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
在大學里學習信息工程專業(yè)的理工男,清華大學畢業(yè)后從事IT業(yè)拿高薪的軟件工程師,搖身一變成了京城里的“車房一族”。然而,骨子里卻總想做接地氣的事兒,3年前拿出10萬元積蓄,在一棟居民樓里做起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的事,以低成本創(chuàng)業(yè)起家,賣起了“鮮切水果”,創(chuàng)辦了果酷網。
愿望即商機,
化身“水果忍者”
賈冉1983年出生于北京,大學讀至碩士,學的是信息及軟件工程專業(yè)。2005年夏天畢業(yè)于清華大學,先后進入BEA、IBM、淘寶等大型互聯(lián)網公司擔任軟件工程師。
賈冉并不是一個典型的IT男,在創(chuàng)立果酷網之前,已做過代理鞋店、SNS網站等多種生意,卻都以虧損而失敗。身為IT公司軟件研發(fā)工程師的他,與電腦為伴,眼睛里全是編碼,幾年后在北京買車買房,過著安逸而富足的生活,怎么做起水果生意了呢?
按賈冉本人的話說:“我從小就愛折騰,總想做點接地氣的事兒?!弊鲞^生意又有從事IT業(yè)經驗,他骨子里難免有一種“不安分”因素。
2010年,正值電商生意異常紅火年份,賈冉一直想做線上線下產品的生意。而那時,他在公司對著電腦一待就是一天,寫編碼,做研發(fā),也沒有發(fā)現令他可做的商機。
這天,又是忙碌工作一整天,賈冉突然發(fā)現桌面上留有一只蘋果,原本是他早上帶來公司吃的,卻原封不動地擺在臺面上。臨至下班時,他竟沒有顧得上洗一洗,把吃蘋果的“常見事兒”完全忘記了。
幾天后,賈冉在觀察同事工作狀態(tài)時,也發(fā)現同樣問題,很多同事因為忙碌而無暇顧及工作之外的生活細節(jié)。同樣,有的同事為補充營養(yǎng)能量,想吃水果,通常會選擇午休時間跑到街上去買“水果杯”,且看杯中價格為10元錢的水果切片,量少得可憐,品種也單一。
賈冉憑著生意人的頭腦及直覺,認為這就是不錯的商機。經過深思熟慮,被定義為“鮮切水果”的商業(yè)模式在他的腦海中形成。他的想法是:“如果把洗好、切好的水果送到上班族面前,讓他們吃到送上嘴的水果,一定會受歡迎?!?/p>
隨后,賈冉又在網上網下進行調研,在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鮮切水果”早已是消費者的即食需求。3年前,國內的鮮切水果領域還處于萌芽狀態(tài),而美國一家鮮切水果供應商已做到7億美元的年銷售額。
如此一來,把新鮮的水果切了賣,只要有利可圖,就能產生附加價值,通過樹立品牌,把品牌做大做到位,溢價空間會越做越大,甚至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前景。
2010年6月,賈冉拿出10萬元積蓄作為啟動資金,又緊鑼密鼓創(chuàng)辦了果酷網,在一幢居民樓頂層,租了一套民居,忙了一個多月,在身邊人一片質疑聲中,終把“鮮切水果”生意做起來了。
可不是?一個研究生畢業(yè)的高材生,放棄30萬元的年薪,卻做這么沒有技術含量的事,所有人都覺得“不看好”。
頭幾個月,賈冉一個人邊寫代碼搭建網站,一邊買設備研究鮮切水果技術。每天晚上編程到凌晨,白天頂著烈日在地鐵口發(fā)傳單,但網站的訪問量卻毫無起色。
一同創(chuàng)業(yè)的兩個合伙人,又招了兩個配送師傅,一天忙到晚,每天支出1500元,卻只收回1000元左右,投訴電話還不斷;每個周末要爬10多趟樓梯,把批發(fā)的500多斤水果背上樓……入行不久,賈冉面臨損失慘重的局面,10萬元投入資金已所剩無幾,創(chuàng)業(yè)團隊瀕臨散伙。
精細化思維,
打造鮮果類銷售服務提供商
初時,賈冉常用“煎熬”來形容。眼看創(chuàng)業(yè)要失敗,內心的不甘和疑惑愈加強烈,鮮切水果明明蘊藏著巨大市場,卻又為何做不下去?
