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學思想品德學科和其他學科相比較而言,它注重培養(yǎng)學生思想品德的修養(yǎng),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關鍵詞:思品;改革;教育
通過機械式的訓練使得學生一直處于被動接受學習狀態(tài),極大地壓制了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的個性和創(chuàng)新能力得不到發(fā)展。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要求我們教師在教育教學方面要進行改革,更新教育教學理念,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來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給課堂增添活力和色彩。那么,如何來改變常規(guī)式教學,讓學生對思想品德課感興趣呢?我以為具體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做到課前主動預習和主動搜集學習資料。思想品德課知識點多,缺乏直觀性、可視性,在課前應讓學生充分查閱資料,主動地參與課前準備活動,這樣既充實了課文內容,又能激發(fā)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的興趣。通過學生講述、舉例子、闡釋知識要點,使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大大提高。
其次,讓學生在課堂上學會合作探究,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來自主合作探究,創(chuàng)設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空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由組合,共同合作,探究學習,使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智慧潛能發(fā)揮到極致。
再次,讓學生學會在課后自主拓展,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學習思想品德課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滿足學生思想品德理論知識,而是讓學生把知識化為個人性格的組成部分,使我們每個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修養(yǎng),成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成為一個思想品德高尚的人,一個有利于人民的人。
作者簡介:林永剛,男,所在單位:吉林省梨樹縣教師進修學校,研究方向:中學思想品德課教學教學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