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萍
摘 要:情感是打動人的心靈的秘訣,是人們行為的內在動因。外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情感互動是多側面、多層面的,對課堂的調控也是因素眾多且極為復雜的。因此,師生情感互動所發(fā)揮的作用會因教學目標、教學風格和教學環(huán)境等因素的不同而發(fā)生變化。
關鍵詞:初中英語;情感互動;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5-232-01
隨著英語教學模式的不斷與時俱進,教學方法的靈活多樣與創(chuàng)新,情感因素在英語教學方法中也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地位。廣義的情感包括制約行為的感情、感覺、心情、態(tài)度等方面。狹義的情感也即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是指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對學習的積極和消極情緒。情感是打動人的心靈的秘訣,是人們行為的內在動因。外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情感互動是多側面、多層面的,對課堂的調控也是因素眾多且極為復雜的。因此,師生情感互動所發(fā)揮的作用會因教學目標、教學風格和教學環(huán)境等因素的不同而發(fā)生變化。但不管情況如何,只要我們把握以下幾點,就能保證課堂教學中師生情感互動達到最佳效果。
一、明確情感互動的內涵
《英語新課程標準》提出英語課程的內容和目標要建立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yǎng)整體發(fā)展的基礎上,最終形成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它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列入構成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之一,改變以往教學只關注“知識能力”的狀況,新課標學習目標領域的拓展迫切需要關注情感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教師和學生之間如果沒有一種情感上的溝通,傳授知識和接受知識就很難收到應有的效果。情感互動有助于建立親密和諧的師生關系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意志和情操。有助于建立親密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渴望平等和被尊重,希望老師既是“良師”,更是“益友”。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打破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以適應新形勢下的教學要求。部分學生對學習英語有畏難情緒,以及在學習過程中,受到環(huán)境、情緒、家庭、社會、知識等方面的影響。特別對于學習成績中等的學生,情感更容易波動,不穩(wěn)定情緒更明顯,有時甚至會出現(xiàn)缺乏把學習搞好的信心。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注意培養(yǎng)學生自信和堅韌不拔的情感,在教學上可以通過科學家的范例熏陶學生的情操,激勵學生奮發(fā)圖強、知難而進、立志成才,使他們感受到自己對時代應負的責任。情感互動還可以激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開發(fā),是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基礎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只有使學生在情感上受到需要,方可轉化為對開發(fā)的自覺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創(chuàng)設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情景,使其產生探究的興趣,并由情感上的需要上升審思過程的自覺行為,把學生吸引到積極探索中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及時掌握和調劑學生學習活動中的情感變化、信息變化、信息規(guī)律是至關重要的。這樣既可以幫助教師注意克服影響學生情感的消極因素,又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與知識的交融,起到激勵學生學習的作用。特別是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提高情感互動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1、教師要以熾熱的愛心喚起學生對英語學科的興趣?!队⒄Z課程標準》中說到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把英語教學和情感教學有機的結合,創(chuàng)造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使學生對英語及其文化和對英語學習有積極的情感。要達到這一點,作為教師,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學生。沒有真正的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愛是做好本職工作的情感基礎。其中對學生的熱愛最能具體地給學生以直接的體驗。主要表現(xiàn)為對學生的親近感、期望感和理解感。親近感是指一種師生之間的依戀性的情感;期望感是指教師對學生進步的暗示性期待的體驗;理解感則是對學生生理和心里上的要求所具有的特殊的敏感性。在教學中就要求教師不能因為自身的情緒而影響學生的情緒,而應該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擁有積極的情感。對工作要充滿激情,要熱愛教學工作,要熱愛英語學科,更要熱愛學生,以飽滿的精神、高昂的激情、喜悅的心情上好一堂課。教師對工作的執(zhí)著、對英語學科的熱愛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激發(fā)學生對學習英語的情感。而學生的積極進取反過來又感染著教師,并形成良性循環(huán),對以后的教與學起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再者,微笑是活躍課堂的潤滑劑。教師面帶微笑走進教室,就會在師生之間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橋梁,讓自己的真情去感染。激勵學生,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讓積極的情感成為學生持久的學習動力。教師經常要這樣激勵學生,如“good”、“perfect”等等,甚至可以對平時較差的學生說:“Youve done a good job.”這種鼓勵的話語,加之教師溫和的眼神,會在學生的心里涌起一股股暖流。 比如“Thats correct.”、“You are so clever.”如果學生回答錯誤,教師不能完全否定他們的答案,更不能責罵、諷刺學生,而應找出其閃光點:“No, its not the right answer, but its also very important. Thank you!”要保護每個學生的自尊心,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
2、要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大量心理學研究和教育實踐表明,如果教師熱愛學生,對學生抱有積極的期望,就會在不自覺中給予學生更多的肯定、贊揚和鼓勵,而學生則會以尊敬、信賴、好學加以回報,進而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這就是心理學之中著名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同樣,“親其師而信其道”這一古語說的也是這個意思。要取得學生的信任與愛戴,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關鍵在師生間能否取得情感共鳴。因此,教師在充分挖掘教材內含的情感因素,讓教學內容充滿情感色彩的同時,必須合理調節(jié)自身的情感,充分利用自身的積極情感去感染、影響學生,實現(xiàn)師生情感共鳴。教師要真情對待每一位學生,無論成績好壞、脾性優(yōu)劣、家境貧富,都要抱以心換心、以情換情的態(tài)度,給予學生平等、真切的尊重與關愛。
總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我們要充分考慮認知因素的同時,充分發(fā)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以完善教學目標,進行情感互動教學,有利促進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