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13年,通過對本溪縣玉米田550個代表性土壤樣品的堿解氮、有效磷、速效鉀的測定分析,與2003年全縣土壤測定分析數據進行對比,并參照全國土壤養(yǎng)分分級標準,得出如下結論:近10年來,土壤堿解氮全縣平均增加35 mg/kg,由中等水平變成豐富水平,與農戶大量施用速效氮肥有關。土壤有效磷全縣平均增加17.1 mg/kg,現(xiàn)有效磷含量屬于豐富水平。與農戶一直重視對磷肥的投入有關,如過磷酸鈣、磷酸二銨等含磷化肥,使土壤磷素的殘留量和供給水平逐年提高。土壤速效鉀全縣平均降低23 mg/kg,屬于缺乏水平。11個鄉(xiāng)鎮(zhèn)其中7個鄉(xiāng)鎮(zhèn)土壤速效鉀屬于很缺乏水平,2個鄉(xiāng)鎮(zhèn)屬于缺乏水平, 2個鄉(xiāng)鎮(zhèn)屬于較缺乏水平。土壤速效鉀含量急劇下降,這一現(xiàn)象必須引起重視。
[關鍵詞] 玉米 速效養(yǎng)分 變化及分析
[中圖分類號] S1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2-0074-02
本溪縣位于遼寧省東部山區(qū),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3457hm2,其中玉米播種面積15905 hm2。為了解全縣玉米田土壤速效養(yǎng)分現(xiàn)有狀況,在全縣采集550個代表性土壤樣品進行分析測定,并與2003年速效養(yǎng)分對比,得到近10年來土壤速效養(yǎng)分的變化,并分析了變化的原因。著重分析土壤速效鉀急劇下降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一、土壤堿解氮
土壤中銨態(tài)氮和硝態(tài)氮稱速效氮,通常用堿解擴散法檢測其含量,又稱堿解氮,它的含量水平常作為衡量供氮強度的指標。
養(yǎng)分變化情況(mg/kg)
2003年,各鄉(xiāng)鎮(zhèn)草河城、草河口、草河掌、東營坊、高官、堿廠、連山關、南甸、清河城、田師傅、小市(以下鄉(xiāng)鎮(zhèn)同此順序)分別為113、129、137、98、58、103、97、120、94、93、85 mg/kg。2013年,各鄉(xiāng)鎮(zhèn)分別為139、152、134、166、103、131、121、112、127、141、175 mg/kg。
全國土壤養(yǎng)分分級標準(1-6級分別為)≥150很豐富,120-150豐富,90-120中等,60-90較缺乏,30-60缺乏,<30很缺。2003年土壤堿解氮全縣平均101 mg/kg,屬于3級中等水平。2013年土壤堿解氮全縣平均136 mg/kg,屬于2級豐富水平。近10年土壤堿解氮全縣平均增加35 mg/kg.?,F(xiàn)堿解氮含量屬于豐富水平,與農戶大量施用速效氮肥有關。
二、土壤有效磷
耕層土壤中的磷一般以無機磷和有機磷兩種形態(tài)存在。土壤有效磷包括土壤溶液中易溶性磷酸鹽、土壤膠體吸附的磷酸根離子和易硫化的有機磷,也稱之為土壤速效磷,約占土壤總磷量的10%左右。通常用Olsen法測定。土壤有效磷含量是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指標。
養(yǎng)分變化情況(mg/kg)
2003年,各鄉(xiāng)鎮(zhèn)分別為39.2、27.1、34.7、20.1、13.1、14.4、13.1、19.1、20.7、37.0、19.8mg/kg。2013年,各鄉(xiāng)鎮(zhèn)分別為45.9、31.5、56.0、40.8、33.7、34.4、40.3、43.8、33.7、43.4、40.7mg/kg。
全國土壤養(yǎng)分分級標準(1-6級分別為)≥40.0很豐富,20.0-40.0豐富,10.0-20.0中等,5.0-10.0較缺乏,3.0-5.0缺乏,<3.0很缺。2003年土壤有效磷全縣平均22.9mg/kg,初步達到2級豐富水平。2013年土壤有效磷全縣平均40.0 mg/kg,屬于2級豐富水平。2003-2013年土壤有效磷全縣平均增加17.1 mg/kg。現(xiàn)有效磷含量屬于豐富水平,說明近10年來,由于農戶一直重視對磷肥的投入,如過磷酸鈣、磷酸二銨等含磷化肥,使土壤磷素的殘留量和供給水平逐年提高。
三、 土壤速效鉀
