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押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海倫·凱勒曾經(jīng)說過:“在成長與成功之間,人們往往只重視成功,卻忽視成長,其實沒有一個成長的過程就不會有成功。每一個人都會有一個成長的歷程,可是他最后不一定能成功;但是一個成功的人,一定會有非同尋常的成長歷程?!?/p>
作為一名中學生,你讀了這段話,一定會有不少感觸。請聯(lián)系生活,展開聯(lián)想,選擇合適的角度,自主確定立意,自選文體,以“成長與成功”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押題理由
正如海倫·凱勒所言,成長是每個人都必須經(jīng)歷的過程。沒有人能夠省略或是跨越成長歷程直奔成功而去。但在生活節(jié)奏加快、浮躁氣息蔓延的今天,很多人都奉張愛玲的那句“出名要趁早”若經(jīng)典,尤其在對待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基礎教育上,完全忽略乃至無視人的成長規(guī)律和成長過程,揠苗助長,事事都沖著結果而去——基礎教育“應試式”,課外學習“包辦式”,將孩子打造成了讀書、考試的機器。這樣做,美其名曰“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事實上卻剝奪了孩子自由成長的過程,使孩子成為一只只被催熟的蘋果。
所以,這道作文題很有現(xiàn)實意義,而且每個中學生對此都會深有感觸。時下,很多地方開始施行的取消“小升初”考試甚至取消中考、取締“三好學生”評選、對各種學科競賽進行冷處理等做法無疑是給社會上盛行的那種只看重結果而不擇手段的行為潑上了一盆盆涼水。因為一味看重結果而無視過程的不擇手段的做法只會對青少年的成長與成才構成隱患,是一種殺雞取卵的行為。要想讓這類現(xiàn)象銷聲匿跡,明白成長與成功之間的關系極為重要——而這也正是我們這篇文章立論的依據(jù)。
命題解析
這篇作文在審題上沒有太大難度,命題者提供的材料中的海倫·凱勒的話其實已將命題者設置的文章立意表述得很清楚——成長比成功更重要。因為“沒有一個成長的過程就不會有成功”,即成長是成功的先決條件;“每一個人都會有一個成長的歷程,可是他最后不一定能成功”,即你可能不成功,但你不能不成長。其實,如果我們換個角度看,一個人真正成長了,他可以說已經(jīng)成功了——即便這不是世俗意義上的那種轟轟烈烈的成功,因為我們不能要求世界上每個人都功成名就;相反,如果一個人一生永遠停留在他的嬰兒階段而拒絕成長(不管是生理的還是心理的),這個人恐怕連真正的“人”都算不上。所以,“成長與成功”的邏輯關系并不如同它的語法關系那樣是并列的,而是成長遠重于成功。
這篇文章從文體上看,選擇議論文或議論性散文較合適。要從我們身邊找到針砭的話題和批評的對象也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古人所說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都說明了循序漸進、注重過程的重要性,可以作為我們作文時有力的論據(jù)。
雷區(qū)警示
寫作此文,要避開的“雷區(qū)”有三處:一是不能無視成長與成功之間的邏輯聯(lián)系,甚至將二者完全割裂開來;二是不能將二者等量齊觀,一定要把握住“成長比成功更重要”這一關鍵點;三是不能無視成長與成功之間的辯證關系,將二者之間的關系簡單、孤立化。
突圍角度一:成長是成功的過程
名師支招
