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杰
一
一個人遇到什么樣的煩惱,才會夜不能寐?一個人處在什么樣環(huán)境之中,才會樂不思蜀呢?當我從睡夢中醒來的時候,時間才剛過凌晨兩點,幾天旅途的勞累,又困又乏的我,此刻卻再也無法入眠了。因為按照日程的安排,天亮之后,我們就要結(jié)束了洋縣的采風活動。面對即將要告別的洋縣,還有那風情萬種的華陽風光,此時的我心情卻越來越感到不舍。
其實,我認識洋縣和華陽古鎮(zhèn)只有短短的三天時間,但這里的山山水水,卻有青春少女般的清秀明媚,竟讓我情不自禁地墜入了她的情網(wǎng)。此時,我多么企盼時間能夠永遠地停滯在這一刻,但這只是一個難以實現(xiàn)的奢望。
幾天前,我受北京一家雜志社的邀請,到洋縣參加一次筆會。上網(wǎng)查閱才得知,洋縣位于陜西省西南部,漢中盆地東緣,北依秦嶺,南靠巴山,東接佛坪、石泉縣,南鄰西鄉(xiāng)縣,西毗城固縣,北界留壩縣、太白縣。全縣總面積約3000多平方公里,人口約44萬人。這里自古就有“漢上明珠”的美譽,而今又享有“朱鹮故鄉(xiāng)”之稱。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在中國的版圖上,還有這么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
我如期起程,乘火車經(jīng)過十個多小時的旅程,來到了古城西安,轉(zhuǎn)汽車沿西漢高速公路南下,約行駛半個小時后,只見一條綿延千里的山脈,像一條巨龍橫臥在我們的前方。這就是橫亙于我國中部的秦嶺山脈,它位于我們的版圖正中央,也是中國境內(nèi)唯一呈東西走向的山脈。在地理學家眼里,秦嶺是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線,是長江黃河水系的分水嶺;在動物學家眼里,秦嶺將動物區(qū)系劃分為古北界和東洋界,兩類截然不同的動物,在這里交匯、融合;在氣候?qū)W家眼里,秦嶺是北亞熱帶和暖溫帶的過渡地帶;在文學家眼里,秦嶺和黃河并稱為中華民族的父親山、母親河,秦嶺還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也是因為有秦嶺的氣候屏障和水源滋養(yǎng),才會有八百里秦川的風調(diào)雨順,才會有周、秦、漢、唐的絕代風華。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倘若不是現(xiàn)代交通發(fā)達,我真的不知道何時能夠到達洋縣。經(jīng)過四個多小時的行程,透過車窗,秦嶺的山脈漸漸少了幾分霸氣,也不再那么桀驁不馴了。這里與陜北猙獰的黃土高原相比,大相徑庭,風光旖旎。公路兩側(cè)農(nóng)家的小樓隨處可見。此時正是中秋時節(jié),金黃色的稻田連成一片,鋪滿整個大地,我們仿佛走進了魚米之鄉(xiāng)的江南。
二
洋縣的街道不是很寬闊,卻顯得十分潔凈明亮。街道兩側(cè)的樓房也不算高大,若與東部那些經(jīng)濟發(fā)達的縣級城市相比,這里雖說少了幾分繁華與喧囂,但卻向我們展示的是一種潛在的發(fā)展優(yōu)勢。當我看到墻上的標語,才知道他們正在創(chuàng)建全國衛(wèi)生城市。
我們先去參觀朱鹮梨園景區(qū)。此時,天公似乎怕我們這些外來的客人驚擾這里的山水風光,竟然下起了雨來,這并沒有影響我們?nèi)ひ掞L景的激情。
坐落在牛頭山山麓的朱鹮梨園景區(qū),以山脊觀光軸為依托,把翠湖和酈湖兩個水體作為核心,由現(xiàn)代園藝景觀區(qū)、人文景觀交融區(qū)和朱鹮梨生態(tài)科普區(qū)等五個人文景區(qū)組成,占地約187公頃。當我們手持雨傘,緩步走上牛頭山,來到朱鹮文化廣場時,一道浮雕文化墻凸現(xiàn)在我們面前。我們駐足在浮雕前,津津有味聽導游的講解。此刻,我們仿佛看到從遠古走來的洋縣,那昔日的文明與現(xiàn)代和諧的發(fā)展,在這里交相輝映,讓人頓生敬意。
在朱鹮梨園文化廣場的下方,就是拓福牛文化廣場,一頭體格健碩的石牛,栩栩如生,矗立在廣場中央。導游告訴我們說,三十多年前,深圳的創(chuàng)業(yè)者們,把拓荒牛擺放在深圳市政府門前,旨在時刻提醒自己,要像一頭拓荒牛一樣,任勞任怨,無私奉獻。深圳人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他們把一個貧窮的邊陲小鎮(zhèn),開墾成為一個國際性現(xiàn)代化城市。如今洋縣人把“拓福?!卑卜旁谶@里,是想學習深圳人的精神,把未來的洋縣建設(shè)得更加美好。
三
華陽鎮(zhèn)是秦嶺中一處高山盆地,它始建于秦漢,興于唐宋。儻駱古道,乃是當時連接秦隴、巴蜀、荊襄地區(qū),進行商貿(mào)活動的最便捷的一條要道,唐時又被稱為“荔枝大道”?,F(xiàn)在尚存有湖南、四川、河南的商會會館等遺跡。
