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立華
摘 要:閱讀對青少年的成長和發(fā)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人們的閱讀觀念也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要想真正做到“開卷有益”,就必須對閱讀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甄別和選擇。選擇是閱讀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只有選擇正確的閱讀內容和閱讀方法,才能提升閱讀的質量和效率,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閱讀策略;選擇性閱讀;工作效率
閱讀可以使我們求知、開智、修身、立德,正確的閱讀觀念對青少年的成長乃至其一生的發(fā)展都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信息資源也以驚人的速度遞增,大量的文獻信息“浩如煙?!保退銉A其一生也無法將其讀完。要想在有限的時間里,借助閱讀獲取必要的知識和能力,就必須有所選擇。選擇是閱讀的首要環(huán)節(jié),選擇一本好書來讀,選擇值得你去讀的書來讀,選擇你需要讀的書來讀,選擇合適的方式來讀。只有首先做出比較和選擇,才能更有效地發(fā)揮閱讀的作用,真正做到“開卷有益”。
一、閱讀內容之選
無論是紙質書刊還是電子讀物,無論是手捧一本好書挑燈夜讀,還是點擊鼠標瀏覽網(wǎng)上信息,改變的是閱讀的方式和手段,但不能改變閱讀的本質,閱讀的本質是由閱讀的內容和這些內容帶給讀者的影響所決定的。要做到開卷有益,必須首先對閱讀內容進行選擇。
首先,現(xiàn)代社會文獻信息數(shù)量飛速增長,我們既無法盡讀,也不必盡讀,只有根據(jù)閱讀的目的和自身的興趣對閱讀內容進行正確選擇,才能獲得自己所需的信息和知識。
其次,信息質量良莠不齊,開卷未必都有益。這也決定了我們必須擇優(yōu)而讀。閱讀一本不好的書,比完全不讀書更壞,更有害。特別是對于青少年,由于心智發(fā)育不夠成熟,容易被網(wǎng)絡上發(fā)布的一些低級趣味、暴力與色情的內容吸引和誤導,最后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最為嚴重的結果就是誤入歧途。因此必須有所甄別,選擇有益于身心發(fā)展的內容來讀。
再次,閱讀效率的提升也要求我們必須對閱讀內容進行選擇。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用最短的時間讀完應讀的信息,已成為提高學習效率和工作效率的關鍵。閱讀效率的提升取決于許多因素,但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要選擇讀什么,選擇一本不好的書不但有害身心,還等于浪費了讀一本好書的時間。畢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用在閱讀上的時間更是有限的。
那么我們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書來讀呢?在我們的一生中要讀三種書:關于人生的書、關于專業(yè)的書、關于興趣的書?!叭松臅笔悄切┠軌蚪o你感染和力量的書,像那些歷經幾百上千年的歷史滄桑依然能夠帶給我們心靈震撼的經典。我們讀經典,是因為經典是經過文化沉淀積累下來的,具有恒久不變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價值。我們讀經典,不僅僅是對經典的保存和傳承,更是對先人生命智慧和心靈境界的傳承。傳統(tǒng)經典的閱讀過程不再只是汲取知識的過程,更是對人類文化精髓的繼承與發(fā)揚。多讀經典,會使我們的人生變得深沉而非浮躁、使我們的思想變得深刻而非膚淺,讓我們的人格得到提升,生命得到重塑。
“專業(yè)的書”是我們根據(jù)自身學業(yè)、工作和能力培養(yǎng)的需要來選擇的,它可以使我們獲取專業(yè)知識、掌握專業(yè)技能,是我們提升素質、掌握一技之長的重要途徑。從小到大,從學校到職場,專業(yè)知識的閱讀一直陪伴著我們成長。
“興趣的書”可以使我們陶冶情趣、體驗閱讀的快樂??茖W讓人求真,讀科學,讓人陶醉于科學的魅力,感受到科學的精神和理性的力量;道德讓人求善,讀道德,讓人感動于偉大的人格,明了做人的道理和人生的目標,引導人走向人性的善良;藝術讓人求美,讀藝術,讓人沉浸于藝術的美妙,欣賞一幅名畫、一曲音樂,可以愉悅心靈,陶冶情操。
二、閱讀的“深”“淺”之選
“深閱讀”與“淺閱讀”只是人們閱讀的兩種方式,無所謂好壞?!皽\閱讀”是為了應對浩瀚信息所采取的有效閱讀方式之一,也是增強讀者“悅讀”感的有效方式之一。但是一目十行、不求甚解的淺閱讀,缺乏系統(tǒng)性,太多隨意化,拋棄了專心致志、循序漸進的閱讀方式,遠離了用心閱讀、用心感悟的思考過程,不利于知識的轉化和積累,長久下去無法收到領悟知識、陶冶情操的閱讀目的。對于有內涵、有深度的文獻信息,應該采取“深閱讀”的方式,經過一個閱讀—思考—再閱讀—再思考的過程,只有通過這種思辨、悟辨的過程,才能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獲得知識和能力的升華。一味地強調深閱讀的重要性而忽視淺閱讀的合理性是不符合社會發(fā)展的,但如果長期忽視淺閱讀帶來的負面影響,讓其由“淺”變“濫”,閱讀就無法發(fā)揮其“求知、開智、修身、立德”的作用。只有根據(jù)閱讀需求和閱讀內容的不同進行選擇,選擇哪些進行“淺閱讀”,哪些需要“深閱讀”,哪些需要精讀,哪些只要略知其大概,這樣才能既提高閱讀效率,又能博覽群書。
三、閱讀的“近功”與“遠利”之選
知識的快速更新和學習、就業(yè)壓力的不斷增加,要求人們在各個方面都必須不斷提升自己,也將人們的閱讀目的從最初的獲取知識、愉悅自我、陶冶情操慢慢轉變?yōu)樽非蠊γ⒖释晒?,閱讀的功利主義色彩越來越濃。不可否認,功利性閱讀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起到了傳播知識、傳授技能的重要作用,也可以使人們在閱讀中獲取大量有用的知識,但若僅以此作為閱讀的目的和動力,長此以往就會造成知識窄化,人文素養(yǎng)缺失,無法得到健康全面的發(fā)展,這對于青少年的影響尤為突出。因此,進行閱讀時,必須處理好近功與遠利的關系。只有把近功與遠利有機地結合起來,二者兼顧,既注重近期效果,重視專業(yè)基礎知識的獲取,又注重遠期效率,加強對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的熏陶,才能收到良好的閱讀效果。
聯(lián)合國設立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就是鼓勵人們去發(fā)現(xiàn)讀書的樂趣,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讓閱讀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使我們不但成為一個“好讀書”的人、更成為一個“善讀書、讀好書”的人。正確的選擇是發(fā)揮閱讀作用的前提和首要因素。只有“讀好書”,才能“讀書好”。擇真而讀,擇善而讀,擇美而讀。在閱讀中思考,在閱讀中提升,在閱讀中求知、開智,在閱讀中修身、立德,在閱讀中促進身心的和諧發(fā)展,這才是閱讀的真諦。
參考文獻:
[1]蔣步仲.新文化視閾下的大學生文學經典閱讀[J].當代青年研究,2008(05):20-22.
[2]徐燕.信息時代閱讀的多元化取向[J].圖書與情報,2006(01):60-65.
[3]張亞軍.“深閱讀”與“淺閱讀”[J].貴圖學刊,2010(03):40-42.
(作者單位 廣東省江門市五邑大學圖書館)
?誗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