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山楂栽培中常見的病蟲害及防治

    2014-05-30 21:03:08李蘭平等
    農民致富之友 2014年4期
    關鍵詞:山楂防治病蟲害

    李蘭平等

    [摘 要] 本文結合生產實際,對山楂栽培中常見的病蟲害種類、危害特點、防治方法進行了歸納總結,以期為山楂種植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 山楂 病蟲害 防治

    [中圖分類號] S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2-0097-01

    山楂是我市經濟林中的主栽樹種,因其適應性強、果實食用藥用價值高、經濟效益明顯而深受我市山區(qū)群眾所歡迎。我市山楂分布廣泛,從北部的任村到南部的臨淇十余個鄉(xiāng)鎮(zhèn)均有大量栽培,山楂收入已成為我市不少林農的主要經濟來源。但近年來,由于山楂病蟲害的發(fā)生危害,使山楂產量及品質下降,收益降低,嚴重挫傷了林農發(fā)展山楂的積極性。本文結合生產實際,就山楂栽培中常見的病蟲害種類及防治方法進行了歸納總結,以期為山楂種植者提供參考。

    一、主要葉部蟲害

    1.梨冠網蝽

    1.1危害特點

    梨冠網蝽屬半翅目,網蝽科,以成蟲、若蟲群集葉背刺吸葉片汁液,被害葉出現(xiàn)黃白色斑點,嚴重時形成大塊褐色鐵銹狀斑,造成葉片早落,對樹勢影響較大。

    1.2發(fā)生規(guī)律

    該蟲在林州1年發(fā)生4-5代,以成蟲在落葉、雜草、樹干翹皮下及土塊縫隙處越冬,山楂發(fā)芽后成蟲出蟄活動,多于樹冠下層葉背面取食。第1代若蟲盛期為5月下旬,發(fā)生期集中。第1代成蟲6月上旬出現(xiàn),第2代成蟲7月中旬出現(xiàn),后各代重疊極不整齊。7-8月危害最重,10月以后成蟲陸續(xù)潛伏越冬。

    1.3防治方法

    1.3.1清滅越冬蟲源

    冬春季節(jié)做好清園工作,徹底清除落葉翻耕土壤,可大大減少越冬成蟲數(shù)量。

    1.3.2化學防治

    重點做好第一代若蟲防治工作,在第一代若蟲發(fā)生盛期,用20%的殺滅菊酯乳油或4.5%的高效氯氰菊酯浮油2000倍液進行葉面噴霧。

    2.舟形毛蟲

    2.1危害特點

    舟形毛蟲屬鱗翅目舟蛾科,以幼蟲取食山楂葉片,大發(fā)生時將山楂葉片吃光,嚴重影響山楂樹的生長。

    2.2發(fā)生規(guī)律

    該蟲在林州1年發(fā)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成蟲7月上旬至8月中旬羽化,高峰期為7月中、下旬。成蟲趨光性強,卵產在葉片背面,數(shù)十粒和數(shù)百粒排列在一起,幼蟲孵化后群集葉背,頭朝外,沿葉緣整齊排列啃食葉片。幼蟲早晚集中取食,受震動吐絲下垂。8月中旬老熟幼蟲入土化蛹越冬。

    2.3防治方法

    對該蟲可根據(jù)其產卵及小幼蟲集中且被害葉明顯的特點,采用人工捕殺,也可在大發(fā)生時噴2.5%的溴氰菊酯2000倍液或50%的辛硫磷1000倍液進行防治。

    二、主要葉部病害

    1.山楂白粉病

    1.1癥狀

    山楂白粉病主要危害葉片、新梢、果實。葉片染病,初葉兩面產生白色粉狀斑,嚴重時白粉覆蓋整個葉片,表面長出黑色小粒點,為病菌閉囊殼;新梢染病,初生粉紅色病斑,后期病部布滿白粉,新梢生長衰弱或節(jié)間縮短,其上葉片扭曲縱卷,嚴重者枯死;幼果染病,果面覆蓋一層白色粉狀物,病部硬化龜裂,果實畸形;果實近成熟感病,產生紅褐色病斑,果面粗糙。

    1.2發(fā)病規(guī)律

    山楂白粉病以閉囊殼在病葉上越冬,次年春季遇雨釋放出子囊孢子,先侵染山楂幼苗和根蘗,產生大量分生孢子,靠氣流傳播,進行重復侵染。在新梢迅速生長和座果后進入發(fā)病盛期,7月后發(fā)病逐漸減緩,至10月份停止。山楂園管理不當,樹勢衰弱,發(fā)病較重。實生苗易發(fā)病。春季干旱的年份,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1.3防治方法

    1.3.1消滅菌源

    秋冬清掃落葉,深埋地下或集中燒毀,以減少越冬菌源;生長季節(jié)及時刨除自生根蘗,并鏟除周圍的野生山楂樹。

    1.3.2藥劑防治

    發(fā)芽前噴5度石硫合劑;花蕾期噴25%粉銹寧2500倍液或5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在落花后到幼果期再噴1-2次上述藥劑,即可控制其危害。

