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清
幸公杰身材高大挺拔,得體的深色西裝,搭配白色的口袋方巾,整潔而考究。談話中他給人以自信睿智,低調穩(wěn)重的印象。
作為首屆“京華獎”唯一一位金融界獲獎人,幸公杰可以算是在中國任期最長的外籍銀行家了。
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之門剛剛打開,他就開始頻繁往來于中國和加拿大之間,并于1981年擔任加拿大皇家銀行中國首席代表,籌建加拿大皇家銀行在中國的首個代表處。在華34年,使他能用更本土的眼光看待和理解中國,見證中國改革開放的全過程,并搭建了中加經(jīng)濟貿(mào)易的橋梁。他坦言,本次“京華獎”是對他多年在華經(jīng)歷的高度認可,也激勵著自己不能停下來,繼續(xù)為心中的“中國夢”做出應有的貢獻。
“我很小就離開中國,但對中國的關注是與生俱來的,我可以把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中國與現(xiàn)在中國每一個五年、十年的變化清晰地勾畫出一條發(fā)展軌跡,中國人的思想、行為和市場在這條軌跡中發(fā)生了巨變?!?/p>
在蒙特利爾銀行北京分行的會議室里,幸公杰翻開記憶的篇章,講述了自己作為一個外籍銀行家的一幕幕中國故事。
“三年零一天”的緣分
如果要談起幸公杰的中國情懷,還要追溯到他的家族歷史。
幸公杰是客家人,1955年出生于廣東興寧一個富裕的華人家庭。父親是印度尼西亞的僑領,也是幸氏的族長。幸公杰是公字輩,成為幸氏家族有文字記載的第24代傳人。
成長于這樣一個華裔背景的大家族里,幸公杰自幼便被父輩強烈的愛國情緒深深感染?!霸诋敃r的時代背景下,華人很少能夠融入主流社會,而中國則是他們心中的強大靠山,華人都非常愛國?!痹谒壑校@種情懷是國人無法理解的,是非常崇高的。
在這種濃濃的愛國情緒的影響下,1958年,曾經(jīng)叱咤一方的僑領毅然決定從印尼舉家搬遷回中國,并把幾個兒女先后送到各個大學讀書。當時,幸公杰年齡尚小,被安排在香港生活。在他之后的人生回憶中,每年都會回大陸兩次,包括“文革”時期。
“所以從上世紀60年代我有記憶一直到現(xiàn)在,我看到的中國是一個比較完整的發(fā)展局面。所以,”幸公杰打趣兒道,“如果任何人說中國發(fā)展不夠快或者不夠好,我會跟他坐下來慢慢說?!?/p>
1978年,在加拿大度過了無憂無慮的學生時代,即將畢業(yè)的幸公杰趕上了金融行業(yè)發(fā)展的巔峰時期?!爱敃r石油、航運業(yè),礦業(yè)迅速發(fā)展,到處都是資金,到處需要貸款。我就在那個時候畢業(yè),進入了紐約主流銀行之一的化學銀行(大通銀行的前身)工作。”
金融行業(yè)的道路從此在幸公杰的面前慢慢鋪展開來,展現(xiàn)出美好的前景。而提及他與中國的緣分,則繞不過去他人生中兩次戲劇性的“三年零一天”。
幸公杰進入化學銀行之后,便在香港分行專門負責中國的業(yè)務,也成為了改革開放初期最早和中國銀行業(yè)打交道的外籍人士。漸漸熟悉了中國的銀行業(yè)務之后,內心澎湃著“中國情結”的他為自己確立了一個明晰的目標:“既然做中國的生意,管中國的市場,我就要去北京!”
命運在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在化學銀行工作了三年零一天,1981年,幸公杰雙腳終于站在了首都北京的土地上,成為了加拿大皇家銀行駐中國的首席代表。
直到現(xiàn)在,幸公杰對剛到北京的情況仍記憶猶新。在北京飯店,他費盡周折租到了一個會客廳,開始了代表處的工作。然而,他驚訝地發(fā)現(xiàn),當時中國的普通百姓和銀行打交道只是為了存取款,對金融行業(yè)十分陌生。
1982年他去西安紅旗發(fā)動機廠參觀,當?shù)亟?jīng)理私下不解地問他:“您來干什么?銀行不就是個儲蓄所嗎?怎么儲蓄所有那么高格調的接待啊?”
