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
【摘要】整形外科技術在重度手燒傷功能重建中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本文在提出了整形外科技術在重度手燒傷功能重建中的應用原則的基礎上,明確了運用整形外科技術的前期準備工作內容,并探討了三種具體將整形外科技術運用在重度手燒傷功能重建中的技術。
【關鍵詞】整形外科;重度手燒傷;功能重建
【中圖分類號】R644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4-0101-01
整形外科技術的常見治療范圍,是對人體皮膚、肌肉及骨骼等部位,因為疾病、創(chuàng)傷等各種原因造成的器官缺損或者畸形,進行修復和矯正。在具體的治療中,為了達到治療效果,整形外科醫(yī)生通常會采用手術的方式,利用患者自體或者異體的組織移植等手段來對患者進行包括外形修復與功能再造等治療,以便幫助患者及時改善或恢復生理功能和外貌。整形外科技術在重度手燒傷功能重建中的積極作用也就被重視起來。
一整形外科技術的應用原則
從盡可能提升整形外科技術的應用效果,在通常情況下,在重度手燒傷的功能重建治療中,整形外科技術的運用必須遵循以下兩大原則:
(一)及時性原則
研究回顧了2000-2013年以來醫(yī)院收治的累積500例重度手燒傷患者的共950只手的治療案例。在所有案例中,整形外科技術介入患者手部功能重建的治療時間均在傷后兩周以內。其中,傷后立即介入治療手術175例共320只手,一周內介入治療225例共450只手,兩周內介入治療100例共180只手。通過對相關治療效果的對比研究發(fā)現(如表1所示),整形外科技術越早介入重度手燒傷的治療,功能重建的治療效果就越理想。
整形外科技術的主要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治療患者被重度燒傷的手,更是為了減少重度燒傷給患者的手形以及功能造成的影響,減少重度燒傷帶給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影響。從這一點出發(fā),整形外科技術在重度手燒傷功能重建中的運用應當遵循微創(chuàng)的原則,盡可能保留患者自身的健康的手部器官組織,盡可能降低手術對于患者手部功能正常的組織的影響,盡量避免因為治療手術給患者的身體增加不必要的創(chuàng)傷,確保整個技術的應用都能安全有效。
二運用整形外科技術的前期準備
將整形外科技術引入重度手燒傷的功能重建治療當中,就是為了降低因為單純意義上的重度手燒傷治療給術后患者的手功能恢復造成不良影響的情況發(fā)生。因此,從有助于重度手燒傷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復的角度出發(fā),在運用整形外科技術進行重度手燒傷患者的手部功能重建手術治療之前,應當做好以下準備:
第一,對患者的手術承受能力進行判斷,并在局部??茩z查中力求詳盡仔細,充分了解燒傷對于患者手部組織的破壞程度和范圍,患者受傷部位周邊的器官組織健全狀況,以及其他必要的術前檢查結果等;
第二,制定手術方案,并向患者家屬說明采用這種手術方案的原因、目的以及可能產生的術后并發(fā)癥等,最大限度地爭取患者以患者家屬對于治療的支持與配合;
第三,提前告知家屬術后并發(fā)癥的預防以及處理原則和處理措施,以便科學地將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幾率降到最低程度。,這也是審美能力的實施過程。手術設計應簡便、安全、可靠,且能滿足美容就醫(yī)者的要求。醫(yī)師的每個治療計劃及設計都必須征求就醫(yī)者的意見,得到就醫(yī)者的理解及配合。
第四,單獨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一式兩份)。
三運用整形外科技術的手術方案
對于重度手燒傷患者來說,運用整形外科技術進行手術治療是非常人性化的選擇,因為只有整形外科手術,才會從手部器官功能的損壞程度的角度入手,審視燒傷對于手部功能的破壞和影響,并在盡可能保留患者健康手部器官組織的前提下對患者進行治療。也正是基于此種原因,在重度手燒傷患者的功能重建治療中可供選擇的手術方案也就有了比較多的選擇:
(一)巧用皮瓣轉移
在重度手燒傷患者的功能重建治療中,因為重度手燒傷晚期需要對患者進行肉芽創(chuàng)面植皮,所以在治療中常常需要等到肉芽形成后再進行植皮。但是在重度手燒傷造成的伸指肌腱毀損、手指關節(jié)囊破裂、手指骨關節(jié)暴露等嚴重病例當中,不及時修復患部就有可能給患者帶更大的損傷,甚至會導致患者手部肌腱、骨頭、關節(jié)等因為暴露在外而被感染甚至壞死,因此,需要采用皮瓣轉移術,在這種治療中,充分利用超薄皮瓣的供血穩(wěn)定、不臃腫、斷蒂時間短、手術簡單等特點,幫助重度手燒傷患者盡早恢復手指的正常功能與外形。
(二)借力血管回縮
在重度手燒傷的案例中,臨床經常會遇到因為重度燒傷導致的血管損傷。在血管受損的情況下,手部器官組織的功能恢復有可能會受到受傷血管的影響,導致患者的手在術后恢復期遭遇供血不足等問題,不僅如此,因為重度燒傷對于血管的破壞比較嚴重,因此在治療時常常很難再為患者受傷的手找到適宜的血管。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可以采取側臂橫切口小動脈端側吻合術,不切斷血管,而是等待血管造口的自然形成,一旦形成造口,就會因為血管壁的回縮作用將造口自行開大,從而有效降低血管痙攣、血管狹窄或血管栓塞的形成,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手術的效果,降低出現術后并發(fā)癥的可能。
(三)活用滾軸刀
如果患者被重度燒傷的手在傷后休克期過后仍然存在明顯感染,在前期的治療中錯過了最佳救助時機,就可以利用滾軸刀的幫助,全力削除已經被感染的壞死組織,將仍有新鮮活力的組織保全下來。然后,就可以利用傳統(tǒng)的中厚植皮或者全厚植皮技術的幫助,對重度手燒傷患者進行治療。在具體的治療中,雖然患者存在明顯感染,但因燒傷產生的壞死組織與鮮活組織的界限比較易于判斷,所以采取常規(guī)植皮術也不會有瘢痕形成,且患者的手部功能可恢復到接近正常水平。
整形外科技術在重度手燒傷患者的手部功能重建中的運用,不僅僅可以體現在對手術治療原則的指導上,也可以體現在具體的治療過程當中,對于重度手燒傷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復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和意義。
參考文獻
[1]潘勇衛(wèi),韋加寧,楊博貴,趙俊會,田光磊.大面積燒傷后晚期的手功能重建[J].中華整形外科雜志.2004(01)
[2]楊建民,齊順貞,孫志剛,劉建春,王鵬,安亮恩,王配合,張軼.手部燒傷后瘢痕攣縮畸形的防治經驗[J].臨床軍醫(yī)雜志.2004(06)
[3]馮光珍,張誠,盧剛,李冬梅.整形外科技術在嚴重手燒傷早期修復與功能重建中的應用[J].現代康復.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