    三、主要果實蟲害

    1.桃小食心蟲

    1.1危害特點

    桃小食心蟲屬鱗翅目,蛀果蛾科,以幼蟲蛀食山楂果實,排糞于果內,形成“豆沙餡”或“猴頭果”,被害果品質降低,早落,失去經濟價值。

    1.2發(fā)生規(guī)律

    該蟲在林州1年發(fā)生2代,以老熟幼蟲在土內或石塊下結橢圓形繭越冬,越冬幼蟲翌年5月上中旬開始出土,出土后開始化蛹(在夏繭內),經15天左右成蟲羽化,產卵于果實的萼洼處,幼蟲孵化后進入果內危害,在入果孔處留下一白色蠟質小點,幼蟲入果后直蛀果心或在皮下縱橫潛食果肉,排出的蟲糞與果肉形成所謂的“豆沙餡”,使果實失去食用價值。

    1.3防治方法

    1.3.1翻刨樹盤

    秋未冬初,翻刨樹干1~2m范圍內的樹盤,深度15-30cm,破壞桃小食心蟲越冬場所,使幼蟲第二年難以出土或暴露地面受低溫干旱致死,減少越冬繭數(shù)。

    1.3.2地面防治

    5月中旬至6月中旬,結合測報,當幼蟲出土達到30%時,用50%的辛硫磷100倍液噴灑樹冠下土壤,噴后淺鋤,使藥土混合。

    1.3.3樹上噴藥

    結合性誘觀察及田間卵果率調查,當卵果率達到0.5-1%時進行樹上噴藥,藥劑可用2.5%的溴氰菊酯2000倍液或25%的滅幼脲3號1000倍液。

    2.梨小食心蟲

    2.1危害特點

    梨小食心蟲屬鱗翅目卷蛾科,又名桃李折梢蟲,以幼蟲蛀食山楂果實,被害果品質降低或失去經濟價值。

    2.2發(fā)生規(guī)律

    該蟲在林州1年發(fā)生數(shù)代,以老熟幼蟲在枝干的老翹皮、裂縫中越冬,也有少量在地面越冬,4月至6月開始化蛹,第1、2代造成桃、李、杏折梢,第3代以后開始危害山楂,以果實胴部和葉正面產卵為多,其次為萼洼或葉片背面,幼蟲多從果面或萼洼處蛀入果肉,在入果孔處堆集有糞便,如遇梨、桃、李、杏混栽,對山楂危害更甚。

    2.3防治方法

    冬春刮除老翹樹皮,秋季清除枯枝落葉及雜草,集中燒毀;5月份,結合糖醋液誘蟲測報,當連續(xù)3~5天都能誘到成蟲時,為成蟲發(fā)生盛期,即可噴藥防治,用藥與桃小相同。

    3.白小食心蟲

    3.1危害特點

    白小食心蟲屬鱗翅目卷蛾科,以越冬幼蟲取食山楂幼芽及嫩葉,并吐絲將葉片綴成卷危害,第1、2代幼蟲蛀入果實皮下危害,蛀果外常堆有大量用絲連接的蟲糞。

    3.2發(fā)生規(guī)律

    白小食心蟲在林州1年發(fā)生2代,以幼蟲在樹皮縫內或地面結繭越冬,次年4月下旬出蟄活動,危害幼芽和嫩葉,并吐絲將葉連綴做繭化蛹。越冬代6月初開始羽化,7月中旬為第1代幼蟲為害期,8月中旬開始出現(xiàn)第2代幼蟲并與1代幼蟲重疊發(fā)生,1、2代幼蟲蛀食果實, 8月下旬至10月中旬幼蟲老熟脫果越冬。

    3.3防治方法

    3.3.1人工防治

    冬春刮除老翹樹皮,秋季清除枯枝落葉及雜草,集中燒毀,消滅越冬幼蟲;及時摘除1代蟲果,集中燒毀。

    3.3.2藥劑防治

    在6~8月幼蟲開始蛀果時,噴灑2.5%的溴氰菊酯2000倍液1~2次,并應加強果園內及其附近蘋果、桃、梨等果樹病蟲害的防治,預防其擴散危害。

    作者簡介:李蘭平,女,(1965—),工程師,主要從事經濟林病蟲害防治工作。

    猜你喜歡
    山楂防治病蟲害
    春季葡萄苗病蟲害咋樣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蟲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蟲害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8:52
    山楂花
    青年歌聲(2021年1期)2021-01-30 09:56:32
    山楂花開白如雪
    山楂更可化瘀滯
    山楂
    啟蒙(3-7歲)(2018年10期)2018-10-13 02:19:28
    論述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爐膛受熱面磨損及防治技術
    無公害農藥在防治蔬菜粉虱中的應用
    蘋果樹常見病蟲害防治技術
    浮山县| 曲阜市| 汉源县| 故城县| 枣强县| 镇沅| 梁山县| 文安县| 凌云县| 贺州市| 清新县| 历史| 册亨县| 贵溪市| 崇明县| 泽州县| 泾川县| 屏东市| 特克斯县| 宜丰县| 曲周县| 延津县| 洪湖市| 德钦县| 吉木萨尔县| 大竹县| 彝良县| 永昌县| 明光市| 如东县| 日土县| 六安市| 于田县| 且末县| 祁门县| 扶余县| 阳曲县| 茶陵县| 左云县| 博野县| 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