“他們不會意識到,我當時的任務是將加拿大的一個主要發(fā)動機廠引進國內與他們合作?!?/p>
盡管如此,幸公杰卻說那些年自己是幸運的,因為他可以在中國最核心的地方零距離感受到中國經(jīng)濟的變化,不斷增進對中國的了解和情感,也讓他看到了中國在改革開放中走過的每一步。
“假如你問我愿不愿意回到八十年代初,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我愿意?!?/p>
1984年,幸公杰回到加拿大,負責銀行在亞洲地區(qū)及中國的業(yè)務。或許是巧合,或許是天意,又一個三年零一天過去后,他再次回到了北京,成為加拿大蒙特利爾銀行的首席代表。
“由于加拿大已經(jīng)在穩(wěn)步發(fā)展,所以日復一日的工作對我來說已經(jīng)缺乏新鮮感,而同一時期,快速發(fā)展的北京的血液里則充斥著摩擦和挑戰(zhàn),所以在中國之后的30年中,我每一天都感覺站在新的起點上,充滿激情。”
從最初的代表處只有幸公杰和秘書、司機三個人,到如今蒙特利爾銀行在中國已經(jīng)擁有三家分行,近500名員工,幸公杰走過了中國近四十年改革開放的歷程。
“我看到了中國發(fā)展過程中不同時期的畫面,差距很大。從窮困、意識形態(tài)相對僵化,金融服務尚不具備與國外全面對接的時期發(fā)展到人民幣國際化、世界第一大經(jīng)濟貿(mào)易國,中國經(jīng)歷了快速蛻變的過程。未來十年,中國金融業(yè)也將進入一個新的輝煌時代?!?/p>
搭建中加經(jīng)濟貿(mào)易的橋梁
從一名普通員工成長為蒙特利爾銀行高層管理者,幸公杰的成長軌跡成功豎立了當代中國華人華僑在世界范圍中的新形象。
之所以能夠在蒙特利爾銀行取得今天的成績,幸公杰的心得是:一定要正直、透明、有誠信。
在他看來,這種信任標準適用于全世界。特別是作為銀行家,他們對于資金的投向和運用將會對社會發(fā)展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因此背負著重要的社會責任。
“毫不夸張地說,銀行家說過的一句話,十年后都有人記得。如果不能承諾,麻煩就大了,”幸公杰幽默地調侃道,“所以一般銀行家很少說話?!?/p>
而正是銀行家的社會責任感推動著幸公杰對社會各方面深層次的了解,他積極嘗試參與主流社會,對不同文化有著高度的認同和參與。
“從我的個人體驗來講,過去的華人在國外會比較集中在自己的華人社區(qū)里,并沒有努力嘗試進入主流社會。”在他看來,進入主流社會的前提,需要具備一些重要元素,包括語言能力、文化認同,交流能力以及自身素養(yǎng)。
因此,他呼吁華人華僑要努力學習、認真工作,積極融入主流社會,“這是無論在任何國家都需要具備的能力?!?/p>
對于幸公杰來說,至今為止,他已經(jīng)游歷過70多個國家,在很多環(huán)境下都能夠泰然自若,游刃有余?!氨热缒憧吹轿椰F(xiàn)在坐在這兒,”他笑著用手指了指窗外,“我等下就可以在那邊吃油潑面?!?/p>
上世紀70年代,他第一次來中國落腳珠海。當時,珠海最好的賓館是個漁村招待所,專門為海外遠道而來的大型漁船的船長準備的。幸公杰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個珠海最高端的賓館,外賓入住價才兩塊錢。“環(huán)境也不差啊,就是一個木板床,上面一床棉被,挺好?!彼f,“我入鄉(xiāng)隨俗?!?/p>
對多元文化的認同參與,加之良好的適應能力,使得幸公杰一路走來不僅能夠積極融入住在國主流社會,也能在中國與加拿大文化之間游刃有余,最終以自己的事業(yè)為平臺,促進搭建起中加經(jīng)濟貿(mào)易交流的橋梁。
他將蒙特利爾銀行在中國的業(yè)務向記者緩緩道來:“蒙特利爾銀行從1963年開始和中國銀行建立代理行關系,目前從四大行到市一級的銀行,都有代理行合作關系。其次是資金的交易業(yè)務,再次是貿(mào)易融資,比較受歡迎的是幫助出口商買斷風險承兌應收貨款?!?/p>
“蒙行在中國還設立了一個投資銀行代表處,做了很多中國企業(yè),特別是國有企業(yè)的跨國并購。另外,我們還擁有富國基金公司28%的股權。”
放眼走過的歲月,幸公杰感到非常欣慰。他對記者坦言,正是由于對中國的發(fā)展有了相對正確的預見,所以每一步都不緩不急,與市場趨向一致,把資源用到對的地方,自然就站在了成功的門口。
“個人的時間表和公司、市場的時間表合一,這是人生最快樂的事,我有幸在過去三十多年里,都在這條線上。”
“每個細胞都會喚醒你的責任”
長達34年的在華經(jīng)營,令幸公杰在在華外資企業(yè)家中享有聲譽。目前,他除了擔任蒙特利爾銀行中國區(qū)高管外,還擔任北京市外商投資企業(yè)協(xié)會會長、北京市投資顧問,北京CBD商會副會長、也曾擔任北京市外資銀行家協(xié)會副理事長,同時也是北京市市長國際企業(yè)家顧問團30位成員之一。而在這些光環(huán)背后,是幸公杰為北京市城市發(fā)展和建設所做的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告訴記者,只要設定目標,“每一個細胞都會喚醒你的責任”。而自己仍有激情,希望將自己的想法與社會分享,這是一種情懷,也是一個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平臺。
