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燕 任麗
【摘要】目的:研究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在慢性腎小球腎炎康復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符合納入標準的86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3例。治療組與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對照組按腎病一般護理常規(guī)進行護理,治療組進行以下護理干預:心理干預,飲食干預,行為干預,預防感染及健康教育等措施。結(jié)果: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取得總有效率為95.31%;對照組取得總有效率為81.25%,二者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兩組治療前后白細胞變化比較 治療組治療前后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兩組治療后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結(jié)論:綜合護理干預在慢性腎小球腎炎康復治療中,取得顯著的護理效果。
【關(guān)鍵詞】慢性腎炎;護理干預;應用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rehabilitation of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Methods: 86 patients meeting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43 cases in each.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herapy,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disease general nursing routine car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he follow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dietary intervention, behavior intervention, prevention of infec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measures. Results: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wo group obtains the total efficiency was 95.31%; the control group obtains the total efficiency was 81.25%, two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1).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white blood cell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1);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1).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i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achieved significant effect.
【key words 】chronic nephritis;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
【中圖分類號】R473.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4-0007-01
慢性腎小球腎炎指各種病因引起的不同病理類型的雙側(cè)腎小球彌漫性或局灶節(jié)段系膜、增殖、膜性、膜增殖、微小病變或局灶性炎癥改變,臨床起病隱匿,病程冗長,病情發(fā)展緩慢的一組原發(fā)性腎小球疾病的總稱[1]。自2013年2月至2013年12月我們共收治86例慢性腎小球腎炎的患者。在正確診斷下,我們對其進行規(guī)范性治療,并采取相應的護理干預?;颊卟∏榈靡圆煌潭鹊母纳坪涂祻?,現(xiàn)將護理干預體會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們在2010年7月~2012年7月間,選取慢性腎炎患者86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3例。治療組其中,男29例,女14例,年齡38~75歲,平均(58.32±12.32)歲。對照組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齡30~75歲,平均(60.67±11.13)歲。兩組發(fā)病年齡、性別、癥狀、體征等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臨床表現(xiàn) 本病起病緩慢,病程遷延,部分患者發(fā)病前有感染、勞累等誘因,臨床表現(xiàn)可輕可重,或時輕時重。
