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瑋
皓天一邊回味著《算數(shù)書》,一邊問道:“從《算數(shù)書》的內(nèi)容、結構和成書過程來看,這絕不是我國古代的第一本數(shù)學著作,我想一定還有更早的,只是可能沒有流傳下來,或者我們還沒找到罷了?!?/p>
鵬飛點點頭:“確是如此,據(jù)說2010年,我國又出土兩部更古老些的數(shù)學書簡,分別是《數(shù)》和《算術》,內(nèi)容與《算數(shù)書》差不多,也是問題集,不成體系的。”
“那比較成體系的中華古算寶典應該是哪一本呢?”
“那只能是《周髀算經(jīng)》了!”
《周髀算經(jīng)》(原名《周髀》)是在我國流傳至今的一部最早的數(shù)學著作,同時也是一部天文學著作?!吨荀滤憬?jīng)》是“蓋天說”的代表。該派學說主張:天像蓋笠,地法覆盆。
“這《周髀算經(jīng)》是誰作的呢?”
“據(jù)考證,現(xiàn)傳本《周髀算經(jīng)》大約成書于公元前1世紀,后由趙君卿作詳細注解。你知道趙君卿是誰嗎?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趙爽?!?/p>
皓天立刻想起了“趙爽弦圖”——2002年北京國際數(shù)學家大會的會標:“趙爽不是證勾股定理的嗎?難道是他寫了《周髀算經(jīng)》?太了不起了。趙爽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我們干脆去拜訪一下他老人家吧?!?/p>
說話間,皓天已經(jīng)將電腦的接觸電極一端戴到頭上,把另一端連接到了電腦虛擬幻境的接口。鵬飛在“親歷2050”對話框中輸入了些關鍵詞,敲完回車鍵之后,他們跟著“親歷2050”來到了公元220年左右。
隱約之中,他們似乎又來到上次看《算數(shù)書》如何編寫的地方,地理環(huán)境也很像,還朦朦朧朧地看到了戰(zhàn)后狼藉的赤壁。此時,戰(zhàn)亂的硝煙已散,三國鼎立。他們到達的地方是孫權稱王的吳國。
正是炎炎夏日,他們來到一片青翠寂靜的山村,村頭道邊有一間茅舍茶棚,瓜架下三兩農(nóng)人正在喝茶閑聊。
“二位遠道而來,是訪友呢還是路過?。俊泵┥嶂魅丝闯鏊麄儾皇潜镜厝?,熱心地打著招呼,“來歇歇腳,消消暑吧!”
鵬飛拱拱手道:“我們想拜見一下趙爽先生?!闭f著話兩人便坐到了小桌前。
“您說君卿啊,他每天都會打這兒過?!敝魅死鞯仄闵蟽杀?,“稍等,他一會兒就會來的?!?/p>
“君卿可是我們這兒方圓百里的能人啊!”一旁喝茶的農(nóng)人插過話來,“我就是想等他來,問問太陽到底有多高,看看他是怎么計算出來的。”
“聽說他正在給一部書作注解呢,”皓天仰慕地說道,“真的非常了不起!”
“這事兒我知道,”茶舍主人接話道,“他注解的是一本上古天書,叫《周髀》,當今世上很少有人能看懂。君卿說這本天書中玄機妙理變化無窮,卻言詞疏簡。他怕被人們放棄而失傳,所以要究明其理,昭示天下?!?/p>
“《周髀》里講了一件事兒,”農(nóng)人呷了口茶,看來他也懂得不少,“是1000多年前,西周初時姬旦與商高(西周初數(shù)學家)對測望術進行過探討,就是民間流傳的‘周公問數(shù)?!吨荀隆返摹芗粗钢艽录粗肛Q著的牛大腿骨,是用來作測量標桿的。‘周髀就是周代的牛大腿骨,講的是商高量天度地的學問。這都是俺從君卿那兒聽來的,說得沒錯吧?”
“噓!”茶舍主人向山間小道努努嘴,只見一位布衣農(nóng)人,背著一捆柴正走向這里。
(下期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