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毫無準備的成功,而這個“準備”的過程,便是成長的過程。套一句哲學上的術語:從成長到成功,乃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試想,莫言沒有青少年時代對貧寒而又溫馨的鄉(xiāng)村生活的體驗和積累,又何來他日后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輝煌?同樣,姚明沒有少年時代的發(fā)奮苦練和一點一滴的成長,又何來他后來成為NBA最佳中鋒之一的風光?任何成功都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都是由一步一步的成長累積而成的。無論引證還是例證,都能夠幫助大家闡明成長與成功的這種關系。
佳作片段
成長,是一種抽絲剝繭;成功,是一場破蛹成蝶。
成長中,我們面對一次次突如其來的暗戰(zhàn)和猝不及防的挑戰(zhàn),在黑暗中咀嚼著只屬于我們自己的酸甜苦辣,然后被時光緩慢地拔節(jié),進而雕琢成一個全新的自我,一步步邁向成功之巔。而成功,正是成長的頂點,是我們一生仰望的高地。
紀德在《窄門》中說過:“沒有進步的狀態(tài),不管多幸福,我也不稀罕;沒有進展的快樂,我嗤之以鼻。”我想,成長的獨特的意義便在于此。第一次的蹣跚學步和牙牙學語,第一次的歡笑與痛哭,都是成長烙在我們?nèi)松壽E上的印記,最終被封存于記憶的一隅。
成長是林徽因的轉身,選擇云淡風輕的幸福而與驚世駭俗的決絕;成長是張幼儀的蛻變,面對喧囂紅塵表現(xiàn)出寵辱不驚的淡然;成長是三毛的流浪,在無垠沙漠上找尋到一片愛的綠洲……這一個個風華絕代的女子在感情的岔路口作出的抉擇,便是一種美麗的成長。
事實上,成長除了情感的成熟,更包括精神上的豁然開朗。如陳勝、吳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追問,如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激昂,如秋瑾“人生在世,莫不愛生;愛生之極,進而愛群”的豁達……
這種精神上的成長如同細小的水滴,經(jīng)過點點滴滴的匯聚,便會形成滔天的洪流。于是便有了時代的更替,天地的翻覆。歷史用濃重的筆墨記下了這徐緩卻又扎實的步伐,見證著每一個人以至這個世界的成長!
(《成長與成功》江蘇省鹽城市景山中學高三(4)班 冷雨婷)
突圍角度二: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名師支招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這是因為:沒有成長就不會有成功,這就像沒有地基,就無法建成高樓大廈一樣。一個人可以沒有萬眾矚目、轟轟烈烈的成功,但是每一個人都不能拒絕成長,因為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無論是身體上還是精神上都會一天天走向成熟,而這種成熟,乃是我們追求成功的先決條件。寫作時,大家可以選取“失敗者”雖敗卻獲得成長的事例來進行論證,突出成長的重要性。
佳作片段
既生瑜,何生亮?萬人之上一人(林丹)之下的李宗偉注定是一個悲情人物。“千年老二”似乎很難擺脫命運的捉弄。其實,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菲爾普斯時代的其他泳將,劉翔光環(huán)下的史冬鵬,喬丹世界里的NBA巨星,張繼科領銜下的王皓……endprint
那些各行各業(yè)的“瑜”,他們也在不斷刷新著自己的紀錄,不斷成長,不斷超越,卻似乎永遠也難以企及“亮”的高度。在一個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世界里,這樣的角色未免有些落寞。但若沒了瑜亮之爭,《三國演義》還會如此膾炙人口嗎?缺了李宗偉的林丹,是否擔得起“超級丹”的稱號?沒有世界乒壇群雄逐鹿,怎會有中國乒乓健兒的強勢崛起?