1.2.1起病方式 過去無腎炎病史,因感染或勞累而發(fā)病,潛伏期在1周以內(nèi),部分患者可無任何誘因而出現(xiàn)蛋白尿、血尿、浮腫和高血壓等。此發(fā)病方式最常見,占80%以上。
急性腎炎病程超過1年以上未能治愈,而演變?yōu)槁阅I炎,或急性。腎炎痊愈若干年后再出現(xiàn)癥狀。
1.2.2水腫 由水鈉潴留或低蛋白血癥所致,早晨眼瞼、顏而水腫明顯,下午及晚上下肢明顯,臥床休息后可使水腫減輕。重癥者可有胸腔或腹腔積液。
1.2.3蛋白尿 是慢性腎炎主要的表現(xiàn),患者排尿時泡沫明顯增多,并且不易消失,尿蛋白越多,泡沫也越多,個別患者尿可有異味。
1.2.4血尿 多為鏡下血尿,也有肉眼血尿。
1.2.5高血壓 由于水鈉潴留使血容量增加.血中腎素、血管緊張素增加,導致阻力血管收縮而致血壓增高。有時高血壓癥狀表現(xiàn)較為突出。
1.2.6其他 患者可有貧血、電解質(zhì)紊亂,病程中有應激情況(如感染)可導致慢性腎炎急性發(fā)作,類似急性腎炎的表現(xiàn)。有些病例可自行緩解。
1.2.7并發(fā)癥慢性腎功能衰竭為慢性腎炎的終末期并發(fā)癥,其他如繼發(fā)感染、心腦血管疾病等。
1.3 常規(guī)治療[2]
1.3.1 控制血壓 用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分短效、中效及長效制劑。常用藥短效制劑為卡托普利,長效制劑為依那普利。
1.3.2 激素,免疫抑制劑治療(沖擊療法) 依據(jù)臨床經(jīng)驗采用每公斤體重1mg強的松治療,2周后不緩解給予環(huán)磷酰胺沖擊。
1.3.3 抗血小板藥物治療 潘生丁用量至少需達300 mg /d,如患者耐受性差可逐漸加量使其適應;另一藥物為阿司匹林,用量要小,100mg/d。兩藥均需長期服用。
1.3.4 理療 腰痛、腰酸給予理療1次/日緩解疼痛。
1.3.5 避免有害于腎臟因素 防止感染、切忌勞累、妊娠期勿使用對腎臟有毒性作用的藥物。(如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等)。
2 護理干預
對照組按腎病一般護理常規(guī)進行護理,治療組進行以下護理干預:
2.1 心理干預
2.1.1 調(diào)整心情,提高免疫力 講解心理因素對疾病治療的作用性,讓患者保持良好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適度到戶外進行有氧運動(如打太極拳、慢步等),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
2.1.2 心理疏導與情感支持 要與病人多交流、多溝通、多給予病人鼓勵。多談患者優(yōu)點、特長幫其建立信心。對患者的感受和疑問要耐心傾聽、仔細詢問,運用科學的道理進行解釋和安慰,以提高其心理適應能力。
2.1.3 認知療法 改變患者錯誤的認知,向患者講解注意對生理功能保護,消除對激素、免疫抑制劑的副作用恐慌,向患者詳細解釋,生理指標正常后一年后可婚育。從而糾正其不正確的思維方式,使患者保持較佳的狀態(tài),接受系統(tǒng)治療。
2.1.4 社會支持 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家庭支持、單位領(lǐng)導的關(guān)心可使患者情感保持較佳狀態(tài)。護士應動員患者家屬對患者多給予關(guān)懷和尊重,在精神上和經(jīng)濟上給予支持,使患者看到希望,增強信心。
2.2 飲食干預 給予低鹽優(yōu)質(zhì)蛋白,高維生素的飲食,食用富含維生素、膳食纖維易消化飲食。囑其飲食應清淡,忌食辛辣、生硬、過熱過冷的食物,具體飲食應按每次復查時醫(yī)生的醫(yī)囑來執(zhí)行。每日飲水量應控制在前一日的排出量+500ml左右,當每日尿量少時,含鉀高的水果和蔬菜應加限制。
2.3 行為干預 了解患者的平日工作、生活方式和習慣,指導其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時間,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指導患者根據(jù)自身病情、生活習慣、機體狀況制定循序漸進的體育活動,使其活動與休息交替進行,活動量要限制。
2.4 預防感染 評估患者健康狀況,患者體內(nèi)的前驅(qū)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中耳炎等發(fā)病就應積極治療,由于前驅(qū)感染病灶有時隱匿不易發(fā)現(xiàn),故平日囑患者注意天氣變化,注意增強機體抵抗力,進行適當適量的體育鍛煉。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中工作生活。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做好衛(wèi)生護理,保持皮膚清潔,避免外邪侵襲。
