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架
耕學載道
作者:黃飛
出版:清華大學出版社
文摘
教育是一切改革的原點
黃飛
社會要向前進,就必須改革;但無論是政治改革還是經(jīng)濟改革,抑或文化改革,都是由人來推動的,要歸結到人的改革上來;而“改革人、塑造人”的工程,我們就稱之為教育。所以說,教育是一切改革的原點。當然,無論是經(jīng)濟改革還是政治改革、文化改革,都會反過來推動教育的改革;但最佳的切入點依然還是教育。正因為如此,教育改革被上升到了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高度。可以說,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競爭,是思想觀念、技術、能力的競爭;而思想觀念、技術、能力的競爭,就是教育水平的競爭。
19世紀中葉,日本成立了明治政府,力圖擺脫封建落后、被歐美資本主義列強侵略、經(jīng)濟閉關鎖國的弱勢局面。但是,由于明治政府的先天發(fā)育不良,整個社會思想中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改革障礙重重。這時候,以福澤渝吉為首的教育家開展了一系列先進的教育改革,并通過政府支持、號召民間保持相應的一致步調,一掃當時日本陳腐的神權蒙昧主義國民風氣,創(chuàng)建了一個現(xiàn)代化的、文明的、獨立思考的國家??梢哉f,是教育改革保障了明治維新的成果,并推動改革往可持續(xù)方向發(fā)展。
反思同一時期的中國,同樣是閉關鎖國的落后狀態(tài)。當時的張之洞、李鴻章等一些有識之士也發(fā)起了轟轟烈烈的洋務救國運動,但由于只是變革了制度而沒有變革教育,當時的主導思想依然是封建本位思想,在人才培養(yǎng)、觀念革新方面依然僵化,所以只能以失敗而告終。而到了1915年,中國掀起了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其本質就是通過教育改革來變革社會。當時以李大釗、魯迅等為代表人物,豎起了“民主、科學”兩面大旗,在社會上進行了教育思潮的改革。正是這次教育改革更新了人們的思想,引爆了中國社會的一系列變革。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的經(jīng)濟建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在經(jīng)濟、科技、文化等領域依然遭遇到了許多困難。如果把國力競爭追溯到教育層面來考慮,不難發(fā)現(xiàn),正是長期的“填鴨式”滿堂灌教育教學方式,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從而在經(jīng)濟領域缺乏技術,而教育投入的不足,導致勞動力素質不高,所以只能長期依靠低勞動成本、低技術含量加工來推動經(jīng)濟增長。
教育改革的某一個方面取得了成效,但不能成為教育改革成功與否的標準。教育改革成功與否由誰說了算?不是主管部門,也不是校長或老師,而是時代發(fā)展的驗證,是學生對于自己人生的自主感受評價。真正成功的教育改革,應當是滿足三個條件的。第一,滿足時代發(fā)展需要。第二,遵循人才成長規(guī)律。第三,可持續(xù)化發(fā)展。新時代以基礎教育為首要功能的中等教育學校,應當改變觀念,不是將所有的資源和精力用于測試并選拔英才,而應該給予每一個孩子公平受教育的機會;學校不應將學生當作“巴甫諾夫的狗”,進行“填鴨式”的教學,而應該鼓勵孩子形成“自我教育力”,要激發(fā)孩子的潛能,把培養(yǎng)每一個孩子的“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作為出發(fā)點;從教學設計的角度來說,必須從“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主角”的模式向“無處不課堂,學生為主角”的自我教育的模式轉移,從強調選拔、競爭的“單一學習”向“互動學習、組織式學習”轉變。
教育,還可以……
作者:海云
出版:清華大學出版社
“模式化”被認為是目前教育最大的敵人,無數(shù)現(xiàn)代教育出現(xiàn)的問題都可以在這里找到根源。盡管已經(jīng)有無數(shù)家長和老師意識到這個問題,但卻陷在模式化的漩渦中無法自拔。不是他們不愿意走其它的教育之路,而是他們看不見那些其它的道路在哪里。在這本書里,你可以看到,孩子們也許性別不同、家庭環(huán)境不同、年齡不同、地域不同,但是都展現(xiàn)了自己的個性和風采。當視野被真正打開之后,你會看教育多元化不是一句漂亮的口號,而是可以真切實現(xiàn)的幸福人生……
暢讀推薦
書 名作 者出版社1.決定勇敢吳尊湖南文藝出版社2.不畏將來 不念過去十二 江蘇文藝出版社3.自控力 凱利·麥格尼格爾印刷工業(yè)出版社4.字里行間書房:一生的讀書計劃克里夫頓·費迪曼譯林出版社5.文化強國之路李長春人民出版社6.三生三世枕上書唐七公子湖南文藝出版社7.歷史的細節(jié):弓箭、火藥和船如何改變世界杜君立上海三聯(lián)書店8.革命年代高華 廣東人民出版社9.流浪的老狗張潔譯林出版社10.快樂之源 嘎瑪仁波切東方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