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花蘭
讓孩子這樣馬不停蹄地陷入學習各種知識的“陷阱”中,不僅起不到預期的效果,而且還會適得其反,讓孩子患上學習疲勞征,最終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隨著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殘酷,很多家長把孩子的學習當成頭等大事,不僅在平時抓得很緊,即便在假期里,一些家長也不給自己孩子留自由支配的時間,他們一如既往地讓孩子不停地學習、學習……上午補了英語、下午又去練琴,或是補習其他科目,有的甚至連晚上的時間也要用上。讓孩子這樣學習,只會讓他們陷入“學習疲勞”的“陷阱”里,不僅起不到預期的效果,反而會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
不停歇地學習易患學習疲勞征
在機關工作的張女士的兒子文文今年上小學五年級了,還沒放假她就給兒子制訂了假期學習計劃:上午英語班學習,下午練琴,晚上做作業(yè)。本以為放假可以輕松一下的文文看著媽媽制定的作息表愁眉苦臉地說:“平時功課緊,沒有時間玩,為了迎接期末考試,又是加班加點地復習。現(xiàn)在放假了,卻更沒了自己的時間。”
面對兒子的不滿,張女士也有說不出的苦衷:“我也知道孩子苦、累,但又有什么辦法呢?社會上競爭這么激烈,不讓他打牢基礎知識,多學一兩項特長,今后怎么立腳呀?!?/p>
讓孩子這樣馬不停蹄地陷入學習各種知識的“陷阱”中,不僅起不到預期的效果,而且還會適得其反,讓孩子患上學習疲勞征,最終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多種因素造成學習疲勞
學習疲勞征是指一個人長時間連續(xù)學習之后,學習效率下降的一種生理與心理異常的狀態(tài),它是影響學習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中小學生中學習疲勞是比較普遍的現(xiàn)象?;忌蠈W習疲勞征的學生,大多表現(xiàn)為大腦反應遲鈍,頭部麻木或者疼痛,注意力分散,思維滯緩,情緒沮喪或煩躁,對什么都不感興趣。
造成學生患上學習疲勞征的原因較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學習負擔過重。這里既有學校老師的原因,也有家長的原因。有的老師教學方法方面存在問題,不是根據(jù)課程和學生情況留家庭作業(yè),而是搞“題海戰(zhàn)術”,使孩子疲于應付。而有些家長望子成才心切,除完成老師留的作業(yè)之外,還自行給孩子層層加碼,平時多加練習,雙休日給孩子報了一個班又一個班,認為孩子學的知識和門類越多越好,孩子不愿意,他們還一廂情愿地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
學習方法死板,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些孩子學習只知道死記硬背,照貓畫虎,沒有認真開動腦筋。學習沒有一定規(guī)矩,忙忙亂亂。一次學習時間過長,超過腦力限度。晚上開夜車,午間不休息,一天睡眠不足8小時。在連續(xù)學習的過程中,大腦得不到充分的休息。
缺乏學習興趣。對某一學科甚至某幾科的學習不感興趣,上課不愛聽,作業(yè)不愛做,但是又必須完成作業(yè),只好硬著頭皮做,既造成生理疲勞,更造成心理疲勞,學習無愉快可言。
腦營養(yǎng)不足。腦力活動是高級神經(jīng)活動,必須保證營養(yǎng),除了高蛋白、維生素,氧氣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為即使吃了高蛋白,趴在桌子上時間太長,呼吸短淺,氧供應不足,也會使大腦疲勞。
學習疲勞又分暫時性學習疲勞和慢性學習疲勞兩種。暫時性學習疲勞通過休息、睡眠可以消除,慢性學習疲勞的消除則需要花較大力氣,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任其發(fā)展對孩子十分不利。長此以往,學生最終會形成惡性循環(huán),越想多學越學不好,越學不好心情越差,心情越差心理疲勞就越會加劇。
學習疲勞也是一種心理障礙
學習疲勞也是一種心理障礙。學習是身心的共同活動,并且主要是心理活動。所以,學生的學習效率既受生理疲勞的影響,又受心理疲勞的影響,且后者影響更大。
在一重點中學讀書的小芳說,她在去年考進重點中學,為了保持前幾位的排名,學習特別刻苦,然而,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她卻發(fā)現(xiàn)眼睛在看書時模模糊糊,要費很大的勁才能看清,解習題時也集中不了自己的思維,甚至做著做著就停下來不知道該干什么。老師經(jīng)常對她提出批評。她感覺壓力很大。
不同類型的學生患上心理疲勞后,有不同的反應。穩(wěn)定型學生,他們有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對學習本身有愉悅感,學習疲勞在他們心理上的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眼神無光;上升型學生,他們通過自己的意志努力掩蓋疲勞,學習疲勞在他們心理上的反應不很明顯;下降型學生,學習疲勞在他們心理上的反應是明顯的,主要表現(xiàn)為厭煩,怠倦甚至昏昏欲睡;搖擺型學生,學習疲勞在他們心理上的反應是顯著的,主要表現(xiàn)為厭倦、無聊和煩躁。
心理疲勞不同于生理疲勞,這種疲勞消耗的不是人的體力,而是人的心理能量,它遠比生理疲勞更為嚴重,也更難恢復。心理疲勞不解除,便會導致神經(jīng)衰弱,甚至產(chǎn)生心理疾病,會導致有些學生學習如負擔重重,舉步維艱。
減輕負擔科學用腦,可防學習疲勞
要從根本上消除孩子學習當中產(chǎn)生的心理疲勞,家長和學校必須配合,家長要提高對學習規(guī)律特別是用腦衛(wèi)生的認識,并把有關道理講與孩子聽,讓孩子明白科學用腦的常識,共同采取可行的措施。
家長給孩子減輕學習負擔。家長要積極配合,不給孩子的學習加碼,報名參加各種“班”宜少而精,不能讓孩子沒有休息、娛樂、玩耍的時間。據(jù)一些老師介紹,學校老師給學生留的作業(yè)少了,家長反而提意見,怕孩子學不好。家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認識要糾正。
激發(fā)孩子學習興趣,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這兩個問題互相關聯(lián)。家長們要注意兩個關鍵問題:一是不論培養(yǎng)學習興趣,還是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都必須循序漸進,持之以恒,不能急于求成;二是征得老師的幫助,學校要配合起來做工作,光靠家長是不行的。
科學用腦,勞逸結合。一次學習時間不宜過長,要像學校安排課間休息一樣,在做家庭作業(yè)中間安排休息。學習多長時間合適,依每個孩子的情況而定,但一定要分段學習,間隔10~15分鐘。休息也應采取積極方式,參加輕微的體育活動,如快步走、深呼吸、做幾節(jié)體操、擴胸運動等,或者聽一支曲子、唱兩首歌、朗誦一首詩歌等??傊?,讓腦子休息,全身放松,多吸氧氣。
合理營養(yǎng),保證睡眠。家長要注意孩子的飲食營養(yǎng),合理的營養(yǎng)是讓孩子的大腦有效運作的物質(zhì)基礎。當孩子有了好的學習習慣,能夠專時專用,講求效率,就能夠保證睡眠了。
(編輯 李天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