賈冉分析總結后發(fā)現:網站頁面不好看,宣傳不到位;訂單位置及遠近各不同,庫房和加工車間都在位于樓房頂層,由于面向個體消費者“眾口難調”;品牌沒有說服力,物流成本過高等。這些原因使訂單數量很不確定,團隊成員基本處于坐等用戶下單,接單后隨時騎車出發(fā),又滿北京城送貨,人工配送費用居高不下。
此后一天,賈冉無意間走進一家汽車4S店,在店內等候區(qū),他看到桌面上擺放著一盒糖果,心里想:“既然會用糖果招待客人,那也不會拒絕水果。況且,不少企業(yè)的員工午餐里就少不了水果,與其吃一整個梨,大家更樂意吃水果拼盤。”
既然個體消費者市場行不通,那么以公司企業(yè)為終端市場呢?于是,賈冉決定轉型再試,在一次次碰壁,又一次次嘗試后,這家汽車4S店最終成了他的第一個客戶。果酷為其每天提供150份鮮切水果,收入1000元,很快就實現了收支平衡。
“抓大客戶,一單1000份,直接搞定?!痹?S店第一筆生意激勵下,軟件工程師出身的賈冉,便帶領團隊四處洽談訂單。此后的大客戶才一家一家多起來,接踵而至,優(yōu)酷土豆、小米手機、搜狐暢游等公司皆按需埋單了。
賈冉在闡述創(chuàng)業(yè)思路時說:“大家覺得鮮切水果沒什么技術含量,其實做起來你會發(fā)現不那么簡單,簡直酷斃了。從后端采購,到控制損耗、人員分配、加工中心的分配、配送路線的選擇、產品搭配等都要考慮?!痹趯嶋H運營中,自然少不了技術的影子。
漸漸地,果酷網以個體消費者打品牌,圈子里有了口碑,公司企業(yè)端解決盈利發(fā)展路徑,“窗口”慢慢打開。騰訊、優(yōu)酷、搜狐等一家家知名企業(yè)加入客戶名單。2010年9月,果酷網與滴答網合作推出團購活動,上線當日,2小時內一舉取得銷售2000余份。
同時,賈冉意識到,由于企業(yè)客戶常壓低價格,3塊錢的果盒,只能賺幾毛錢,如何減少水果損耗,即刻擺在面前。然而,這一問題似乎難不倒互聯(lián)網專業(yè)背景的賈冉,在他的工作電腦里,有著一個龐大的數據文件,重視數據收集是他的“老本行”。
2011年3月,賈冉定期去批發(fā)市場做調研,掌握水果銷售最新趨勢,果酷網(第2版)改版上線時,實現了前端水果搭配,根據用戶口感認可度做預算自動生成。專業(yè)化水果營養(yǎng)知識,性寒性涼的水果如何搭配,將數據結構生成融入算法當中。而后端水果成本控制,則來自采購數據的積累。
此后,果酷網每周從批發(fā)市場獲得采購數據,根據數據來分析季節(jié)主推哪類水果,如主推的水果搭配成本高的進口水果,才能均衡水果成本。賈冉如是說:“另外,平時吃水果只有一種或者幾種可吃,而我們可以一次讓你吃上十幾種水果?!?/p>
另一方面,賈冉通過研究國外資料文獻,得出自己的一套技術規(guī)范:刀子多長時間消一次毒,整個流程如何操作,一舉解決果塊先浸泡、再晾干的保鮮問題。并與企業(yè)簽約半年或一年為期合同,確保零庫存。
賈冉終于看到鮮切水果的市場潛力。針對每一筆生意、每一個水果價格、每一次客戶反饋,他都會在數據庫基礎上,一次次編碼、一次次改程序,前后經歷一年時間,反復調試,才在果酷網上線自己研發(fā)的后臺管理系統(tǒng)。
果酷網在公司企業(yè)大客戶模式上嘗到了甜頭,決定將消費對象從個體消費者端轉向公司企業(yè)端,訂單穩(wěn)定了,成本就可控。水果的采購數量、配送線路、分發(fā)方式都可以交由后臺系統(tǒng)來全程控制。
