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訓騏(四川)
多年以來,一直關注著樊碧貞的文學創(chuàng)作,以前是散文和詩歌,這幾年是小小說。讀她的小小說,可以說是一種美的享受。這次,重讀她的 《小小說三題》,有一些新的收獲。在我看來,她的小小說主要有三個大的特點:
這三個作品的題材,其實是再平常不過的了: 《一個老兵的簽名》,寫的是一個剛剛到崗的普通士兵; 《一地麥香》,寫的是農村的一對母女收割麥子; 《退省齋的往事》,寫的是一個書香之后的讀書故事。
但就是這樣尋常的題材,作者卻開掘出與眾不同的新意:
《一個老兵的簽名》,讓讀者明白了一個既淺顯也深奧、既抽象也形象的道理: “當你心里裝有了一個地方,再遠的地方都能看到?!弊x罷,讓我們對軍人肅然起敬。
《一地麥香》,全文洋溢的是濃濃的母女深情,令人陶醉,也令人聯想到經濟飛速發(fā)展、家庭教育滯后的社會問題。
《退省齋的往事》,則用 “書要讀,但不可全信,否則不可救矣”這樣生動的語言,將孟子 “盡信書不如無書”的哲理,如涓涓之水注入我們的心田,讓我們不由得沉浸在書香氤氳之中……
小小說可謂 “螺螄殼里做道場”,它應該是精巧的記敘文。它截取的是生活長河里的一朵跳動的浪花,而表現的卻是生活的波濤洶涌。所以,小小說的創(chuàng)作要超出別人,作品的立意就顯得尤為重要,作者必須有一顆善感的心、一雙善于捕捉生活瞬間的慧眼,才能尺幅興波,迸射出強勁的藝術張力。
老子 《道德經·第六十三章》 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币馑际翘幚砝щy的事情,要從容易處入手;要做大事,首先要從細微的部分開端。借鑒到小小說創(chuàng)作之中,其實就是強調要重視細節(jié)的刻畫。
樊碧貞這三個小小說,其細節(jié)都是非常生動、非常真實的。
《一個老兵的簽名》寫新兵初到高原,“已是6月。透過車窗他卻看到了遠處山頂上的積雪。他突然興奮地哼起了歌兒。司機直是搖頭”。新兵的 “突然興奮”和司機的 “直是搖頭”,將新兵蛋子那種“少年不識愁滋味”一下子展現在讀者面前。而司機不置可否的態(tài)度,暗示 “等著瞧”的心理,也惟妙惟肖地表現了出來。巡山時老兵和新兵位置一前一后那個細節(jié),更是將部隊的優(yōu)良傳統,在不經意間予以描述,透露出作者觀察生活、緣情體物的細致入微。
這樣的細節(jié),在 《一地麥香》和 《退省齋的往事》中也有體現。如 《一地麥香》母女倆關于割麥的爭執(zhí),女兒割麥時那一聲尖叫; 《退省齋的往事》寫高格“努力伸著脖子,頭就碰到了木門上”,寫其父 “男人的臉和狗的臉貼得很近”,無不是通過細節(jié)來刻畫人物。
可以說,細節(jié)既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積累;既是一種眼光,更是一種智慧。沒有細節(jié),就沒有藝術;沒有細節(jié)描寫,就沒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讀樊碧貞的小小說,我常常沉浸在作者那優(yōu)美的意境之中,深深地呼吸作者帶來的一縷清香的春風。試看:
《一個老兵的簽名》: “凝神一望,他不禁吃了一驚。來時的路全懸在峭壁上。一只被驚起的鷹掠過他的頭頂,順著巖壁沖向峰頂。”這是雄健之美; “那個竹籬小院,高高的柴垛,還有兩只母雞躲在草垛下。旁邊,青竹竿上有還在滴水的衣裳……”這是自然之美。
《一地麥香》: “仿佛一夜之間,麥子就黃了。風吹過,發(fā)起細微的嘩嘩聲?!边@是自然之美; “一個鳥窩掛在麥草間,三只尚未長出羽毛的小鳥,微微晃動著身子,擁擠在一起。 ‘這團麥子不要割了。要說,把窩搬個地方最好,只是擔心它們父母找不到。’娘細聲說。停頓了一下,娘又說: ‘這行的麥草不割,等它們留下?!边@是善良之美;母女倆 “抓起幾顆飽滿并閃著光澤的麥粒,放進嘴里,牙齒輕嗑,發(fā)出干凈的脆響”,這是風俗之美。
《退省齋的往事》: “后來,高格才知道,退省齋是高氏家族的書房,爹在這里有過輝煌。爹那句 ‘讀書多了,放屁都是香的’的 ‘名言’,曾為高家人所津津樂道?!边@是人情之美。
小小說篇幅雖短,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 “五臟”無非是指小小說的構成、小小說的要素和對小小說的要求。
現代大家葉圣陶先生說: “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p>
寫作來源于生活,這就需要對生活進行積累。從這三個小小說看,樊碧貞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她善于觀察、善于積累、善于運用于創(chuàng)作之中。于情真意切之中,真、善、美瀉于其筆端,此所謂 “筆端常帶感情”,正如王國維所說的 “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色彩”。所以,讀樊碧貞的作品,讀者的心弦常常會被作者撥動,從而引起審美的共鳴。
從敘事的風格看,小小說應該是介于短篇小說和散文之間的一種邊緣性的文學體裁,從專業(yè)的角度而言,這是比較“考手藝”的。阿·托爾斯泰在 《論文學》中說: “小小說是訓練作家最好的學校。”一篇好的小小說,常常能讓讀者醍醐灌頂、甘之如飴,讓人們在緊張、忙碌的工作之余,獲得審美上的愉悅和精神上的享受。
所以,我衷心地希望樊碧貞能堅持筆耕,更上一層樓,創(chuàng)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