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錢大昕“《說文》連篆讀”述略

      2014-06-21 11:27:24李愛國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 2014年12期
      關鍵詞:段氏說文篆文

      李愛國

      (湖北科技學院 人文與傳媒學院,湖北 咸寧 437100)

      錢大昕(1728—1804),字曉徵,一字及之,號辛楣,又號竹汀居士,嘉定(今上海嘉定區(qū))人。歷任翰林院編修、右春坊右贊善、武英殿纂修官、功臣館纂修官、詹事府少詹事,提督廣東學政等職,是清代著名的史學家、文獻學家。他一生博通經(jīng)史子集,尤善于以小學的方法考史,其存世著作有《嘉定錢大昕全集》十冊。

      錢大昕自述四十三歲“始讀《說文》,研究聲音文字訓詁之原”。但實際上,早在童年時期,錢大昕就已經(jīng)與文字結(jié)緣了,當時只有十歲的他,在精于小學的祖父的教育下,“教以訓詁音韻,公能貫通大意,奉政公謂此子入許鄭之室無難也”。幼年打下的扎實的基礎和中青年時期的博覽群書,使錢大昕在《說文》研究領域提出了許多自己獨到的見解。在《潛研堂文集》和《十駕齋養(yǎng)新錄》中,錢大昕對《說文》的體例和《說文》的內(nèi)容進行了論述。發(fā)現(xiàn)了《說文》舉一反三之例,《說文》連篆讀之例,《說文》讀若之例,對二徐不懂諧聲和私改諧聲提出了批評,對《說文》收字和引經(jīng)表明了自己的觀點。本文僅論及其“連篆讀”。

      一、錢氏“連篆讀”

      《十駕齋養(yǎng)新錄》卷四云:

      《廣韻·東部》“涷”字下引《說文》“水出發(fā)鳩山,入于河”,《魚部》“”字下引《說文》“水出北地直路西,東入洛”,是陸法言諸人已不審許氏讀法矣。

      錢大昕明言,他當時見到的《說文》有二徐本,其中大徐本宋槧猶存。依大徐本體例,《說文》部首字與所統(tǒng)轄之字是不分離的,字頭是以篆文來互相區(qū)別的,篆文之下,就是分析形義。在分析形義時,部分字要連篆文一起讀,才能正確解釋字義。最早注意到這類問題的是顧炎武,他在閱讀《說文》時就發(fā)現(xiàn)“參”篆文下有說解“商星也。”顧氏認為“若夫訓參為商星,此天文不合者也?!钡拇_,用“商星”來解釋“參”是說不通的。參、商兩星本在天空的西東,二者此出彼沒,彼出此沒,根本不可能混為一談。錢大昕也是受顧炎武的啟發(fā),發(fā)現(xiàn)了很多這樣不合《說文》常理的地方,感覺掉了一個字頭,如果把篆文加入到釋義中,則可說得明白流暢,這樣“參”應釋作:“ 商,星也”。因此,他把這種現(xiàn)象歸納為《說文》的一個體例予以說明:“讀古人書,先須尋其義例,乃能辨其句讀,非可妄議?!?/p>

      所謂“義例”,應該是一以貫之的,為此,錢大昕在《十駕齋養(yǎng)新錄》和《潛研堂文集》中采擷了《說文》中的一百三十六例予以證明自己的觀點。從錢氏總結(jié)的材料來看,其連篆讀主要是針對固定的雙音節(jié)詞語,如連綿詞、重言詞、復合詞以及專用的山、水、草、木名稱詞,依錢說,這些漢字在釋義時必須要把篆文算進釋義的正文中,否則,文意不通,或會造成歧義。

      二、后世對錢氏“連篆讀”的看法

      錢大昕是繼顧炎武之后第一個正式提出“連篆讀”為說文體例的學者,而且還搜集了大量文獻材料予以證明。他的貢獻在于教給了后人一種新的《說文》解讀方式,避免了因常規(guī)句讀而造成文字釋義理解上的誤區(qū)?!斑B篆讀”提出后,后人多從其說。王念孫在《重刻說文解字敘》中也明言部分漢字釋義當連篆讀:

      訓參為商星,乃連大書讀“參商,星也”,即如水部“河水,出焞煌塞外”,“泑澤,在昆侖山下”之例,明參與商同為星,非參商亦不知也。

      孫星衍《與段大令書》云:“據(jù)《說文》參商為句,以注字連篆字讀之,下云星也,蓋言參、商俱星名?!墩f文》此例甚多,如偓佺,仙人也之類,得讀偓斷句,而以‘佺仙人’解之乎?”