當記者問起近日的陰“霾”不散時,幸公杰并不悲觀。“其實霧霾我早在30多年前就領教過了”,那時的北美常下酸雨,芝加哥五大湖區(qū)域全是被酸雨污染的魚塘,洛杉磯更是毒氣彌漫。而20年前,這些地區(qū)都已恢復了綠色的生態(tài)。
幸公杰認為,霧霾是城市在發(fā)展過程中得的一種“城市病”,關鍵是要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并給予高度重視,這是一個自救的過程。最怕的是不當回事,不知道其危害。
“治理霧霾需要民眾意識、政府主導、科技力量等多方面的合力?!?/p>
而這并不是幸公杰第一次在公共事件中發(fā)出積極的聲音。
2003年,北京遭遇“非典”。在那些黑色的日子,許多外籍人士爭相撤離回國,幸公杰卻在關鍵時刻號召市長顧問委員會的20家跨國企業(yè)老總共同簽署了一封致北京市市長的聯(lián)名信:
在此非常時期,我們僅表達對您抗擊“非典”的堅定決心和政府所采取的各種及時的協(xié)調措施表示全力支持。
對此,幸公杰解釋道:“作為長期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的外資機構,在我們的眼里,北京不是政府的北京,不是媒體的北京,而是包括我們在內大家的北京。在危急情況之下,我們應該同心協(xié)力戰(zhàn)勝困難?!?/p>
當時,外資企業(yè)在不斷升溫的恐慌氣氛吹中發(fā)出了響亮的積極聲音,為全民參與抗擊非典的斗爭增強了信心,這個事件已經(jīng)作為北京的一段重要史實載入文史檔案。
作為北京市的顧問單位,幸公杰每年都會代表蒙特利爾銀行為北京的發(fā)展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他曾提出,北京在建CBD的時候,需要考慮的一個因素就是應該把那些大樓全部有機的聯(lián)系起來,盡可能將一些建筑的地下聯(lián)通,這樣可以使地下空間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皩τ诘罔F的利用也是同樣的道理,吸引人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這樣更有利于緩解交通壓力?!?/p>
為了表彰這位外籍銀行家對北京發(fā)展建設所做的貢獻和在非典期間挺身而出的行為,2008年3月,幸公杰獲得了北京市政府頒發(fā)給外籍人士最高榮譽的長城友誼獎。
中國夢沒有時間末端
在幸公杰49歲的時候,經(jīng)歷了人生中一場巨大的思想轉變。
他回顧之前的人生,覺得在職場上已經(jīng)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取得了滿意的成績。他開始審視自身:“以后應該做點什么呢?”在反復思考之后,他決定投身中國慈善事業(yè),并為自己人生新目標“加了括號”:沒有止境。
“慈善事業(yè)是沒有盡頭的,就像現(xiàn)在提出的中國夢,沒有時間末端。每個夢的背后都由許多個體來支撐,每一個中國公民都有責任為夢想做出貢獻?!?/p>
而對于中國慈善事業(yè)的發(fā)展,幸公杰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做慈善需要像做銀行一樣,建立起一套縝密而透明的系統(tǒng)。
“慈善當然需要捐款,但慈善不應只是突發(fā)性的捐款捐物,它更需要細水長流。在國外,慈善基金會多是由專業(yè)人士獨立管理的,如律師、銀行家、有名望的社會人士等。對于這些人來說,聲望很重要,所以他們會對基金會高度負責,基金一代代傳承下去,這樣,慈善事業(yè)就能堅持和壯大起來。另外,慈善組織的錢應該受到監(jiān)管,只有這樣,慈善組織才能更好地建立起公信力。”他希望中國能夠在時機成熟的時候推廣這種模式。
也是在49歲這一年,幸公杰做了另外一件事:買了一輛很酷的越野車。
他喜歡車,并且買車的年份對他來說很重要?!澳銖膶W校里面出來拼命工作,進入49歲這個關口的時候覺得應該為自己以前的夢想做一個貢獻了?!彼Φ?,“其實車本身并不重要,你看我的車買了10年了,里程數(shù)還是4萬邁,這是一種心態(tài),以及對生活的向往?!?/p>
生活中,幸公杰是一個內心豐富,注重生活品質的人。他認為,“工作應該嚴謹,但生活應該是多姿多彩的?!彼矚g旅行,至今已經(jīng)游歷過70多個國家。他將旅行看作自己與世界對話的一種方式?!昂芏嗳苏f旅行是世界和平、世界和諧的催化劑,這個世界就是要通過交流和溝通才能互相理解?!?/p>
如今,回望他的在華經(jīng)歷,幸公杰以一個銀行家的眼光劃分出四個階段:上世紀80年代是中國“摸著石頭過河”的試探性開放階段;90年代是外國公司對中國市場的試探階段;2000年開始是外商的戰(zhàn)略性投資階段;2010年以后是中國發(fā)展的最好時期,但同時也需要各方加大對風險的預見。
“事實證明,這么多年我選擇在北京沒有錯?!痹谛夜芸磥恚本┦亲盍钊伺d奮的中心點。“希望通過分享我的經(jīng)歷,能讓海外華僑華人對中國更有信心,因為我就是一個‘活樣板。”
責任編輯 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