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涵宇
教育對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作為基礎,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學生的第一所“學?!?,家長是學生的啟蒙教師,家長對自己的子女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家庭是個人成長的搖籃,家庭教育在整個教育系統(tǒng)中起到奠基的作用。作為補充,中小學生仍有很大部分時間是在家中度過,繼續(xù)接受家庭各方面的影響和教育,家長對學生仍起著關心、檢查、督促的作用。
家庭教育對青少年兒童發(fā)展的影響是長遠而深刻的,而青少年兒童走出家庭,更多的就是在學校。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和擴展。只有有機整合二者,教育連續(xù)性的特點才能充分表現(xiàn)出來。在對青少年兒童的教育過程中,學校與家庭都希望學生健康成長。共同的愿望和一致的社會責任,將有力地促進學校與家庭之間進行充分的合作與交流,建立一種和諧的新型的合作關系,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也就是說,學校與家庭的教育目的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二者有整合的基礎。
一、家庭教育的誤區(qū)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當中,家長有目的有計劃的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和影響。家長根據(jù)自己的期望對孩子實施的一種通過多種方式,包括家庭環(huán)境、心理氛圍、長輩語言等行為去影響孩子,孩子根據(jù)自己的表現(xiàn)反作用于家長的雙向的互動過程。家庭教育比較完整的涵義是它不是單獨的講家長對孩子有什么要求,對孩子有什么命令,它是一種雙向互動的過程,它是有計劃,有目的的,是文化、心理、語言、環(huán)境等綜合因素對孩子施加影響的過程。家庭教育具有很明顯的權威性、針對性、感染性、靈活性等特點。
二、學校教育存在的問題
教育學中的廣義教育是指:凡是有目的,有意識地增進人的知識技能,影響人的思想品德,發(fā)展人的智力和體力的活動,都是教育。狹義的教育專指學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系統(tǒng)地對青少年施加影響,以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過程。
三、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相互關系和作用
學校教育屬于正規(guī)教育,是有組織、有領導、有計劃、有系統(tǒng)的教育每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學校的、社會的、家庭的等各方面的因素都在對孩子施加影響。概括而言:有兩個主要方面的因素,一是遺傳性因素,后代通過遺傳獲得與父祖相似的機體構造、形態(tài)、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tǒng)等解剖生理特征。二是環(huán)境因素,遺傳素質給人個體的身心發(fā)展提供了生物前提,發(fā)展的可能性。要把這種可能性變成現(xiàn)實性,關鍵在于后天的環(huán)境和教育。學校有特定的教育設備、專業(yè)的教師、合理的計劃、科學的教材等條件。因此,學校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起到了主導和導向的作用。 家庭教育屬于非正規(guī)教育。它雖然有一定的目的,但不是有組織、有領導、有計劃的教育,作為非正規(guī)教育,有其特有的優(yōu)勢,比如教育內容豐富多樣,教育方式方法靈活機動,教育訓練和實踐相結合等等。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開端,其為受教育者的未來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學校教育是主導,家庭教育是起點和基礎,社會教育影響最廣泛。我們一定要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結合好,形成的對孩子教育的合力。
四、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結合
(一)家校教育整合中存在的普遍問題
1.教育的方法、途徑方面。學校教育進行班級授課制的集體性教育,由于教師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很難對所有學生進行個別教育。家長認為教育的關鍵在學校,本身忽視了個別教育,家校教育不能很好的整合。
2.教育的內容方面。學生用的教材是經科學分析、精心選擇人類文化的最基本的精華編制而成的,內容較固定。而家庭教育的內容卻豐富的多,信息量大,往往造成家校教育的不一致性。
3.家校溝通不暢。缺乏溝通渠道和制度保證。
(二)家校教育整合中出現(xiàn)的新問題
1.新課程改革理念在學校和家庭的認識中存在差距。(1)家長錯誤的子女教育觀。(2)社會的發(fā)展給學校教育帶來了全面的的變化。
2.網絡技術的發(fā)展給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3.家校教育管理的低效性。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最完備的教育是學校與家庭的結合?!贝龠M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相互配合和協(xié)調,家庭和學校兩方面都要做出努力。一方面,家長要把配合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學校教育離不開社會、家庭的配合,在爭取家長合作時。如果說提高認識是基礎,積極參與就是重點,家教方法則是關鍵??傊?,只有家庭和學校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讓我們架起溝通學校與家庭的連心橋,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融為一體,相互配合,真正達到促進我們的孩子健康成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