我要向那些最偉大的失敗者致敬——他們渴望勝利,于是激勵自己成長,強大;他們也許無法到達那個叫做“成功”的地方,但他們?nèi)詧皂g地站在英雄的身后,以自己的執(zhí)著、拼搏留給世人一聲贊嘆,一個傳奇,一種精神……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這不是成功者的故作姿態(tài)的謙遜,也不是失敗者的自我安慰,而是歷經(jīng)成長后對于成功最深刻的感悟。
成長,是一條漫長的路。每個人都必須專注于腳下的路,在這條路上踽踽而行。不是為了證明什么,獲取什么。成長,只是為了成就一個更加完美的自己。或許你離成功還很遙遠,但你的生命在成長的路上早已變得豐盈、美麗。
——這是破繭成蝶后紛飛的精靈告訴我的。
(《成長與成功》江蘇省鹽城市景山中學高三(7)班 單楚玉)
突圍角度三:成長與成功不是單純的因果關系
名師支招
成長與成功之間貌似有著因果關系:“成長”是“量”的積累,“成功”則是“質”的爆發(fā)。有了量才能有質。而實際上成長未必一定能成功,但成功卻意味著一定得成長。一方面,成長是人生的常態(tài),成功不過是短暫的輝煌。人的一生都在成長,但真正公認的成功不過是人生中的幾個點,或幾個片段。理清了這個關系,再去配合適當例證進行論證就不容易跑題了。
佳作展示
成長與成功
□江蘇省鹽城市景山中學
高三(4)班 卞偉杰
世上目前還沒有一條定義成功的標準,或者說世上就沒有成功,成功永遠都在迷霧籠罩的前方。但人們的內(nèi)心卻有一根衡量成功的標桿,譬如木匠認為魯班是成功的,畫家認為畢加索是成功的,像我這樣的中學生認為清華、北大學子是成功的。至于魯班、畢加索抑或是頂尖高校的學子卻不一定認為自己有多成功,他們其實是在不知不覺中“被成功”了。
世上定義成長的標準卻是存在的。從生理層面上看,當?shù)谝慌氃谀隳樕隙ň右只蚯蚊赖哪樀皶r時與梳妝鏡做伴時,你就知道自己成長了;從心理層面上看,當你對異性產(chǎn)生傾慕之心又時時對世事有大膽地作出自己評判的沖動,你就知道自己成長了;從法律層面上看,當你過完18周歲的生日,擁有法律賦予你的權利,同時又需要肩負起重重的擔子,那么你就該知道自己成長了……你無法否認這一切,也無法逃避這一切。
成長是每一個人都無法拒絕的歲月的恩賜,而成功則是少數(shù)人才能領受到的幸運女神的饋贈。之所以成功會是無標準的,是因為成功的定義只活在人們心里。而每個人的內(nèi)心活動往往像指紋一樣各不相同。我們大可不必活在別人的成功觀里,但前提是你自己也能建立起一個像樣的成功觀。你若是劉備,便會以匡扶天下興復漢室為成功;你若是陶淵明,便會以遠離塵囂安守內(nèi)心的寧靜為成功;你若是林肯,便以緩解乃至消除種族歧視為成功;你若是莫言,便會以多出作品引領社會文明為成功……
成功永遠只活在世人的評價中,而成長卻是存活在你的生命里。所以,你可以對成功不感興趣,但你不能將成長拒之門外。
成長是一次蛻變,是一次破繭,更是一次涅槃,一次浴火重生。還記得美國勵志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中那位落魄但不失尊嚴的困窘的父親對兒子說的那番話嗎?“永遠不要讓別人告訴你不可以。”這是那位父親在困窘的生活下依然堅守的信條。毋庸置疑,那位父親在殘酷的現(xiàn)實中成長,在冷漠的目光下成長,在教育兒子的過程中成長。哈姆雷特說過:“生存或毀滅,這是一個問題。”唯有在生活中成長,才能不被時代所摒棄,才能擺脫毀滅的跟蹤。既然要成長,就得準備足夠的勇氣面對隨時可能到來的磨難和挫折。
你成長了并不意味著你會成功,你成功了就意味著你已經(jīng)成長。
成長與成功本不是簡單的因果關系。重要的是,你不要將成功設置為成長的端點,而在成功到來的時候,更要保持清醒,居安思危,讓成長伴隨終生。
更多押題鏈接·2014高考作文大猜想:
1.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拿破侖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有兩個杠桿推動了社會的前進,一個是個人利益,另一個是恐懼?!?/p>
讀了這段話你有什么感想?請聯(lián)系現(xiàn)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性文章。
(出題名師 王淦生)2.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有的人自認為在做有用的事,事實證明價值卻不大;有的人喜歡做些無用的事,但留下的東西卻讓后人受用無窮。
這種現(xiàn)象普遍存在,人們對此的看法也不盡相同,請聯(lián)系實際談談你的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歡迎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為2014高考作文押題,可以原創(chuàng)題目,也可選自學校高三試題、高考模擬題,每期將選登2~5道題!同時也歡迎大家一起根據(jù)我們的押題來寫作,我們將擇優(yōu)刊登!稿件一經(jīng)錄用即付稿酬和樣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