2.5健康教育 如無明顯水腫或高血壓可堅持上班,但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避免勞累。進行提高呼吸道抵抗力的鍛煉。因為呼吸道感染(特別是反復感染)常會加重病情。 禁忌吸煙、飲酒。不要盲目服用“偏方密方”藥物。 慢性腎炎預后,一般認為持續(xù)腎功能減退或有明顯高血壓者、新月體性腎炎、局灶/節(jié)段腎小球硬化預后較差,局灶/節(jié)段性腎小球腎炎、系膜增生性腎炎預后相對較好。
3.結(jié)果
3.1療效標準 依據(jù)《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及內(nèi)科疾病診斷標準制定的《中藥治療慢性腎炎的臨床研究標準》[4]。完全緩解:水腫等癥狀、體征完全消失,尿蛋白檢查陰性或24小時尿蛋白定量持續(xù)小于0.2g,高倍鏡下尿紅細胞消失,沉渣數(shù)正常,腎功能正常?;揪徑猓核[等癥狀、體征基本消失,尿蛋白檢查持續(xù)減少,24小時尿蛋白定量持續(xù)減小50%以上,高倍鏡下尿紅細胞不超過3個,尿沉渣接近正常,腎功能正?;蚪咏!S行В核[等癥狀、體征明顯好轉(zhuǎn),尿蛋白檢查減少或24小時尿蛋白定量持續(xù)減小25%以上,高倍鏡下尿紅細胞不超過5個,尿沉渣接近正常,腎功能正常或改善。無效:臨床表現(xiàn)或?qū)嶒炇覚z查無明顯改善或加重。
4討論
慢性腎小球腎炎簡稱慢性腎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壓、水腫為基本臨床表現(xiàn),起病方式各不相同,病情遷延,病變緩慢進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減退,最終發(fā)展為慢性腎功能衰竭的一組腎小球疾病。慢性腎炎的治療以防止或延緩腎功能進行性惡化,改善或緩解臨床癥狀及防止并發(fā)癥為主要目的,而不以消除尿蛋白及紅細胞為目標。致病因素比較復雜,脾腎兩虛為發(fā)病的內(nèi)在因素,風、寒、濕、熱、瘡毒、瘀血和水毒為其發(fā)病及病情反復的誘因。主要病機特點是虛實夾雜,本虛標實,虛中夾實。蛋白質(zhì)是人體的精微物質(zhì),由脾生化,由腎封藏,因此蛋白尿的形成,與脾腎虧虛最為密切。脾腎功能失調(diào)及精微外泄又是水腫形成的原因。慢性腎炎全名為慢性腎小球腎炎,多以水腫、腰痛、消瘦、疲乏、貧血等虛弱現(xiàn)象,在客觀檢查中常有高血壓、蛋白尿、血尿等臨床表現(xiàn),多屬中醫(yī)“水腫病”范疇,正如《素問?水熱穴論》所說“腎者胃之關(guān)也,關(guān)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上下溢于皮膚,故為浮腫,浮腫者,聚水而生病也”。其病因主要與肺、脾、腎三臟功能的失調(diào),三焦、膀胱、氣化失利有關(guān)。濕與風邪為外因,脾腎陽虛為內(nèi)因,在治療上應重視脾腎兩臟的變化及瘀血阻絡的現(xiàn)象。從本病的正邪關(guān)系上入手,首當以扶正固本,祛邪為標,攻補之法有機結(jié)合。腎元膠囊的中藥組方中配伍骨碎補、何首烏、淫羊藿、桑螵蛸等滋補腎氣,扶正固本;配人參、白術(shù)、山藥、黃精等益氣固表[5],健脾益腎;配伍澤瀉、蒲公英、琥珀等清熱解毒,利水通淋;配水蛭、雞血藤、馬鞭草等活血祛瘀,利尿解毒;配海螵蛸、鹿角霜收斂固脫,諸藥合用具有健脾益腎,清利濕熱,解毒化瘀之功,用于治療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紫癜腎等癥,取得了顯著療效,且服用安全、簡便,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營養(yǎng)失調(diào)低于機體需要量:與攝入量減少及腸道吸收障礙有關(guān)?;颊吣苷J識飲食對疾病緩解的重要性。按飲食計劃進餐。體重達到標準要求。 向患者解釋飲食的重要性:目前認為低蛋白飲食是延緩慢性腎炎發(fā)展是慢性腎衰竭治療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但患者由于胃腸道吸收障礙,食欲下降等原因易導致營養(yǎng)不良,為了達到低蛋白飲食又不產(chǎn)生營養(yǎng)不良,必須有合理的飲食計劃。要求患者回顧前24~48小時飲食的品種和攝入量,了解其原有的飲食情況。鼓勵患者及家屬參與飲食計劃的制定。要求蛋白質(zhì)攝入量0.6~0.8g/(kg?d),其中60%以上為高生物效價蛋白質(zhì)(如蛋類、奶制品、精瘦肉等),供能≥125.5kJ/(kg?d)。多進食非飽和脂肪酸,其余能量由糖供給。鹽的攝入每天1~3g,補充多種維生素及鋅等。定期測量體重、血紅蛋白、血清白蛋白和血清鐵等。
參考文獻
[1]陳灝珠.實用內(nèi)科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1998.
[2]陳國偉.高級臨床內(nèi)科學.中南大學出版社,2002,1075-1076.
[3] 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156.
[4] 貝政平,3200個內(nèi)科疾病診斷標準[S],北京:北京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1996:965~967.
[5] 李麗英,于宏,潘輯圣,等.人參與白術(shù)對腎病綜合征患者總體蛋白質(zhì)代謝的影響.中華內(nèi)科雜志,1995,34(10):670-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