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紅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中心醫(yī)院綜合內(nèi)科 湖南郴州 423000)
藥物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影響性研究
李秋紅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中心醫(yī)院綜合內(nèi)科 湖南郴州 423000)
目的:探討藥物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09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治療的80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平均分成2組,對照組予以消心痛口服,觀察組運用復方丹參滴丸治療,比較治療后的臨床效果。結(jié)果:兩組在治療前在心絞痛次數(shù)、心率、平均動脈壓、心肌耗氧指數(shù)、全血粘度、血漿粘度、紅細胞壓跡方面無明顯差異性,P>0.05,但治療后兩組有明顯的差異性,P<0.05,另外從臨床效果分析,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77.5%,觀察組為95%,以上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論:復方丹參滴丸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臨床效果顯著。
冠心病心絞痛;復方丹參滴丸;臨床效果
冠心病心絞痛是一種以胸痛或者胸部不適為臨床表現(xiàn)的疾病,其發(fā)病機制為冠狀動脈供血不足造成心肌急劇暫時性的缺血和缺氧而引發(fā)。是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常見原因[1]。而近年來,隨著生活壓力等加大,該類疾病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升高和年輕化的趨勢。而目前仍以藥物治療為主。我院就對40例冠心病心絞痛運用藥物治療進行了研究,現(xiàn)在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09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治療的80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臨床資料為研究對象,平均分成2組。對照組男17例,女23例;年齡最大69歲,最小24歲,平均(44±4.8)歲,病程最短0.5年,最長11年,平均(5.3±1.2)年。合并癥有冠心病27例,糖尿病19例,高血壓病22例,觀察組的一般資料和對照組比較無明顯差異性,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入選的病例均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心絞痛。所有入選的均符合《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標準》中的標準[2]。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口服消心痛治療,每次10mg,每日3次;觀察組予以復方丹參滴丸口服,每次10粒,每日3次。連續(xù)治療12周。每周記錄患者的心率、血壓、心電圖等,用藥前后進行血、尿液、糞便、肝腎功能等檢查,予以分析血液流變性變化。
1.3 療效評定
參考1979年全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防治冠心病心絞痛研究座談會修訂的《冠心病心絞痛療效評定標準》評定標準進行評定[3]。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 ±s檢驗,且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后臨床效果情況分析
從表格中可得出,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77.5%,觀察組為95%,兩組比較有明顯的差異性,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治療后臨床效果情況分析(例)
2.2 治療前后的心絞痛發(fā)作頻率等情況比較
從表格中可得出,兩組在治療前在心絞痛次數(shù)、心率、平均動脈壓和心肌耗氧指數(shù)、全血粘度、血漿粘度、紅細胞壓跡方面無明顯差異性,P>0.05,但治療后兩組有明顯的差異性,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2和表3
目前,冠心病心絞痛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已經(jīng)是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中的主要疾病之一。從中醫(yī)角度分析其發(fā)病機制為血瘀心脈,痹阻不通,不通則痛。而丹參是活血化瘀的首選藥物,具有明顯的活血通經(jīng),除煩清心等效果,而復方丹參滴丸就是由水溶性丹參索、三七皂甙為主要成分的一種純中藥制劑,同樣的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從而達到瘀血散去,氣血調(diào)達的效果[4]。而現(xiàn)代的藥理學研究是該藥物具有降低血管阻力,擴張冠狀動脈,達到增加血流量和心肌營養(yǎng),降低心肌耗氧量,最終達到降低對心肌的損壞,增加順應性,改變血液的粘稠度加速血流的流速[5]。
從本次的研究說明,復方丹參滴丸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效果明顯優(yōu)于使用消心痛,且可降低心絞痛的發(fā)作次數(shù),降低心率和平均動脈壓以及心肌耗氧指數(shù),在血液流變性方面,可降低全血粘度及血漿粘度,減少紅細胞聚集,減少血漿纖維蛋白從而改善患者血液的高凝狀態(tài),防治冠狀動脈微循環(huán)障礙和微血栓形成,改善心肌供血,緩解心絞痛,從而臨床的效果明顯。且從副作用情況看,無1例患者出現(xiàn)明顯的惡心嘔吐等情況,這說明此藥安全性好。
表2 治療前后的心絞痛發(fā)作頻率等情況比較(±s)
表2 治療前后的心絞痛發(fā)作頻率等情況比較(±s)
注:與對照組治療前后比較,**P>0.05,*P<0.05
組別心絞痛次數(shù)(次周)每分鐘心率(次)平均動脈壓(KPa)心肌耗氧指數(shù)對照組治療前12.4±1.889±1212.6±1.79.6±1.7治療后6.9±1.576±910.8±1.14.4±0.8觀察組治療前12.7±1.7**90±11**12.1±1.5**9.7±1.9**治療后3.5±0.5*69±7*9.5±0.9*2.9±0.6*
表3 治療前后的血液流變性情況比較(±s)
表3 治療前后的血液流變性情況比較(±s)
注:與對照組治療前后比較,**P>0.05,*P<0.05
組別全血粘度血漿粘度紅細胞壓跡(%)對照組治療前14.5±2.81.89±0.550.4±4.2治療后12.9±2.01.52±0.340.2±3.1觀察組治療前14.7±2.7**1.9±0.4**50.1±4.3**治療后10.1±1.5*1.02±0.2*37.5±2.9*
[1]馬賢珍,張成立,賈鳳華等.復方丹參滴丸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療效觀察[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06,15(4):420-421.
[2]劉萍,李艷麗,李萍等.復方丹參滴丸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12,19(4):359.
[3]龍擁軍.銀杏葉注射液加復方丹參滴丸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療效觀察[J].醫(yī)學臨床研究,2008,25(5):901-902.
[4]刁利紅.針刺內(nèi)關穴為主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臨床觀察[J].遼寧中醫(yī)雜志,2003,30(8):667-668.
[5]王燕燕.丹參注射液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急救雜志,2002,9(5):307-308.
R541.4
A
1009-6019(2014)07-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