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歡 休
僧海豹
撰文/歡 休
僧海豹喜歡熱帶溫暖的海水,體型比海獅、海象更適宜在水中生活,后肢不能曲向前方,這在水中運動十分重要。僧海豹體表平滑,幾乎成流線型,非常適合在水中快速游泳和潛水。敏銳的視覺和聽覺再加上靈巧的適水性,使它更容易捕捉到各種魚類。但到了陸地上,它的動作就顯得十分笨拙,善于游泳的四肢只能起支撐作用,只好緩慢地匍匐爬行。
僧海豹是一種古老而稀有的海豹,是世界上唯一一種一生都在熱帶海域中生活的海豹。僧海豹比普通海豹略大,它嘴部短寬,額部高而圓突。沒有外耳,但是有很好的聽覺能力。僧海豹屬包括3種僧海豹,數(shù)量均極少甚至滅絕:夏威夷僧海豹,全世界不超過1200只;地中海僧海豹全世界僅約500只;加勒比僧海豹(西印度僧海豹),已在20世紀(jì)50年代年代滅絕。歷史上僧海豹曾一度在加勒比海和地中海大量地繁殖,由于人類的狂捕濫殺,今天僧海豹在世界上已難覓其蹤,而僅在夏威夷群島北部生存著一個不大的群體。
加勒比海地區(qū)一直是歐洲及美洲列強相爭之地,早在1462年就有西班牙人進入此地,后來英、法、丹麥和美國等一些國家的人也先后來到這里,并且開始逐漸進入到了加勒比海腹地各個島嶼,而這些島嶼正是僧海豹常年棲息之地。由于食物短缺,人們來到這里后便開始捕殺海豹來充饑。在陸地上笨拙的僧海豹只能束手就擒。因小海豹渾身長著厚密的乳毛,可以制成上好的皮毛制品,因此也沒能逃脫厄運。就在獵食僧海豹的同時,人們又發(fā)現(xiàn)海豹油是一種非常好的油料,隨著捕殺的加劇,僧海豹的數(shù)量銳減。
到了19世紀(jì),隨著歐美列強實力的增加,他們想占有更多的殖民地,于是越來越多的人來到了加勒比海地區(qū)。為了獲得更多的海豹油、海豹皮,這些人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捕殺行動。美麗的海灘瞬間變成了屠宰場,到處都是僧海豹的尸骨,藍色的海水也時時被染成了紅色。20世紀(jì)以后,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開始使用更先進的捕殺工具,僧海豹銳減的速度更快。但是人類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對海豹皮毛和海豹油的貪婪攫取最終導(dǎo)致這一物種瀕臨滅絕。
(責(zé)編: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