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平
(石門縣人民醫(yī)院,湖南 常德 415300)
硬膜外阻滯復合淺全身麻醉在上腹部手術中的臨床分析
徐 平
(石門縣人民醫(yī)院,湖南 常德 415300)
目的 探討硬膜外阻滯復合淺全身麻醉在上腹部手術中的應用情況。方法 選取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期間本院收治的上腹部手術患者150例,隨機分成觀察組75例、對照組75例,觀察組給予硬膜外阻滯復合淺全身麻醉,對照組給予單純硬膜外阻滯麻醉,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手術情況。結果 觀察組麻醉后心率為(75.21±2.34)次/分,手術時間為(122.23±10.21)min,術后鎮(zhèn)痛時間為(432.21 ±35.43)min;對照組麻醉后心率為(66.21±2.12)次/分,手術時間為(156.32±11.56)min,術后鎮(zhèn)痛時間為(198.24±15.43)min,觀察組在麻醉后心率、手術時間、術后鎮(zhèn)痛時間上均較對照組有顯著優(yōu)勢,P<0.05。觀察組術后出現(xiàn)惡心1例,嘔吐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67 %;對照組術后出現(xiàn)惡心2例,嘔吐3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67 %。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χ2=12.12,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硬膜外阻滯復合淺全身麻醉在上腹部手術中應用具有鎮(zhèn)痛效果好、應激反應小、手術時間短、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的特點,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使用。
硬膜外阻滯復合淺全身麻醉;上腹部手術;臨床分析
上腹部手術為臨床最為常見的外科手術類型,麻醉對手術的成功具有重要影響[1]。臨床手術的主要麻醉方法為硬膜外阻滯麻醉和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滯麻醉具有臨床費用低,操作簡單的優(yōu)點,但是在進行上腹部手術時,其缺點是交感神經麻醉阻滯作用可以影響患者到正常的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功能。全身麻醉的特點是麻醉效果好、持續(xù)時間長,缺點是在上腹部手術中需要的麻醉藥物劑量較大,很容易導致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劇烈變化,隨著麻醉學的進一步發(fā)生,越來越多的上腹部手術使用硬膜外阻滯復合淺全身麻醉,本文對硬膜外阻滯復合淺全身麻醉在上腹部手術應用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期間本院收治的上腹部手術患者150例,隨機分成觀察組75例、對照組75例。其中觀察組男性40例,女性35例,年齡最小的26歲,最大的68歲,平均年齡為(52.32±1.21)歲,體質量最輕的51 kg,最重的69 kg,平均體質量為(63.23± 1.21)kg,膽囊切除手術23例,膽總管探查手術34例,胃大切手術18例;對照組男性41例,女性34例,年齡最小的25歲,最大的69歲,平均年齡為(52.29±1.34)歲,體質量最輕的50 kg,最重的70 kg,平均體質量為(64.12±1.18)kg,膽囊切除手術24例,膽總管探查手術35例,胃大切手術16例。兩組患者在數(shù)量、年齡、性別、病情等資料方面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給予硬膜外阻滯復合淺全身麻醉,對照組給予單純硬膜外阻滯麻醉,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手術情況。
1.2.1 觀察組:給予硬膜外阻滯復合淺全身麻醉。麻醉師選擇患者相應的胸段硬膜外腔穿刺,首先給予注射實驗量的利卡多因,進行實驗觀察,再注射5~10 mL利多卡因,測得麻醉平面后進行全麻,患者肌松完全后插管連接麻醉機,手術中使用芬太尼、阿曲庫銨、異氟醚麻醉維持[2]。
1.2.2 對照組:給予單純硬膜外阻滯麻醉。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所得計數(shù)資料數(shù)據(jù)錄入SPSS13.0統(tǒng)計分析軟件進行分析,使用χ2、t檢驗判斷是否存在顯著性差異,當P<0.05時,說明兩組間具有顯著性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4 觀察項目
觀察兩組患者麻醉后心率、手術時間、術后鎮(zhèn)痛時間、術后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2.1 麻醉臨床資料
觀察組麻醉后心率為(75.21±2.34)次/分,手術時間為(122.23 ±10.21)min,術后鎮(zhèn)痛時間為(432.21±35.43)min;對照組麻醉后心率為(66.21±2.12)次/分,手術時間為(156.32±11.56)min,術后鎮(zhèn)痛時間為(198.24±15.43)min,觀察組在麻醉后心率、手術時間、術后鎮(zhèn)痛時間上均較對照組有顯著優(yōu)勢,P<0.05。詳見表1。
2.2 術后不良反應
觀察組術后出現(xiàn)惡心1例,嘔吐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67 %;對照組術后出現(xiàn)惡心2例,嘔吐3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67 %。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χ2=12.12,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上腹部手術為臨床最為常見的外科手術類型,麻醉對手術的成功具有重要影響,通過實踐我們發(fā)現(xiàn),由于上腹部手術創(chuàng)傷比較大[3]、手術時間比較長、內臟應激反應比較強烈[4],所以如果單純使用硬膜外阻滯麻醉不能達到最好的臨床效果[5],使用硬膜外阻滯復合淺全身麻醉可以使患者腹腔內臟的血管充分擴張,阻力下降,保持手術中心率的穩(wěn)定[6]。并且上腹部手術的主要對象為中老年人,中老年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腦血管疾病,硬膜外阻滯復合淺全身麻醉可以較好的維持手術治療中的血壓穩(wěn)定,可以避免傳統(tǒng)全麻導致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劇烈變化以及單純硬膜外阻滯麻醉影響患者正常的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功能的情況發(fā)生。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硬膜外阻滯復合淺全身麻醉不但各項麻醉指標方面更加理想外,手術時間也明顯縮短,同時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也明顯降低。
表1 兩組患者麻醉臨床資料比較
綜上所述,硬膜外阻滯復合淺全身麻醉在上腹部手術中應用具有鎮(zhèn)痛效果好、應激反應小、手術時間短、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的特點,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使用。
[1] 欒豐年,楊利民.硬膜外阻滯復合淺全麻用于上腹部手術患者的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8,5(8):159-159.
[2] 王建珍.老年上腹部手術3種麻醉方法的臨床比較[J].實用老年醫(yī)學,2001,15(2):102-104.
[3] 尹永勝.硬膜外阻滯復合淺全麻用于上腹部手術90例[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6,22(20):3151-3152.
[4] 徐燕.硬膜外阻滯復合淺全麻用于上腹部手術的觀察[J].浙江臨床醫(yī)學,2002,4(4):311-312.
[5] 馮梅,梁桂寧,藍雨雁.不同濃度羅派卡因硬膜外阻滯復合全麻時心率變異性的變化分析[J].廣西醫(yī)學,2005,27(2):180-182.
[6] 王愛玲,齊永彬.上腹部復雜手術的麻醉探討[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09,3(23):58-59.
R614
:B
:1671-8194(2014)04-00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