      徐承慶有《說文解字注匡謬》八卷,匡段氏之謬凡十五目。其五為“以臆說為得理”,選取一百五十七字,專論段氏加補的所謂淺人誤刪之字,并在卷五之后詳加按語云:

      篆文,形也;說解,義也。以義釋形,非有二字及三字句四字句之例,果復舉字為淺人所刪,此人既從事六書,乃刪參字而以為商星;刪離字以為黃倉庚;刪巂字而以為周燕,不通一至于此,昔聞諸錢少詹事大昕云:許氏因文解義,或當疊正文者,即承上篆文連讀,……段氏自以意說,創(chuàng)為篆下復寫隸字之說,自謂窺見許書體例,矜獨得之秘,遇字增改,憑肊武斷而不知其說之不可通,且既以復字為后人所刪,而“靈”下“靈巫”,又以未刪復字而改去之,似此矛盾,不知段氏將何以文飾也……。

      在按語中,徐承慶明確表示自己的觀點來源于“錢少詹事大昕”,所以他反對段氏增改文字而贊成錢氏說,個中緣由,就不難明白了。

      周云青《補說文古本考纂例》三:“大徐不知篆文連篆讀之例,輒疑為復衍而刪之,如羽部‘習’字,《文選·左太沖〈詠史詩〉》注引作‘習習,數(shù)飛也’,今刪重‘習’字。行部‘衙’字,《廣韻》九魚引作‘衙衙,行皃,今刪重‘衙’字。又有穴部‘窈’,《文選·魏都賦》注引作‘窈窕(原注:窕即窱字之別),深遠也’,大徐本以單舉‘窱’字為不同詞而刪之?!?/p>

      現(xiàn)代學者還有胡樸安、劉秋、姚孝遂、詹鄞鑫、湯可敬等都贊成錢氏連篆讀的觀點。

      清人反對錢氏連篆讀觀點的主要有段玉裁、王筠。段玉裁認為,“許君原書,篆文之下,以隸復寫其字,后人刪之,時有未盡。”所以段玉裁在校改《說文》時,對于篆文下無釋義作用的重復字頭進行了刪改,如:

      靈,巫也。各本巫上有靈字,乃復舉篆文之未刪者也。許君原書,篆文之下以隸復寫其字,后人刪之,時有未盡,此因巫下脫也字,以靈巫為句,失之,今補也字。《屈賦九歌》:“靈偃蹇兮皎服”、又“靈連蜷兮既留”、又“思靈保兮賢姱”。王注皆云:“靈,巫也。”楚人名巫為靈。許亦當云巫也無疑矣。

      蝸,蝸,此復舉篆文之未刪者也,當依《韻會》刪。

      對于篆文字頭下具有說解作用的重復字頭,他予以保留,沒有刪字。

      《說文》:“莧,莧菜也。”段注:

      段氏覺得“莧”字是許書幸存下來的復舉字頭,于釋義完整有效,故予以保留。

      對于篆文字頭下缺失的重復字頭,他予以了增改:

      也字各本無,今補。按《說文》凡艸名篆文之下,皆復舉篆文某字曰某艸也,如葵篆下必云葵菜也,藎篆下必云藎艸也。篆文者其形,說解者其義,以義釋形,故《說文》為小學家言形之書也。淺人不知,則盡以為贅而刪之,不知葵宋也、藎艸也、河水也、江水也皆三字句,首字不逗。今雖水復其舊,為舉其例于此。此篆之下,本云艸也。各本既刪字,又去也字,則篆不為艸名……。

      又“昧”字下段注:“昧字舊奪,今補?!?/p>

      巂,……各本周上無巂,此淺人不得其句讀,刪復舉之字也。

      離,……各本無離,淺人誤刪。

      總之,段氏是認為《說文》原文是在篆文之下有隸書重寫被注字字頭的,是后人在傳抄的過程中不懂《說文》體例而誤刪的,閱讀時必須加字才能正確解釋字義。

      王筠在《說文釋例》卷二十中承認了錢大昕連篆讀的解讀方式,他說:“陋儒之刪《說文》也,每刪連語之上一字而連篆文讀之?!钡徽J為那是許書原有體例:

      夫初刪之時,祇期便于讀者,而率意刊落,亦初無一定之規(guī)條,雖割裂不通,亦所不顧。然就原本刪之,猶可見其本來也。厥后群相放效,奉為圣書,家家移謄一本,于是原本不可見矣。而《說文》之力,本遜于經(jīng),不能使未刪之本閑存于世,是以二徐所據(jù),不過小異而大同也。

