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云聚散
商鞅剛出道的時候,在魏相公叔痤手下打雜。公叔痤了解商鞅的才干,想把他推薦給魏惠王,卻一直沒逮著機會。后來公叔痤病得快死了,趁魏惠王來探病的機會,趕緊推薦商鞅接替自己的職位。商鞅那時還是個毛頭小伙兒,也沒多少名氣,所以魏惠王顯得很不以為然。公叔痤于是屏退左右,告訴魏惠王,如果不用商鞅,就一定要殺掉他,千萬不能讓他離開魏國。魏惠王爽快地答應了。
魏惠王前腳剛走,公叔痤就叫來商鞅,把剛才的情形原原本本一說,勸商鞅趕快逃走。商鞅淡淡一笑,說:“大王不聽您的話用我,又怎會聽您的話殺我呢?”商鞅終究沒離開魏國,還是該干啥就干啥,魏惠王果然沒殺他,反倒認為公叔痤真是病得不輕。
公叔痤的做法看似公私兼顧,實際上對商鞅是很不公平的。當時的魏國橫跨如今的好幾個省呢,你先讓魏王殺商鞅,那商鞅還能輕易逃出去嗎?再說君主都是多疑的,商鞅要真逃的話,反而會引起魏惠王的懷疑,沒準兒他真會動殺機呢!所以,商鞅裝作沒事人一般,就在魏惠王眼皮底下混,這是最明智的選擇——最危險的地方,往往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公叔痤死后,商鞅處于半失業(yè)狀態(tài),等魏惠王差不多忘了公叔痤的遺言時,商鞅就偷偷溜到了秦國,給雄心勃勃的秦孝公打起了工。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大膽改革,使秦國國力大增。他還親自率軍大敗魏軍,逼得魏惠王又是割地,又是遷都。魏惠王想起公叔痤的話,腸子都快悔青了。
商鞅得勝回朝,秦孝公將十五座城池賜給商鞅,號稱“商君”。此時的商鞅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成為當時最炙手可熱的超級CEO。生活上錦衣玉食,出門的時候更是前呼后擁,威風八面。但是,商鞅在秦國展開疾風暴雨式的改革,也得罪了一大批權貴,其中包括秦國太子。太子礙于有秦孝公在,表面上對商鞅畢恭畢敬,其實心里對他恨之入骨。
不知不覺,商鞅已擔任秦相十年,這天有個叫趙良的人前來拜訪商鞅,兩人進行了一場歷史上有名的對話。趙良直言不諱地提醒商鞅:老兄你現(xiàn)在看似風光,其實處境十分危險,你的生命就像清晨的露水一樣難以長久。你現(xiàn)在必須想好退路,否則一旦秦孝公“掛”了,你也會跟著完蛋。
趙良說得口干舌燥,可是商鞅什么態(tài)度呢?史書上只簡單記載了四個字——“商君弗從”。對于趙良的金玉良言,商鞅完全不當回事兒。
僅僅過了五個月,秦孝公真的“掛”了,太子即位,這便是秦惠文王。商鞅很快成了眾矢之的,他這才想起趙良的話,追悔莫及。隨后,商鞅被迫四處逃亡,最終還是被抓回秦國,慘死刑場。
想當初,商鞅在魏國還是個無名小卒的時候,遇到突如其來的危機,尚能正確分析形勢,作出明智的選擇??僧斔郎锨叵嗟母呶?,見識、能力和經(jīng)驗都上了幾層樓,反而對明顯的危機視而不見了。原因不是別的,是權勢蒙蔽了他的眼睛,是富貴腐蝕了他的心靈。這些他放不下的東西,最終“殺”死了他。
智與昏,原本只在一念之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