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功玲
【摘 要】 目的:觀察空洞型肺結核患者應用螺旋CT檢查的臨床價值。方法:資料隨機選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診治的136例空洞型肺結核患者,隨機平均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68例,給予對照組X線檢查,給予研究組螺旋CT檢查,記錄并分析兩組影像表現(xiàn)和臨床相符度情況。結果:檢查后,研究組中有衛(wèi)星病灶、肺小葉間隔變厚、支氣管擴張和胸液影像表現(xiàn)的患者人數較對照組更多;肺結核空洞數量明顯多于對照組,空洞最小值小于對照組,最大值明顯高于對照組,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空洞型肺結核患者應用螺旋CT檢查具有良好的臨床價值,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空洞型肺結核 螺旋CT 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 R 5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1-8801(2014)09-0292-01
本文重點探討和分析空洞型肺結核患者應用螺旋CT檢查的臨床價值,現(xiàn)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資料隨機選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診治的136例空洞型肺結核患者,隨機平均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68例;對照組男38例,女30例,年齡23-63歲,平均年齡(42.25±1.42)歲,病程9d-10個月,平均病程為(5.13±0.11)個月;研究組男39例,女29例,年齡24—64歲,平均年齡(43.30±1.84)歲,病程10d-10個月,平均病程為(5.17±0.36)個月。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時間等基線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所有癥狀體征、臨床表現(xiàn)均符合空洞型肺結核疾病者;無塵肺者;積極配合治療者;患者及家屬簽訂治療知情同意書[1]。排除標準:孕婦和哺乳期婦女;癲癇患者和精神異常者;嚴重智力障礙者;嚴重慢性疾病者;心、肝、腎器官功能嚴重不健全者;不配合治療者;資料記錄不完整者。
1.3 檢查方法
給予對照組采取X線檢查,患者取正側位[2]。研究組患者螺旋CT檢查,應用GE bright Speed 16排多層螺旋CT機,掃描方式為常規(guī)掃描,掃描部位是病人肺尖到肺底,層厚和層距均為10 mm;掃描參數方面,電流設定范圍120-130mA,電壓設定在100-120kV間,螺距0.745-0.880。肺窗寬數據1000-1500,中心設置500-650。縱膈窗寬設定為400,中心45,安排兩位放射科醫(yī)生操作,并在檢查后查看和分析兩組患者的有關病理資料。
1.4 觀察標準
觀察檢查后兩組患者影像表現(xiàn)情況(衛(wèi)星病灶、淋巴體積增大、肺小葉間隔變厚、支氣管擴張、胸液)和臨床相符度情況(空洞數量、最小和最大空洞值)。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8.0軟件軟件統(tǒng)計,一般資料應用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應用t檢驗,計數資料應用X2檢驗,當P<0.05,表示差異具統(tǒng)計學的意義。
2 結果
2.1 檢查后兩組患者影像表現(xiàn)情況
研究組檢查后中有衛(wèi)星病灶、肺小葉間隔變厚、支氣管擴張以及胸液影像表現(xiàn)的患者數量多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檢查后兩組患者臨床相符度情況
研究組患者檢查后空洞數量較對照組更多,肺結核空洞最小值明顯小于對照組,最大值顯著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結核空洞是肺結核疾病中常見的一種病變現(xiàn)象,主要分為干酪空洞、纖維空洞、蟲蝕樣空洞及纖維空洞[3]。在本研究中,觀察檢查后對照組和研究組患者的影像表現(xiàn)情況,結果中顯示對照組中具有衛(wèi)星病灶、肺小葉間隔變厚等各種表現(xiàn)的患者檢出率明顯少于對照組,說明作為臨床中較為常用的一種肺部檢查方法,X線檢查雖然操作便捷,但是對于檢測隱蔽的部位作用局限,尤其難以檢測出位于縱膈內的淋巴體積增大情況。多排螺旋CT較X線檢查具有高密度分辨率和空間分辨率,能夠更加準確、全面的顯示患者空洞的形狀、內部結構、周圍壁情況、周邊毛刺等影像表現(xiàn),從而說明多排螺旋CT比X線檢查空洞型肺結核患者更具優(yōu)勢。
分析檢查后兩組患者臨床相符度情況,觀察到研究組患者的空洞數量顯著多于對照組,最小和最大空洞直徑范圍也較對照組存在明顯差異,表明通過CT檢查能夠準確檢測出更多的位于重疊或隱蔽位置的空洞,甚至可顯示直徑3mm左右的微小空洞。綜合以上分析,揭示利用CT檢查能夠為診斷空洞型肺結核的病變情況和病理改變提供更加確切、精準及豐富的參考依據和細節(jié)信息,較X線檢查降低了誤診率和漏診率,從而有利于醫(yī)生制定更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案,提高治療有效率。關于檢查后兩組患者是否存在醫(yī)患關系緊張情況,有待作進一步的相關研究給予證實和驗證。
綜上所述,空洞型肺結核患者應用螺旋CT檢查的臨床價值更理想,能夠為診斷和治療提供更加科學有效的相關數據,具有臨床推廣與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何萍霞.螺旋CT檢查在空洞型肺結核中的臨床價值探討[J].吉林醫(yī)學,2013,3(09):1706.
[2]黃日光.螺旋C T在空洞型肺結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9 (27):143-144.
[3]饒新民.螺旋CT 檢查在空洞型肺結核中的應用價值[J].重慶醫(yī)學,2011,4(11):1063-1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