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紅朋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qū)清波望江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0)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壞死性腸炎的臨床觀察
宋紅朋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qū)清波望江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0)
目的 觀察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壞死性腸炎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110例急性壞死性腸炎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55例。對照組采用西醫(yī)常規(guī)手段進行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服葛根芩連湯合槐花散進行治療。兩組療程均為14d。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4.5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5.45%(P<0.05);治療組胃腸功能恢復時間、疼痛消失時間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壞死性腸炎效果顯著,顯著縮短了患者癥狀改善時間。
急性壞死性腸炎 臨床效果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
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ANE)是以小腸的廣泛出血、壞死為特征的腸道急性蜂窩織炎,臨床上又被稱為急性出血壞死性腸炎、急性出血性小腸炎、急性節(jié)段性腸炎、腸道膿性蜂窩組織炎?;颊甙l(fā)病時主要以腹痛、腹瀉、腹脹、便血、嘔吐和發(fā)熱為主要表現(xiàn)。據(jù)流行病學調查研究顯示,其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年增加的趨勢,是臨床較為嚴重的急腹癥之一,且臨床誤診率較高,一旦不能及時被治療,其死亡率較高[1-2]。目前關于中醫(yī)治療急性壞死性腸炎有一定的研究,其療效顯著,本組研究就本院急性壞死性腸炎患者進行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 所選病例診斷標準均符合文獻[4]?;颊咂鸩〖?,體溫升高(>38℃),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嘔吐、腹瀉、血便及毒血癥等;入院后經(jīng)實驗檢查:周圍白細胞總數(shù)和中性粒細胞增多隱血陽性,X線腹部攝片局限性腸擴張,大小不等的液平面(排除其他相關疾癥者),且均未經(jīng)過其它方式治療。
1.2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壞死性腸炎的患者110例,將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原則分為兩組各55例。對照組男性34例,女性21例;年齡14~72歲,平均(43.4±5.6)歲;入院時體溫超過38℃有15例,腹痛17例,嘔吐10例,解黏糊狀血便15例,血水樣便2例,隱血陽性16例。治療組男性35例,女性20例;年齡14~71歲,平均(43.6±5.4)歲;入院時體溫超過38℃有16例,腹痛18例,嘔吐9例,解黏糊狀血便14例,血水樣便3例,隱血陽性14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意義(P>0.05)。
1.3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保守治療,兩組在治療上均采用常規(guī)禁食、補液、解痙止痛、抗休克、應用激素、維持電解質平衡、抗感染等對癥支持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予以中藥葛根芩連湯合槐花散加減:當歸6g,葛根20g,黃芩12g,黃連10g,槐花20g,側柏葉15g,炙甘草5g,蒼術、厚樸、陳皮、枳殼各30g,生地黃、地榆炭各30g,炒白芍18g。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1次口服[3]。兩組療程均為14d。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前后癥狀、體征變化,觀察兩組胃腸功能恢復時間、疼痛消失時間。
1.5 療效標準 療效標準參考文獻[4]。治愈:用藥1~2個療程內腹痛、嘔吐、腹瀉、便血均消失,體溫及血常規(guī)正常,隱血實驗陰性。緩解: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部分消失或較治療前前減輕。無效:病情無好轉或加重??傆行?(痊愈+緩解)/總例數(shù)×100%。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并對數(shù)據(jù)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比較 見表1。結果示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4.5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5.45%(P<0.05)。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比較(n)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癥狀消失的時間比較 見表2。治療組胃腸功能恢復時間、疼痛消失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
ANE是臨床較為常見的急腹癥之一,但與潰瘍性結腸炎、急性胃腸炎、急性胰腺炎、腸系膜血管阻塞、偽膜性腸炎、菌痢、腸套疊等疾病的臨床癥狀表現(xiàn)較為接近,臨床上容易造成誤診[5]。對于急性壞死性腸炎,臨床上多采用手術治療,但由于手術易導致腸道的穿孔以及術后腸炎的復發(fā),給患者帶來一定的痛苦。目前臨床上對于急性壞死性腸炎患者,能采用保守治療的,盡量實施保守治療[6]。中醫(yī)學上將急性壞死性腸炎稱為“小腸癰”、“急腸癰”,其機制為脾失健運,濕濁內生從而郁而化熱,或感受外邪,損傷脾胃釀生濕熱。徐力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結果發(fā)現(xiàn),治療2周后患者腹部脹滿疼痛,便血腹瀉,惡心嘔吐等癥狀消失。復查:血常規(guī)示白細胞計數(shù)為7.2×109/L;大便潛血陰性[7]。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癥狀消失時間比較(d,±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癥狀消失時間比較(d,±s)
組 別 n 胃腸功能恢復時間 疼痛消失時間治療組 55 13.5±6.5△ 16.3±3.6△對照組 55 22.4±6.6 24.7±3.3
本組研究對本院的ANE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結果發(fā)現(xiàn)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胃腸功能的恢復、腹痛的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葛根芩連湯合槐花散方中當歸、炒白芍養(yǎng)血榮絡;黃芩、黃連、槐花專清腸中濕熱;葛根升陽利于止泄下;生地黃涼血養(yǎng)陰;側柏葉、地榆炭涼血止血;蒼術、厚樸、陳皮、枳殼理氣、止腹脹痛。組方聯(lián)合共用共奏清熱化濕,涼血止血之效,藥證相符,故療效較佳[8]。結合西藥進行補液、解痙止痛、抗休克、應用激素、維持電解質平衡、抗感染等對癥支持治療,療效顯著。
綜上所述,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壞死性腸炎效果顯著,顯著縮短了患者癥狀改善時間,值得臨床推薦。
[1]韓曉鵬,李文惠,楊文舉,等.急性壞死性腸炎58例手術治療分析[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0,27(33):721-722.
[2]張明祥,劉建棟.成人急性壞死性腸炎的外科治療[J].診斷病理學雜志,2010,20(12):3314-3315.
[3]申桃紅.成人急性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診斷及治療探討[J].中外醫(yī)療,2011,30(36):84.
[4]唐清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壞死性腸炎臨床分析[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2,8(12):54.
[5]田勇,王曉嵐,胡滿香.中醫(yī)辨證治療慢性結腸炎36例[J].河北中醫(yī),2005,27(12):911.
[6]章德華,張進谷.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壞死性腸炎60例[J].實用臨床醫(yī)學,2009,10(11):39-40.
[7]徐力.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1例[J].中西醫(yī)結合研究,2013,5(3):167-168.
[8]阿不都米吉提·阿不都熱西提,姑里那克孜·阿不都吾甫爾.急性出血壞死性小腸炎的臨床診療體會[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14):142-143.
R516.1
B
1004-745X(2014)10-1940-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4.10.078
2014-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