土壤中鉀素按化學組成分為礦物鉀、非交換性鉀、交換性鉀和水溶性鉀四種。按植物營養(yǎng)的有效性可分為無效鉀、緩效性鉀和速效性鉀。土壤礦物鉀一般占全鉀量的92%-98%,它在植物營養(yǎng)上不能為植物所吸收利用,屬無效鉀。非交換性鉀即緩效鉀,通常占土壤全鉀量的2%-8%。是土壤速效鉀的儲庫,它是評價土壤供鉀潛力的一個重要指標。速效鉀采用乙酸銨浸提火焰光度法測定。速效鉀包括交換性鉀和水溶性鉀,一般占土壤全鉀量的1%-2%,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
1.養(yǎng)分變化情況(mg/kg)
2003年,各鄉(xiāng)鎮(zhèn)分別為55、61、63、62、41、59、62、78、46、81、62mg/kg。2013年,各鄉(xiāng)鎮(zhèn)分別為23、48、81、10、18、26、29、21、45、16、80mg/kg。
全國土壤養(yǎng)分分級標準(1-6級分別為)>200豐富,150-200豐富,100-150中等,50-100較缺乏,30-50缺乏,<30很缺。2003年土壤速效鉀全縣平均59mg/kg,屬于4級較缺乏水平。2013年土壤速效鉀全縣平均36 mg/kg,屬于5級缺乏水平。對比2003年,土壤速效鉀全縣平均降低23 mg/kg。草河城、東營坊、高官、堿廠、連山關、南甸、田師傅7個鄉(xiāng)鎮(zhèn)屬于很缺乏水平。草河口、清河城2個鄉(xiāng)鎮(zhèn)屬于缺乏水平,草河掌、小市2個鄉(xiāng)鎮(zhèn)屬于較缺乏水平。2003年以前,農戶重視氮、磷肥的使用,習慣使用尿素、二銨,沒有施用鉀肥的觀念,造成全縣土壤速效鉀處于較缺乏水平。測土配方施肥工作開展以來,通過大量的試驗、示范及宣傳培訓,改變了農戶一些傳統(tǒng)的施肥誤區(qū),農戶能夠重視對三元復混肥的使用,但由于種植玉米密植品種,玉米畝產量大幅度提高,從土壤中帶走了大量的鉀素,加之不重視農家肥的施用和秸稈還田,以及化學鉀肥施用不足,從而使土壤中的速效鉀含量急劇下降,這一現(xiàn)象必須引起警覺。
2.玉米缺鉀癥狀及調節(jié)
下部老葉葉尖黃化,葉緣焦枯,并逐漸向整個葉片的脈間區(qū)擴展,沿葉脈產生棕色條紋,并逐漸壞死。幼葉生長速度減慢,呈黃色到黃綠色。植株生長緩慢,節(jié)間變短,植株矮小軟弱,支撐根少,容易倒伏和遭受病蟲害侵襲。果穗發(fā)育不良或出現(xiàn)禿頂,籽粒不飽滿。
作物缺鉀要及時進行調控,以保證作物生長期間從土壤中得到充足的速效鉀。在土壤管理及施肥措施上,應盡量注意鉀被固定和淋失,并千方百計地促進緩效鉀的釋放。應注意:(1)對化學鉀肥的施用,宜分次、適量,避免一次施用過量,以減少鉀被固定和淋失;(2)施用方法宜條施或穴施,使鉀肥適當集中,減少與土壤的接觸面,以提高土壤膠體上交換性鉀的飽和度,增加鉀的有效性;(3)實行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料,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水平。
四、結論
目前本溪縣旱田土壤速效養(yǎng)分中,堿解氮平均含量為136 mg/kg,屬于豐富水平,但由于當前玉米密植品種產量高,對氮的需求量大,也必須重視氮肥的施用。根據目標產量進行氮素的精確調控。有效磷全縣平均含量為40.0 mg/kg,屬于豐富水平,根據養(yǎng)分豐缺指標結合目標產量確定磷肥量,含量在20.0-40.0 mg/kg之間,施用的磷肥量為帶走量的100%-110%。速效鉀全縣平均含量為36 mg/kg,屬于缺乏水平,每畝施用K20 7-10kg,產量高的地塊和嚴重缺鉀的地塊必須增加鉀肥施用量。同時要注重施用農家肥,每畝2000-3000 kg。要進行有效的秸稈還田。特別是速效鉀含量全縣整體處于缺乏水平,不加以重視,將對玉米產量造成很大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李萍,趙興榮;本溪滿族自治縣耕地地力評價 [J]; 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11.
[2] 韓曉日;主要農作物營養(yǎng)失調癥診斷圖譜[J]; 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作者簡介:崔超,女(1970-)本科,農藝師,工作單位:遼寧省本溪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