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蕓
內(nèi)容摘要:現(xiàn)實生活中,人生道路上,到處都充滿了矛盾。作為表現(xiàn)現(xiàn)實與人生的小說,必須真實地、集中地寫出矛盾和斗爭。矛盾沖突形成和發(fā)展的歷史,也就是小說情節(jié)、人物性格形成和發(fā)展的歷史。
關(guān)鍵詞:小說 情節(jié) 矛盾沖突 人物性格
小說中形成矛盾沖突的內(nèi)容和方式是多方面的,比如喜與悲的矛盾沖突。
孔乙己苦讀半生,熱衷科舉,落到行將求乞的境地,他的命運是悲慘的。但魯迅先生卻多次寫他出現(xiàn)在咸亨酒店時氣氛的歡樂。人們拿他臉上的傷疤取笑他,又拿他考不中科舉取笑他,每一次都引得眾人哄笑起來。他的腿被丁舉人打斷之后,喝完酒,是在旁人的說笑聲中用手慢慢走去的。他每一次來到咸亨酒店,店內(nèi)外都充滿了“快活的空氣”。這樣歡樂的氣氛,與孔乙己遭遇的悲劇氣氛很不協(xié)調(diào)。然而,正是這歡樂氣氛的渲染,更增添了孔乙己周圍環(huán)境的悲涼,提示了現(xiàn)實的冷酷,顯示了這一悲劇強烈的色彩、深寓的意義。
再比如醒與誤的矛盾沖突。都德的《柏林之圍》,貫串始終的就是一場小孫女與老祖父儒夫上校醒與誤的矛盾沖突。雷舍芬戰(zhàn)役法軍大敗,卻被誤傳為法軍大勝,造成舉國歡騰的鬧劇。這是小說展示的第一個醒與誤的矛盾,以后醒與誤矛盾和沖突愈演愈烈。小孫女知道法軍節(jié)節(jié)敗退的實情與老祖父受蒙蔽誤認為法軍節(jié)節(jié)勝利的矛盾;小孫女自身的痛苦巨深與在老祖父面前還必須強作歡顏的矛盾;小孫女對父親被俘生死未卜十分擔憂與假裝父親的口氣讀出一封封興高彩烈的報捷家書的矛盾;小孫女閱歷淺薄但信息靈通與老祖父久經(jīng)沙場但閉目塞聽的矛盾;小孫女撒謊的辦法已瀕臨窮盡與老祖父希望法軍勝利的胃口越來越大的矛盾;巴黎饑饉逼人與小孫女還須供應(yīng)老祖父上好的食物以制造勝利假象的矛盾;普魯士軍隊進逼巴黎的跡象愈來愈明顯與老祖父神志愈來愈清醒的矛盾;小孫女、韋醫(yī)生甚至全體法國人民都知道的巴黎之圍的悲劇與儒夫上校一人誤認為的柏林之圍的喜劇的矛盾。這些矛盾沖突十分的不協(xié)調(diào)而又十分的和諧,十分的對立而又十分的統(tǒng)一。即使是小孫女向老祖父謊報戰(zhàn)況這一行為,也充滿了既與情理相悖又與情理相合的矛盾。撒謊顯然是一種不好的行為,不可原宥;但小孫女對老祖父的撒謊是出于一種高尚的目的,卻值得同情,也覺得可愛??蓯鄣牟皇侨鲋e行為的本身,而是貫串于撒謊行為之中的熾熱的愛祖國、愛祖父的可貴的感情。都德的高明處在于他構(gòu)思故事情節(jié),刻劃人物形象,使讀者既覺得可疑,又覺得可信,是疑與信的妙合無垠。
為了揭示辛亥革命沒有喚起民眾的教訓,魯迅先生在《藥》和《阿Q正傳》中都設(shè)計了人物之間醒與誤的矛盾沖突,一醒眾誤、未醒全誤的悲劇,起到了振聾發(fā)聵的巨大作用。
魯迅小說《藥》中的夏瑜反對滿清王朝,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當時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但是人民群眾并不理解夏瑜及其所從事的革命事業(yè)。他為革命流下的鮮血,竟成了華老栓為兒子治病的“良藥”;他宣傳的革命真理,二十多歲的人聽了竟然很現(xiàn)出氣憤模樣;他挨牢頭阿義的打,駝背五少爺、花白胡子竟然幸災(zāi)樂禍,感到高興;他說阿義“可憐”,竟被茶客們認為是不可思議的“瘋話”;他被殺害時,竟然有潮一般的人趕去看熱鬧;他為革命光榮地獻出生命,他的母親竟然感到“羞愧”,祭奠他甚至是“硬著頭皮”。眾人皆誤,唯夏獨醒。這一可悲的隔膜,尖銳的矛盾,告訴讀者,辛亥革命沒有“喚起群眾”,這是一個血的教訓。
魯迅筆下的阿Q是一個始終沒有覺悟的農(nóng)民典型。他不斷使用“精神勝利法”,被人打了,心里想“我總算被兒子打了”,于是心滿意足地得勝了;他向吳媽求愛被打,風波未平,卻已忘卻,居然又擠到人群里看熱鬧去了;他本來對革命黨是深惡而痛絕之的,但見到革命使百里聞名的舉人老爺害怕,他又未免有些“向往”了,他是革命的基本群眾,但他卻把參加革命看成是“投降”;他把革命黨想象為白盔白甲的反清復明的義士,他把命運相同的小D當成該殺的對象,而要革命又錯投到假洋鬼子門下。他直至被抓進盜獄,還“羞愧自己畫得不圓”,他被槍斃示眾,連自己被殺的原因都沒有弄清。阿Q全誤未醒確是一個空前絕后的悲劇,正是這個悲劇性的故事,畫出了“沉默的國民的靈魂”,以“引起超療救的注意”。
小說中寫矛盾沖突,往往與情節(jié)的展開同步進行,使情節(jié)的設(shè)計引人入勝。小說中寫矛盾沖突,不僅是為了設(shè)計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而且是為了刻劃個性鮮明的人物。
好事多磨,要磨出人物性格的奪目光彩;尺水興波,要興起性格沖突的軒然大波。矛盾沖突的發(fā)生,應(yīng)該是人物性格使然;人物性格的形成,又應(yīng)該是矛盾沖突的必然結(jié)果。矛盾沖突形成和發(fā)展的歷史,也就是小說情節(jié)、人物性格形成和發(fā)展的歷史。
(作者單位:江蘇丹陽珥陵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