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青苗
義烏市城西中心衛(wèi)生院 浙江 義烏 322000
臍部感染影響滿月兒體重的因素以及護理方法分析
樓青苗
義烏市城西中心衛(wèi)生院 浙江 義烏 322000
目的:分析臍部感染影響滿月兒體重的因素以及護理方法,并對臍部護理的重要性進行探討。方法:以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間出生的500例出生體重達到2.5kg以上足月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進行臍部感染方面的健康調(diào)查。結果:在滿月體重達標新生兒中臍部感染發(fā)生率為12.77%,而滿月體重未達標新生兒臍部感染發(fā)生率為35.85%,進一步統(tǒng)計學研究表明兩者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臍部感染是影響滿月兒體重的主要因素,加強臍部的護理是預防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臍部感染;滿月兒體重;護理方法
正常足月嬰兒在出生后一個月體重可以增加1kg至1.7kg左右,同時體重也是對嬰兒健康生長狀況進行評價的重要指標之一,如果兒童的體重出現(xiàn)不合理增長,則對其早期身體發(fā)育造成不良影響,而且有可能會增加其成年期慢性疾病的患病風險。有研究表明,新生兒出生體重的變化與成年期慢性疾病患病率存在相關關系[1]。因此,足月嬰兒的體重監(jiān)測是檢驗嬰幼兒發(fā)育狀況的重要參考因素,同時也具有重要的臨床研究意義。新生兒感染在新生兒中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而其中尤以臍部感染多見。新生兒臍部感染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生物對臍部殘端的感染,嚴重時可引起全身感染。研究資料顯示,新生兒臍部感染可能會引起新生兒臍源性腦膜炎和腹膜炎,對新生兒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因此新生兒臍部感染需引起醫(yī)務人員足夠重視,其預防是關鍵。給予新生兒臍部充分消毒,及時有效護理,從而降低感染的發(fā)生率[2]。為了分析臍部感染影響滿月兒體重的因素以及護理方法,并對臍部護理的重要性進行探討,本文以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間出生的500例出生體重達到2.5kg以上足月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進行臍部感染方面的健康調(diào)查。現(xiàn)將其結果報告如下:
1.1 資料
以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間出生的500例出生體重達到2.5kg以上足月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孩275名,女孩225名。
1.2 方法
1.2.1 測重方法
使用電子體重秤對滿月兒體重進行測量,其準確度精確到百分位。如果滿月兒體重相比出生增加至少1kg,則定為達標;如果新生兒在出生一個月后其體重增加未達到1kg,則定為不達標。將體重達標滿月兒和體重未達標滿月兒分為兩組,同時給予兩組兒童進行臍部感染等方面健康體檢。
1.2.2 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學處理分析
使用SPSS 19.0軟件對上述兩組滿月兒的臍部感染發(fā)生率進行2檢驗統(tǒng)計學分析。如果P<0.05,則說明兩者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通過測重發(fā)現(xiàn),在500名滿月兒中,體重達標滿月兒235名(達標組),體重未達標組滿月兒265名(未達標組)。其健康體檢結果顯示,在達標組中,出現(xiàn)臍部感染史滿月兒有30名,其中臍部有出血史滿月兒10名,臍部有過分泌物滿月兒8名,臍部有過肉芽腫滿月兒9名,存在上述三種表現(xiàn)滿月兒3名,該組臍部感染發(fā)生率為12.77%;在未達標組中,出現(xiàn)臍部感染史滿月兒有95名,其中臍部有出血史滿月兒31名,臍部有過分泌物滿月兒34名,臍部有過肉芽腫滿月兒20名,存在上述三種表現(xiàn)滿月兒10名,該組臍部感染發(fā)生率為35.85%。通過2檢驗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其結果表明兩組間差異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2=10.421,P<0.05)。其結果詳見表1.
表1 臍部感染對滿月兒體重的影響
研究結果表明,新生兒臍部感染與滿月兒體重間存在相互關系,因此對于新生兒臍部的護理顯得至關重要,現(xiàn)對其具體策略概述如下"
(1)準確進行臍帶結扎[3]。正確的剪斷臍帶和結扎位置的選取在預防臍部感染中起著關鍵作用。使用0.5%的碘伏對新生兒臍輪和輪上方約5厘米的臍帶進行消毒,同時將離臍跟0.5厘米的地方結扎,并在結扎部位上方0.5厘米剪斷臍帶,將斷端的殘血擠干凈。使用10的碘酒對臍帶斷端進行消毒后,在上面覆蓋無菌的小紗布,捆扎紗布并沿腹上方壓倒臍帶,暴露臍帶根部。
(2)臍部加強護理[4]。操作過程中所需任何器械都需進行無菌消毒,并且嚴格進行無菌操作。觀察臍帶周圍是否有血液滲出,如果臍帶部位有膿性的分泌物或者臍孔潮濕,則需用雙氧水對該部位進行清洗并做好消毒處理和包扎。在必要時,可以將膿性分泌物進行細菌培養(yǎng)實驗,確定感染菌后在醫(yī)囑情況下,給予其全身或局部用藥治療。在整個護理過程中,要保持臍部的干燥,預防感染的發(fā)生。
(3)衛(wèi)生宣教[5]。對產(chǎn)婦以及其家屬進行衛(wèi)生宣教工作,同時耐心指導對臍部的正確護理方法,以及悉心教育其如何保持臍部的干燥,這些都是預防臍部感染的重要措施。
[1]邵予瑜.新生兒期體重變化趨勢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27):3830.
[2]周俐媛,趙吉丹.新生兒臍部暴露療法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2):23-26.
[3]葉采眉,馬冬梅.新生兒臍部護理效果分析與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3,35(8):481-482.
[4]蘇麗東,唐鴻玉.2種臍帶殘端處理方法的效果研究[J].護理學報,2009,16(5A):51-53.
[5]廖文敏,龔英.新生兒臍部護理效果觀察[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06,1(6):136.
R473.2
B
1009-6019(2014)11-0212-01
樓青苗(1977.4-),性別:女,民族:漢,籍貫(省市縣):浙江省義烏市,學歷:大專,職稱:護師,研究方向:兒童護理,從事的工作:臨床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