      王筠認為在連語詞的范圍內(nèi)應該連篆讀,但他認為那僅是陋儒刪改而成,并非許氏原例。

      在現(xiàn)代學者中,否定“連篆讀”的有劉曉南、許征等人。

      折衷派主要有清人徐灝和今人張涌泉。

      他認為《說文》之中也有許多在篆文下直接訓釋字義的例子,用不著復寫字頭,而段氏認為許氏原書,每條篆文之下必有重文,也是不對的,具體情況要根據(jù)說解中句意的完整程度來具體分析。

      張涌泉先生認為“錢說和段、王說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傳本《說文》當‘連篆讀’的似既非許氏原書如此,亦非如段、王所言為淺人妄刪說解字,而可能是古抄本字頭在注解中重出時用省書符號,傳抄者抄脫或省略了省書符號。”他例舉了大量的敦煌文獻和高麗版影遼刻本《龍龕手鑒》證明當時省寫符號的盛行。黃慧萍(2005)也發(fā)現(xiàn)《唐寫本說文解字木部箋異》中“櫪”、“杽”的說解中確有省寫符號,類似于兩短橫,是后人在傳抄的過程中,有意無意地漏寫了這些重復符號,才導致出現(xiàn)了所謂的連篆讀問題。張涌泉和黃慧萍之說也不是沒有可能,類似的省寫符號在古人行文時非常常見,他們的這一提法為我們解釋連篆讀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余論

      《說文》連篆讀是錢大昕的一大發(fā)現(xiàn),連篆讀的提出,為《說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為字義的訓釋提供了正確的解決方式。盡管在錢氏之后,連篆讀遭到了學術界不同的反應,但有一個事實是大家所公認的,那就是,的確有一部分漢字在說解的過程中存在著語義的缺失,必須補充文字后才能詞達意順。不同的是,錢氏認為可用篆文來填補,段氏等人則認為當補寫字頭才能完成訓釋,兩者手段不一,但目的是一致的。

      對于造成連篆讀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各家紛紜不一。一說為《說文》本有連篆讀之體例;一說《說文》篆文后原本有復寫隸字,只是后世為淺人所刪;張涌泉先生更是提出第三種可能:省寫符號的遺漏。不管是哪一種說法,我們認為,在《說文》原本消失了幾千年的今天,我們現(xiàn)在進行的都是依據(jù)現(xiàn)有材料對《說文》進行探索性、近似性的研究,各家的說法我們都可以舉出反證。

      段玉裁認為篆文之下本有隸書復寫字頭,今本《說文》是淺人誤刪復寫字頭的緣故。但是,刪改的證據(jù)是什么呢?為什么有的刪了,有的卻沒有刪呢?

      所以,在無法一睹《說文》原本真容的今天,連篆讀是或者不是《說文》原有的體例,都是很牽強的,我們都無法下一個定論。錢氏連篆讀的價值在于啟發(fā)我們對《說文》中的訓詁要進行細心的審核,要避免盡信書帶來的不良后果。錢氏身后兩百多年來的爭議和討論早已跨越了“體例”之爭的范疇,使我們對《說文》訓詁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這一點,從劉曉南《<說文>連篆讀例獻疑》一文中,我們的體會更深。

      參考文獻:

      [1]錢大昕.嘉定錢大昕全集[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2]丁福保.說文解字詁林[M].北京:中華書局,1988.

      [3]徐承慶.說文解字注匡謬[M].清張氏寒松閣抄本.

      [4]王筠.說文釋例[M].武漢:武漢市古籍書店影印,1983.

      [5]張涌泉.說文連篆讀發(fā)覆[J].文史,2002,(3).

      [6]劉曉南.《說文》連篆讀例獻疑[J].漢語研究,1989,(1).

      猜你喜歡
      段氏說文篆文
      難寫字
      馬村段氏金墓雜劇磚雕的藝術特色
      中華戲曲(2019年1期)2019-02-06 06:50:52
      根字練習(五十)
      咱們最初是啥樣
      咱們最初是啥樣
      糸部中顏色字體現(xiàn)的觀念、制度
      《說文?馬部》概況
      青年文學家(2015年8期)2016-05-09 13:21:17
      執(zhí)其管鑰 示以津梁
      海晏县| 永城市| 赣榆县| 南昌县| 绥宁县| 佛学| 左云县| 鄂伦春自治旗| 延津县| 贞丰县| 新安县| 禹州市| 梧州市| 阳东县| 文山县| 米林县| 康定县| 双柏县| 天全县| 汉寿县| 安徽省| 图片| 雅安市| 遵化市| 墨竹工卡县| 渝中区| 治县。| 桐乡市| 岚皋县| 恩平市| 阿拉善盟| 加查县| 鄱阳县| 灵寿县| 安徽省| 商城县| 荃湾区| 邹城市| 申扎县| 临猗县| 沂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