即興起舞;高速公路堵車,大媽集體下車跳舞消遣;一年一度的高考來臨,大媽開恩停止跳舞三天……廣場舞強勁節(jié)拍的伴奏之下,一個彪悍的社會群體突然闖入人們的視野——大媽。她們坦然地占據(jù)了社區(qū)大大小小的廣場,打開音響設備,然后開始自信地扭動發(fā)胖的身軀。鍛煉、減肥、消遣、表演,只要克服當眾起舞的羞澀,一切OK。她們沒有意識到,震耳欲聾的音響可能騷擾他人。這不是音樂嗎?礙你們什么事?不想聽可以不聽嘛,允許你們關(guān)上窗戶呵。大媽對于周邊的批評聲浪不屑一顧,她們的文化之中似乎尚未貯存尊重他人的傳統(tǒng)。
大眾傳媒的口水戰(zhàn)圍剿基本失效,廣場上的大媽依然我行我素。人們不得不開始搜索自己的記憶:這個社會群體究竟是什么時候煉成的?的確,這個社會群體以前是分散的,分散于燒飯洗衣的日常家務,分散于購物或者接送兒孫、輔導功課,當然也分散于麻將或者韓劇。她們?nèi)蝿谌卧?,默默無聞,日復一日地老去,甚至來不及傷春悲秋就到了耄耋之年。沒有人料到,一曲廣場舞音樂響起,她們居然生龍活虎地集聚起來了。
旺盛的精力是這個社會群體一個令人吃驚的品格。黑鴉鴉的一片塞滿了夜晚的廣場,舞曲嘹亮、悠揚,無數(shù)手臂叢林般地舉起,無數(shù)的腳掌跺出一陣又一陣的塵土,這種景象每日不輟。我突然想到了當年的“小腳偵緝隊”。她們是當年的大媽。當年的大媽胳膊上套一枚紅袖章,大義凜然地巡邏在街頭巷尾,目光炯炯,聲色俱厲,一樣精力旺盛,同時也不怎么尊重他人。
然而,如今的大媽與“小腳偵緝隊”之間存在一個重大的差別——表演欲。如今的大媽不會愿意到荒郊野嶺拋灑她們的激情。她們需要廣場,需要觀眾,眾多好奇的目光讓她們心曠神怡,盡管許多大媽舞姿僵硬,手腳笨拙。很大程度上,她們的活力是被周圍的目光調(diào)動起來的。也許如同許多男人都有帝王夢,許多女人也都有一個舞臺夢。這種狀況當然可以作為開放文化觀念的例證,也可以啟示精神分析學對于當年“小腳偵緝隊”的考察:她們的憤怒對象多半也是自己竭力壓抑的欲望;當社會允許這些欲望現(xiàn)身的時候,洶涌的洪流仿佛要把昔日的損失彌補回來。
作為一個社會群體,大媽突如其來地崛起,她們的文化觀念,她們的消費特征,她們的隱秘欲望,她們的社會訴求……迄今為止,這些問題遠未贏得足夠的關(guān)注。這個地帶怎么可能存在驚人的礦藏?多數(shù)人視而不見地轉(zhuǎn)身而去,某些精明的商人就是在這個時刻悄悄地開始了他們的事業(yè),例如廣告商。當年那些冗長的電視連續(xù)劇即是廣告商為美國大媽定制的消費品,拖沓的故事和緩慢的節(jié)奏恰如其分地投合了她們的心智。日用清潔劑廠家的肥皂廣告穿插在跌宕起伏的劇情之間,“肥皂劇”成為電視連續(xù)劇的別稱。這種設計的背后隱藏了一個廣告商的重大發(fā)現(xiàn):美國大媽通常掌控家庭的采購大權(quán),她們是接受廣告的理想觀眾。這個故事發(fā)生在遙遠的異地,聽起來如同一個遠離現(xiàn)實的傳奇。現(xiàn)在,大媽正在從社會的各個角落冒出來,歡樂,奔放,前呼后擁,家長里短。喧囂之余,人們能不能啟動思想,從紅塵滾滾的背后發(fā)現(xiàn)點什么?
【原載2014年7月13日《文匯報·筆會》】
插圖/不堪其擾/趙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