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勇
交通工程領域一直是貪腐重災區(qū),交通廳長也一直是貪腐的高危職位之一。此前,河南曾經出現過四任交通廳長“前腐后繼”的奇觀,現在,最新的例子是貴州省交通廳原廳長程孟仁5月19日因受賄兩千多萬受審。而在十年前,程孟仁的前任盧萬里,也是因為巨額貪腐被判處死刑。貴州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黃德林研究員認為,“前腐后繼”現象說明管理的漏洞不小。
重大工程建設出現的腐敗問題,難道真成了“不治之癥”?
程孟仁的貪腐手段,與其前任盧萬里如出一轍,同樣是想盡一切辦法“吃交通工程”,只不過,程孟仁的貪腐手段比起當年的盧萬里來更為隱蔽。程孟仁案發(fā)后,當地坊間和機關都在感嘆:盧萬里的死都沒攔住后任者繼續(xù)貪?!八蓝紨r不住貪”,如果真是這樣,那要怎樣才能攔得住貪呢?
除了扎緊制度的籬笆,把權力徹底關進籠子里,別無他法。
觀察盧萬里和程孟仁“前腐后繼”的過程,可以發(fā)現,他們之所以如此大肆貪腐,一方面,固然因其個人貪欲太強,另一方面,也與其手中的權力太大、監(jiān)督太過疲軟有關。比如說十年前被判死刑的盧萬里,他當時既是貴州省交通廳廳長,又是貴州省高速公路開發(fā)公司總經理、法人代表,集“裁判員”和“運動員”于一身,高速公路開發(fā)公司成了他的個人領地。以高速公路為代表的交通工程,怎么建、讓哪家建、用什么材料,基本上都是盧萬里一人說了算。在這樣“高度集權”下,又缺乏足夠的監(jiān)督,能不貪腐嗎?十年后,程孟仁的貪腐手段雖然變得隱蔽,但在交通工程領域一人說了算的現狀卻沒有改變,他最后與盧萬里一樣陷入貪腐的泥沼,并不奇怪。
再比如說,交通領域之所以成為貪腐重災區(qū),一方面是因為交通工程投資額大,對權力的誘惑也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交通工程透明度不夠。從盧萬里和程孟仁的貪腐過程來看,他們之所以能在交通工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上下其手,大搞暗箱交易,即在于招投標、設計、施工、驗收等一系列環(huán)節(jié)不夠透明,“上級監(jiān)督太遠,下級監(jiān)督太難,民眾監(jiān)督無門”,不受監(jiān)督的權力必然令交通工程滋生大量蛀蟲。
死,也許的確攔不住一些權力者的貪腐腳步,但嚴密的制度限權和信息公開背后無所不在的監(jiān)督,卻一定能擋住一些權力者蠢蠢欲動的手。太過集中又監(jiān)督不夠的權力必然令人瘋狂,這一點,在交通工程領域表現得尤其突出。如果盧萬里、程孟仁的貪腐故事都不能讓限制權力的籬笆變得更緊密,如果重復循環(huán)的貪腐手段都不能讓信息更透明、監(jiān)督更立體,那才是比交通廳長“前腐后繼”更悲哀的事情。
【原載2014年5月21日《信息時報·云山論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