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芳 王炳剛
【寫作目標】
1.明白運用排比段手法寫作的優(yōu)點。
2.學會運用排比段手法來構思文章。
【技法指津】
如何使用排比段呢?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和方法:
一、以時間為序構成排比段。如:清晨、中午、黃昏;春、夏、秋、冬;過去、現(xiàn)在、未來等。這樣可以表現(xiàn)出不同時間段景物的不同特點或不同時間段人物的不同經(jīng)歷,展示景物或人物的發(fā)展、變化等。
二、以空間為序構成排比段。如:家庭、學校、社會;田野、山谷、海邊;城市、農(nóng)村、邊疆等。這樣可以多方位地表現(xiàn)一個主題,達到“一詠三嘆”的效果。
三、以不同對象為序構成排比段。如:同學、老師、家長;花、鳥、蟲、魚;江、河、湖、海等。
四、以同一對象的不同側面為序構成排比段。如:同一人物的不同優(yōu)秀品質(zhì)、同一景物表現(xiàn)出來的不同角度的美、同一事物對人產(chǎn)生的不同方面的影響等。
五、借助一定的形式構成排比段。常見的有如下幾種:
1.每段使用一個句式相似,內(nèi)容相關的小標題。如以“書是智慧的源泉”,“書是人生的航標”,“書是夢想的翅膀”為標題,分別寫書對“我”的影響。
2.用句式一致的首括句構成排比段。如引用“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燈,照亮前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這些句式相似的句子分別作為一個段落的首括句,從不同角度抒發(fā)對于理想的感想。
3.用修辭一致的首括句構成排比段。如寫“春天是一幅畫”,“春天是一首詩”,“春天是一支曲”分別作為一個段落的領起句,從不同角度贊美春天。
4.運用反復的修辭手法,讓同一句子作為一個段落反復出現(xiàn),使它所引領的段落構成排比。這樣不僅可以表達強烈的情感,還可以使散文的格式整齊有序,增強文章的氣勢。
【牛刀小試】
美麗的濰河
□魏春乙
我的家鄉(xiāng)有一條濰河,她是我們的母親河。她已緩緩地流淌了千百年,用寬廣的胸懷容納了家鄉(xiāng)的萬物生靈。濰河兩岸不僅土地富饒,而且風景如畫,無論春夏秋冬,都會讓你有“人在畫中游”的感覺。
陽春三月,濰河兩岸,一簇簇金黃色的迎春花在春風中綻放了笑容,一片片連翹與海棠在春光中燦爛地怒放,嬌怯迷人的丁香散發(fā)出陣陣誘人的清香……美麗的濰河在百花簇擁中蘇醒了??罩械娘L箏和孩子們的笑聲,化成了一個個美妙的音符,為濰河譜寫出一曲動聽的樂章。
炎炎夏日,濰河更加熱鬧了,雖然驕陽似火,但濰河兩畔卻涼風習習,不時還會飄來迷人的花香。翠綠濃密的蘆葦下,有野鴨在覓食,魚兒在嬉戲,小蝌蚪和媽媽還曬太陽呢!夏天的濰河充滿了勃勃生機。兩岸邊,歡笑聲、嬉戲聲、贊嘆聲,交織著各種水鳥的啼叫聲,使得自然萬物顯得那么和諧有序,充滿生機。
金秋時節(jié),天高云淡,秋高氣爽,秋風輕輕拂過水面,蕩起一陣陣漣漪,讓人不禁心曠神怡。樹葉都紛紛呈現(xiàn)出金黃色,濰河兩岸變成了耀眼的金色世界,仿佛秋天的童話。各色果子掛滿了枝頭,果農(nóng)們收獲著,喜悅著,享受著,笑容溢滿了他們的臉龐,濰河又為我們奉上了一季豐收的果實。
冬天來了,千里冰封,瑞雪紛飛,濰河一片銀裝素裹,變成了一位穿著銀色盛裝的仙子。寒冷擋不住孩童們的熱情,他們觀雪景、打雪仗、盡情嬉戲,連大人們也禁不住歡樂的誘惑,加入了他們的行列,在堆起的雪人旁手舞足蹈起來。蔚藍的濰河上空回蕩著老老少少的歡歌笑語……
美麗的濰河,深情的濰河,她那清澈的河水就如甘甜的乳汁,滋養(yǎng)了這一方熱土,澆灌出和諧華美的富強昌邑。我深愛家鄉(xiāng),深愛濰河。
點評:本文采用“總-分-總”的結構,以描寫春夏秋冬不同景色的文字構成排比段落,表現(xiàn)了濰河在不同季節(jié)展示給人們的不同的美;片斷式的細節(jié)描寫突出了“人在畫中游”的感覺,表達了作者對濰河、對家鄉(xiāng)的愛。若在寫四季時能分別以一種句式或修辭手法相同的句子作為首起句,則會使文章句式更整齊,更富有語言美。
【誤區(qū)警示】
運用排比段手法容易出現(xiàn)以下問題:
(一)內(nèi)容上:1.選材上不注意以小見大。因為是排比段結構,文章段落一般較多,如果不會從生活中選取小而典型的事例,就容易篇幅過長或表意不明。2.不注意表達方式的選擇與運用。排比段要求簡短干練,所以應以描寫尤其是以片斷式的細節(jié)描寫為主,力圖形成一種畫面感;相反如果過于注重記敘,就很難做到言簡意賅。
(二)形式上:1.不注意開頭結尾,難以做到形散而神不散。運用排比段,往往是要把一個人或事物分成多個方面來寫,由主題發(fā)散出去。如果開頭結尾不能起到總括全文的作用,容易使主題分散,不能很好地突出中心。2.不注意段與段之間的關系。排比段之間的聯(lián)系是十分緊密的,如果只是形式上構成排比,而意義上聯(lián)系不緊密,就會給人牽強的感覺,不能突出一個主題。3.線索不明確。排比段記敘文本質(zhì)上是散文的一種,特點是線索明確,各個段落都是在線索的貫串下各司其職的。如果線索不明確,就難以讓讀者把握排比段安排的依據(jù)。
【延伸訓練】
寫作題目:曾經(jīng),我不明白……
從小到大,我們在成長中不斷看清以前不明白的人或事,就在明白的那一瞬間,你就有了新的收獲,又站在了一個新的高度……
請以《曾經(jīng),我不明白》為題,運用排比段的形式,寫一篇文章,字數(shù)600字以上。
思路點撥:這篇文章的主題,可以是贊美老師,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可以是贊美家長,懂得感恩父母;也可以是反映自我的成長,懂得了一些道理……在寫作時,可以用“曾經(jīng),我不明白”這一句式作為排比段的首句,統(tǒng)領整個段落,使文章整齊優(yōu)美,結構嚴謹。在內(nèi)容選擇上宜以小見大,選取生活中的片斷作為自己感悟的內(nèi)容,表達方式上則以細節(jié)描寫結合簡短記敘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