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
【摘要】目的:探討穴位按壓治療闌尾術中牽拉反應的效果。方法:將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住入院行闌尾切除術的患者108例,按入院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4人。對照組術中出現(xiàn)牽拉反應時給予心理疏導,轉移注意力等心理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心理護理的基礎上給予穴位按壓,輪流按壓內關穴、合谷穴。通過觀察兩組患者術中牽拉反應程度,是否需要藥物止吐進行比較統(tǒng)計。結果:觀察組牽拉反應程度,及需要藥物止吐例數(shù)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穴位按壓能有效治療闌尾術中引起的牽拉反應,減輕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耐受性。
【關鍵詞】穴位按壓;闌尾切除術;牽拉反應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4-0303-01
闌尾炎是一種常見的外科疾病,一般通過闌尾切除術予以治療,手術時通常采用椎管內麻醉。在椎管內麻醉下行闌尾切除手術時,常發(fā)生不同程度的內臟牽拉反映,主要表現(xiàn)為胃部不適、胸口悶痛,常伴惡心嘔吐為常見,一些患者還出現(xiàn)血壓心率變化,煩躁不安,鼓腸等癥狀,嚴重時可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雖然椎管內麻醉可給予患者提供滿意的鎮(zhèn)痛和肌松效果,但不能有效阻滯迷走神經(jīng)而存在內臟牽拉反應[1]。因此手術中在腹腔探查尋找闌尾及闌尾切除時,為了防治牽拉反應的發(fā)生,大多采用托烷司瓊,咪唑安定等藥物治療,藥物治療雖然能緩解患者牽拉反應的癥狀,但起效較慢,存在一定的副作用。筆者從中醫(yī)角度出發(fā),通過按壓內關穴,合谷穴并輔以心理疏導,效果較好,因為這兩個穴位屬于手厥陰心包經(jīng),按壓該穴可使腸胃經(jīng)氣疏通、氣血平衡,陰陽調和,具有安神、鎮(zhèn)吐、鎮(zhèn)靜之功效,對闌尾切除術中的胃部不適,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具有防治調節(jié)作用。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來我院手術治療的單純急性闌尾炎患者,為了避免患者年齡過小或過大表達不清,剔除年齡小于15歲和大于70歲患者,余下共108例,其中男46例,女62例,平均年齡41.8歲,按照入院順序分為兩組,基數(shù)為對照組,偶數(shù)為觀察組,兩組患者均明確診斷為單純性闌尾炎,無其他并發(fā)癥,在年齡,生理及心理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均行硬膜外麻醉,穿刺間隙為T12-L1,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術前一日巡回護士按常規(guī)訪視患者,了解患者一般情況,叮囑患者禁食禁飲,如為急診手術則從通知手術起開始禁食,以防止術中發(fā)生胃內容物返流和嘔吐而導致誤吸。向患者介紹手術方法和麻醉注意事項。手術過程中如患者出現(xiàn)惡心嘔吐等牽拉反應時向患者解釋發(fā)生的原因和機理,囑患者深呼吸等,給予一般的常規(guī)護理。
1.2.2觀察組 術前訪視同對照組,囑患者禁食禁飲,與患者溝通交流,向患者講解術中應用穴位按壓的作用和配合要點。了解患者的一般情況,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的心理,告知硬膜外麻醉的特點及術中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消除患者對手術的陌生感,使其配合治療。
患者進入手術室后,配合麻醉師進行椎管內麻醉,麻醉成功后讓患者平臥,兩手外展,固定于托手架上,手術時巡回護士站在患者一側,用左手握住病人拇指以外的四指,右手拇指指尖按壓合谷穴和內關穴,當主刀醫(yī)師打開腹膜尋找闌尾時,開始用右手拇指輪流按壓患者的內關穴與合谷穴。內關穴取腕橫紋上2寸(同身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合谷穴為手背第1掌骨與第2掌骨之間,近兩掌骨中點的橈側緣。按壓前應清潔雙手,修剪指甲,以雙手平舉看不見指甲為宜。按壓時用大拇指指腹按住穴位,與患者皮膚垂直,向下按壓,皮膚接觸點不可隨意移動,按壓合谷穴,從輕到重,一松一緊,每2s按壓1次。一邊按壓穴位可以一邊同患者交談,詢問患者感受,如患者感到酸、脹、麻等證明取穴正確,按壓手法到位,患者“得氣”,按壓3——5min后,轉為穴位揉法3——5min,然后以同樣方法按揉內關穴,兩穴輪流按揉。如患者無牽拉反應,可放輕力度,用指腹輕輕按揉為主。當患者開始感到惡心,腹部不適時,應加大按壓力度,以患者能耐受為限。穴位按摩一直持續(xù)在整個手術中,當牽拉闌尾和結扎闌尾系膜時,要加大按揉力度,加強刺激直至荷包縫合結束。囑患者放松身體,調整呼吸,向患者解釋牽拉反應發(fā)生的原因,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直至闌尾切除,關好腹膜為止。
2結果
觀察患者術中牽拉反應情況。按患者的反應程度分為3級:1為良好,牽拉內臟時不發(fā)生惡心嘔吐,鼓腸和牽拉痛;2為較好,僅有輕度上腹部不適或惡心,但無嘔吐,鼓腸和牽拉痛。良好和較好稱之有效;3為無效,牽拉痛明顯,有惡心嘔吐或鼓腸,使手術無法順利進行,需用輔助藥物來治療。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術中的牽拉反應程度進行統(tǒng)計。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jù)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檢驗,χ2采用t檢驗分析,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患者術中牽拉反應比較,見表1。
3討論
內臟的感覺與軀體感覺不同,對觸壓、切割、冷熱刺激不敏感,但是對手術操作及牽拉卻十分敏感,它受迷走神經(jīng)支配。椎管內麻醉時交感神經(jīng)被阻滯,而對迷走神經(jīng)則影響較小,使其處于相對興奮的狀態(tài),所以闌尾術中,手術醫(yī)師探查腹腔,牽拉腹膜,進行闌尾切除時患者常出現(xiàn)惡心嘔吐,上腹部不適等癥狀。藥物治療雖然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伴隨著一定的副作用和風險,而且起效較慢,有些甚至手術快結束才起效,并且增加了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中醫(yī)認為,穴位按壓有溫經(jīng)通絡、理氣運脾、和胃降逆的功效,合谷穴鎮(zhèn)痛通絡,內關穴寧神、寬胸理氣、和胃降逆。手術中患者雙手裸露在外,進行穴位按壓時方便易行,操作簡便,無副作用,患者都能接受,并且巡回護士在對患者實施穴位按壓時,可分散患者對于嘔吐不適感的注意力,通過操作中與患者溝通交流也有助于患者的放松從而緩解不良反應的程度[2]。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在闌尾切除術中,按壓內關穴、合谷穴可以有效治療牽拉發(fā)射引起的惡心嘔吐等癥狀,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于頻.內臟器官的感覺神經(jīng)與牽涉性痛[J].實用鄉(xiāng)村醫(yī)生雜志,1994,1:11
[2]申中秋.腹部手術牽拉反射的規(guī)律與防治[J].中國醫(yī)師雜志,2006,S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