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秀
中圖分類號:G6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8-0028-01
在新一輪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面對社會對多年英語教學的質疑,各種教育理念的變化,教育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教育資源的不斷涌現(xiàn),我們身處教學一線的教師感到既興奮又茫然!真不知該如何下手,熟悉的應試教學模式要不要堅持?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是否具備?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是否是在浪費時間?這些都是困擾我們每個教師的問題。那么該如何建構高效的英語課堂?
一、強調學生的主動性,發(fā)揮其主體作用
(1)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把自己定位在與學生平等的位置上,鼓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才能在真正意義上強調學生的主動性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
(2)教師要在教學中,因時因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由于高考升學的壓力,絕大部分中學都在實施分層教學。遇到普通班時,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似乎更難。因此,教師要下功夫了解自己所帶的學生,靈活而機動地確立可行的教學目標,選擇更為恰當?shù)慕虒W模式,來實現(xiàn)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
(3)教師要用愛來感召學生,親近學生,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善待每個學生是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重要保障,當學生出錯時耐心指導;當學生取得點滴進步時,應給予及時地肯定和鼓勵,功夫應重點花在學困生上。
二、激發(fā)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和最為可靠的內在動因。學生只要對學習產(chǎn)生了興趣,就會促使各種感官共同引起對學習的高度注意,從而為參與學習活動提供了最佳的心理準備。教師應從實際出發(fā)因勢利導地使用各種教學手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在高一時遇到一個學困生,他在升學考試中英語僅考了50多分,但這位學生發(fā)音模仿能力很強。于是,我在課堂上多次表揚他的發(fā)音標準,有學習語言的天賦,經(jīng)過三年的努力,在今年的高考中,他的英語考了80多分,并考上了心儀的大學。在這個實例中,我的感觸很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會到完成任務的喜悅,獲得成就感,會讓他們對英語課堂教學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
三、有效的教學過程是高效課堂的核心
“聽”“說”“讀”“寫”是高中英語教學的四個目標,圍繞著這四個目標確立有效的教學至為關鍵。
(1)以單元話題為總目標合理分配教學時間。新課標背景下的教學是以單元話題為教學目標的。因此,要合理地分配教學時間。精讀與泛讀提供了本單元話題的材料與背景,應占3個課時,組織學生先閱讀,讓學生把遇到的難點與生詞圈出來,再用1課時精講,來解決這些問題;用1課時鞏固本單元的詞匯并合作探究本單元的語法規(guī)律;用2課時進行本單元的聽力與話題討論和寫作練習;使“聽”“說”“讀”“寫”得到有序的訓練。
(2)合理高效地使用和重組各種教學資源,增加課堂容量。信息技術為合理而高效地使用各種教學資源提供了可能性,如:可以在閱讀課上利用8分鐘的時間增加相關內容的泛讀小材料,盡量選擇地道的原文,以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增強語感;在聽力教學中精心選擇用美語和英語發(fā)音的不同聽力材料,讓學生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語言表現(xiàn)出的美感。
(3)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要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是在用心與自己交流。教師在課堂上要時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知道學生想什么,為什么這樣想,并讓學生敢于質疑,善于質疑,敢于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師要根據(jù)課堂教學中生成的各種資源,從而形成后續(xù)的教學行為,讓動態(tài)成為常態(tài),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得到充分的挖掘。
四、課堂上對學生積極評價,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其實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都在不自覺地使用不同形式的評價手段,如:單詞聽寫、課文背誦、作業(yè)講評、單元測驗…這些都是教學過程中的形成性評價。要多給學生以鼓勵,促使學積極向上,自主學習。每節(jié)課爭取1~2分鐘,或老師總評、或小組互評、或學生自評,要及時小結。讓每一個學生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閃光點,培養(yǎng)他們的自豪感和集體榮譽感。
五、信息反饋
讓學生學懂、掌握并在實際運用中形成語言能力是高效課堂的終極目標。要重視教學反饋,及時調整教學方式,及時強化,以便加強教學效果。通過信息反饋,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需要。從而不斷反思和改進自己的教學。如:可以反思采用何種生活實例最為生動形象,來讓學生理解并掌握復雜的語法規(guī)律;再如:采用何種教學方式讓學生更快的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責任編輯 李 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