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隔離墻,于2002年由以色列開始興建,建成后預計總長度700多公里,平均高度為510米,墻上設有高壓電網和電子監(jiān)控系統。它蜿蜒曲折,將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人分成兩個世界。
21歲的巴勒斯坦小伙子穆罕默德賈比爾從小生活在拉姆安拉和耶路撒冷之間的一個村子。十多年前的經歷到現在仍歷歷在目。那時候每到周五,他經常和父親前往耶路撒冷的阿克薩清真寺做禮拜,乘坐公共汽車只要20分鐘。但是,后來,村里開來了鏟土機和吊車,運來了許多巨大的水泥板,一堵高墻在村外豎起來。而后的幾年,高墻繼續(xù)向南北延伸。
自那以后,穆罕默德和家人再沒機會前去耶路撒冷。不僅如此,隔離墻的建立讓許多問題接踵而來。以前,村里人得了重病后,會到耶路撒冷的大醫(yī)院救治,現在,不僅需要辦理復雜的通行許可,之前救護車10分鐘的路程,現在可能要繞行山路走1個小時。
隔離墻嚴重影響了巴勒斯坦人的日常生活和經濟發(fā)展,它的建立也遭到國際社會的譴責。但以色列人說,隔離墻建起來后,有效地發(fā)揮了防御功能,巴勒斯坦襲擊者被擋在了墻外,近些年,以境內的自殺式襲擊事件大大減少。
為了防止以色列公民進入高墻外的巴勒斯坦,在每個巴城市的入口都豎立起巨大的紅色警示牌,上寫:進入巴勒斯坦控制區(qū),危險且違法。為此,43歲的以色列人猶阿夫10多年沒有進入巴勒斯坦了。他記得,隔離墻修起來之前,他到巴勒斯坦城市納布盧斯給孩子買鞋的事,那里一腳油就到,那里的鞋便宜,質量也不錯。
不過,近幾年以色列放松了對巴勒斯坦人出行的限制,越來越多的巴勒斯坦人拿到以色列的工作許可證。而年齡超過45歲的巴人,在齋月期間還被允許到耶路撒冷做禮拜。但20多歲的穆罕默德卻仍然沒有機會,他這個年齡的年輕人在以色列政府眼里是最為危險的人群。
不久后,在他的朋友中傳開了:穆罕默德去過了耶路撒冷。他在耶路撒冷阿克薩清真寺前的照片:右手打出V字,笑容燦爛。
原來,他向一個巴勒斯坦人支付了300謝克爾(以色列貨幣,約合480元人民幣),用后者提供的梯子翻過了隔離墻。那天,他剛一落地,就看到以軍士兵正飛速地朝他跑來。穆罕默德拼命地朝灌木叢跑去,躲在一塊石頭后面。他脫險了,但卻眼睜睜地看著一起爬墻的其他年輕人被以軍帶走。隨后,他坐車到了耶路撒冷阿克薩清真寺,在金頂前擺好POSE,拍了一張照片,即返回村子(返回巴勒斯坦可以直接通過檢查站,沒人查)。
朋友們都笑他,僅僅為了這次短暫的訪問,冒這么大風險,值得嗎?他說:其實,我就是想證明我能爬過隔離墻,我是自由的。?笪(呂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