2012年4月,果酷網累計發(fā)出20萬份“鮮切水果”果盒,并依托公司企業(yè)端帶來的生意讓果酷能維持10%~15%的凈利潤。兩個月后,果酷網獲得第1輪融資,以此進入快速發(fā)展階段。
區(qū)域化加盟,
開創(chuàng)生鮮類商品電子商務模式
2012年8月,果酷網搬家至新址,同時搬遷了庫房和加工車間,運營和物流能力同步提升。從客戶下單到搭配水果、訂單生成,全部由系統(tǒng)自動完成,6個小時內便可送達用戶或顧客面前。
在一間100來平方米的加工車間里看到,20多位流水線上的加工工人在分級、清洗、去皮、切分、浸泡和包裝等,一盒盒哈密瓜、葡萄、蜜桃組裝成的果盒在生產線上完成。賈冉介紹說:“我們先拿訂單,再去拿水果、加工、出貨。”兩個小時后,他已驅車把430盒“鮮切水果”送達企業(yè)用戶辦公樓內。
2012年11月,果酷網又與多種渠道開展合作,拓展線下渠道。至年底,全年銷售額由1000元至2011年的300萬元,一躍達到了1000萬元的“幾何倍數”遞增。
“鮮切水果”一開始并無太大技術含量,不過到了每天1萬份時,市場景象已蔚為大觀,大不一樣?,F如今,3年多過去了,針對如何梳理產品線、用戶訂購需求,用互聯(lián)網思維做出自動化配餐系統(tǒng),已上升為果酷網的一項獨立資產。
果酷網每天從水果產地拿貨,最后送達企業(yè)用戶。其實鮮切水果關鍵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對后端成本的把控能力,靠的是零售后端控制、系統(tǒng)研發(fā)能力以及數據利用能力,擴大盈利空間。
不過,賈冉最看重的核心則是果酷網的品牌和定位。他無論是在說服客戶,還是在激勵員工,都抱著銷售服務的理念:“我們不是賣水果的,而是做企業(yè)服務和員工福利的!”
2013年,正是果酷網解決規(guī)模化關鍵期,賈冉已通過小成本加盟、打出果酷統(tǒng)一品牌,為加盟者提供后端技術和水果供應,加盟者則負責解決和公司企業(yè)端用戶談判并建立銷售關系。果酷網的企業(yè)客戶已超過200家,成為國內最大的“鮮切水果王”,連奔馳、寶馬4S店,以及騰訊、優(yōu)酷、搜狐等網絡公司,都是其鐵桿客戶。
至年底,果酷網達到了千萬級生意規(guī)模,但在賈冉看來,果酷網擴張還可以更快。為此,他特將北京每個區(qū)進行了商圈劃分,生成模塊,引入每個區(qū)域加盟商,由果酷網開放前端和后端系統(tǒng),加盟商只需完成商務交單、線下物流兩個環(huán)節(jié)。
2014年伊始,對于果酷網目前發(fā)展及未來前景,賈冉坦誠地表示:“剛創(chuàng)業(yè)時,我已有房有車,創(chuàng)業(yè)更多地是給自己一個激勵。我希望未來公司可以上市或者被收購,讓果酷網等價等同于‘鮮切水果最專業(yè)的垂直電商。”
而業(yè)界人士賦予果酷網更高評價,公司企業(yè)端是果酷網的開始,未來水果作為剛需產品,個體消費者端才更有故事。果酷網電子商務模式的成功范例,勢必引發(fā)更多生鮮類商品以較高毛利率和較大市場需求,成為國內各大電商的“掘金”熱點。(編輯/張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