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順
兒子剛放暑假,便由著性子,硬是將自己的一頭烏發(fā)剃得很短。初見兒子的一剎那,我驚得半天沒說出話來。待我醒過神后,開始大聲責怪他:“你竟然把頭發(fā)剃成了禿子!這還有個學生樣嗎?”
兒子振振有詞地和我狡辯:“老媽,這不叫禿頭!您犯了個概念性的錯誤,這叫‘卡尺頭!我和幾個男同學一起理的!多酷?。 薄半y看死了!這個假期哪兒也別去了!真丟人!”我越發(fā)生氣了。
兒子似乎有點底氣不足,但仍在為自己辯解:“老媽,我這還是留得最長的,足足有九毫米呢!”“你自己照鏡子好好看看,簡直是勞教所里的勞改犯!”我生硬地甩過一句話后,氣呼呼地回到自己的臥室,不再理他。
接連幾天,我一直以冷漠對待兒子,幾乎不說一句話,至于白天逛街、晚上散步、周末會見親朋,我都拒絕與他同行。兒子明顯看出我的不悅,也不說什么,蔫蔫地去做自己的事。
那天散步回來,簡單地沖涼之后,我照例回到自己的臥室看書。忽然發(fā)現(xiàn)床頭柜的正中央處,端放著一張白紙,上面工工整整地寫著一首小詩,于是好奇地讀了起來:
你見,或者不見我,
家都是溫馨港灣,我哪兒都不想去;
你理,或者不理我,
事情既然已經(jīng)發(fā)生,頭發(fā)只能慢慢長起;
你愛或者不愛我,
此乃命中注定的緣分,我只能是你今生的唯一……
小詩既無題目,也沒署名,臭小子居然學會了矯情!
提起兒子,一直是我引以為榮的。他正讀初二,在班級里門門功課都很棒,為人也很陽光,與師生關(guān)系極好。但近半年來,我發(fā)現(xiàn)他有點太自以為是,暴露出明顯的“叛逆性”,動輒亂發(fā)脾氣,做事有悖常理。這次的“剃頭”事件,就屬于明顯的“另類”之舉,我多次阻止仍未見效。我一定要與他的倔強勁兒較較真,我要以這種方式,讓他學會尊重大人的意見。
既然兒子已先“妥協(xié)”,我便不好再“任性”下去,索性走進他的書房。兒子正認真地寫著什么,見我進來,不好意思地笑笑,之后給我一個擁抱。我拍了拍他的肩,認真地對他說:“兒子,你已經(jīng)長大了,知道愛美了,這是好事。但愛美是要有講究的,不能隨意效仿別人。就拿你剃的新頭型來說吧,剃‘卡尺頭對人的臉型要求很嚴,圓臉型人最佳,其次是國字型臉,你的臉型過于修長,剃成這個發(fā)型不但不美,叫人看著反倒不舒服,還以為是社會上的‘不良青年呢!”兒子吐了一下舌頭,有點夸張地說:“老媽,我好佩服你啊,你怎么連這個也懂?。俊蔽液蛢鹤油瑫r笑了,一場風波就這樣平息了。
其實,孩子們做事經(jīng)常是一種盲從,他們還缺少明辨是非、分辨美丑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做家長的不要強迫孩子硬性接納自己的意見,不妨以“冷處理”的辦法,讓孩子在一種反思中,自覺領(lǐng)悟出錯誤的根源,從而達到自我矯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