導游告訴我們說,洋縣境內(nèi)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植被繁茂,森林覆蓋率達到百分之六十以上,動植物種類繁多,它不僅是一個天然的植物基因庫,也是世界珍禽東方寶石朱鹮的唯一野生棲息地和人工飼養(yǎng)的種源地。這里還有朱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和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被譽為秦嶺四寶的朱鹮、大熊貓、金絲猴和羚牛同棲一處,這在全國極其罕見。
在行進的過程中,導游突然指著遠處天空一只飛鳥說,看,那是只野生的朱鹮。當大家循聲望去時,那只鳥兒越飛越遠,很快就消失在天際間了。她又指著前方一處小山梁說,那里就是人工飼養(yǎng)的朱鹮的大棚。大家聞之,歡呼雀躍,很快來到了人工養(yǎng)殖朱鹮的大棚前,遠遠地就看到有只朱鹮,從茂密的叢林向我們飛來,它在大棚內(nèi)盤旋了一圈后,又悄然隱身于叢林之中。沿著彎曲的山路,我們邊走邊搜尋朱鹮的蹤影。在叢林的深處,隱約見到三五成群的朱鹮,棲息在高高的枝頭,它見到我們到來,似乎很高興,還不時發(fā)出陣陣的鳴叫聲。朱鹮叫聲很粗獷,沒有像畫眉鳥兒叫得婉轉(zhuǎn)悠揚,但這并不影響人們對它的喜愛。有人說,它的叫聲像是打開天門之聲;也有人說,它的叫聲是為哺育它們的洋縣人民在歌唱。導游說,如果不是洋縣人民的呵護,也許這個物種早就在這個世界上消失了。
在這里應(yīng)該交代一下,朱鹮在全世界的鳥類中,是最為珍稀瀕危的種類之一,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體態(tài)優(yōu)美,羽色艷麗,全身羽毛大部分為白色,翅為粉紅色,頭部為橙紅色,喙黑色細長且彎曲,其尖端和基部為朱紅色,是一種美麗動人的鳥,為歷代詩人所歌詠。早有“因風弄玉水,映日上金堤”,“朱鹮戲新藻,徘徊流澗曲”等優(yōu)美詩句流傳。
上個世紀,朱鹮曾在朝鮮半島和西伯利亞出現(xiàn)過,但由于朱鹮對生存環(huán)境要求過高,后來全部滅絕。1981年5月在我國陜西秦嶺南坡洋縣發(fā)現(xiàn),當時僅有7只。30年來,洋縣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支持下,積極開展朱鹮野外的保護和人工繁育研究工作,使朱鹮種群數(shù)量迅速增長。目前,全世界朱鹮種群數(shù)量已超過1800只。洋縣成功保護朱鹮的范例,得到了國際保護組織的高度贊譽。而今,朱鹮又怎能不為熱愛它的洋縣人民歌唱呢?
四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徜徉在洋縣的山水之間,你會忽然感覺到,自己仿佛來到了一個恍若隔世的秘境,從未謀面的紅豆杉、白樺、紅樺,漫山遍野。朱鹮、金絲猴、大熊貓和羚牛,不時撞入我們的鏡頭,它們似乎要將山林的原始和野性告訴世人,這里才是人間的天堂,生命的福地。這時你的心情也許就會變得復(fù)雜起來。如今,當文明不斷地蠶食著自然,許多地方以犧牲環(huán)境為代價去發(fā)展經(jīng)濟,使我們的地球變得暗淡無光。而洋縣人面對人類“侵略”,居然能夠堅守到今天,以熱愛自然的真誠,去恪守它的原真,真可謂是世間的奇跡了。
華陽鎮(zhèn)境內(nèi),山高云聳,獨特自然風貌和地理環(huán)境,讓人嘆為觀止。原始森林層巒疊嶂,動植物品種繁多,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7種,二級保護動物達到62種。這里不僅是觀光覽勝、澄澈心靈、放飛夢想的天賜福地,還是陜西的天然藥庫,出產(chǎn)厚樸、棗皮、黃芩等中藥材達到460多種;五彩米聞名全國,被列為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
暢游華陽的山水,遠離城市的喧囂,我們仿佛來到人間的仙境,把所有的煩惱和壓力早拋到了九霄云外。隨處可見的農(nóng)家樂,可嘗到奇異的山珍美味,還有那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會讓你胃口大開。置身在青山綠水之間,呼吸一口清爽的空氣,看云山霧海,聽涓涓溪流歡唱,聞鳥語花香,端一杯洋縣特產(chǎn)黑米酒,與朋友舉杯開懷暢飲,直抒心意,品山清水秀。倘若嫌黑米酒輕柔綿軟,難解心意,可再換上謝村的黃酒,領(lǐng)略一下柔中帶剛的滋味。如其還難解其性,干脆就倒一碗秦洋瓊漿,一飲而盡,罷然,面對幽幽空谷,吼幾聲秦腔。如此放浪形骸,無所顧忌,與秦嶺裸露山巒擁抱,這是何等的悠閑自在!
洋縣秀美的山川,平衡的生態(tài)自然環(huán)境,猶如這里的人一樣,素面朝天,她以質(zhì)樸與真性,給每一個到過這里的人,都留下了永久的記憶。華陽古鎮(zhèn)經(jīng)過千年的變遷,形成了獨特的歷史文化,既讓我眷戀,又讓我對它感到無比地敬畏。
告別了華陽,我期待著有一天能夠早日故地重游,不知道我們何時才能再相會!
責任編輯:黃艷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