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指揮對于很多人來說似乎是一個有些神秘的職業(yè)。在恢宏的交響樂隊面前,有一塊一米見方的地方,這是普通人所能看到的指揮的唯一的舞臺。而能長期在世界古典音樂的優(yōu)秀樂團工作,在古典音樂的發(fā)源地做一名職業(yè)指揮家是非常艱難的,這不僅僅需要頂級的專業(yè)水準,更需要對文學、歷史、哲學、西方文化等的綜合修養(yǎng)。中國指揮家中,在國外留過學、得過大獎的指揮都不乏其人,但跟主流樂團長期合作的屈指可數(shù)。作為旅歐20多年的中國指揮家,邵恩走過了曲折而成功的音樂道路。
非常幸運的,記者采訪到了這位每年大概只有兩三個月能停留在國內(nèi)的指揮家,作為中國交響樂的代表人物之一,邵恩先生的經(jīng)歷以及對于中國交響樂的執(zhí)著與希望,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兩次差點與音樂擦肩而過
邵恩出生于天津,因為母親是一位音樂教師,她非常希望邵恩今后能成為職業(yè)的音樂家?;貞浧鹜甑膬纱沃袛嘁魳穼W習的經(jīng)歷,邵恩說就像勃拉姆斯第三交響曲第二樂章。8歲那年在母親的堅持下邵恩順利考入了天津音樂附小,但是在那里的學習卻不順利,不久之后,校方的一封信函寄到了他家里,信中說:邵恩資質(zhì)愚笨,缺少音樂細胞,不適合學習音樂,學校希望邵恩退學。無奈之下,他只得去讀普通學校。但是邵恩的母親依然不死心,不僅讓他學習了小提琴,還專門請了當時在天津屈指可數(shù)的幾位A級老師之一的王進德老師作為邵恩的私人教師。當時每個星期10元錢的學費對一個家庭來說其實是相當多的,但是他依然沒有放棄。那段時間邵恩不僅在音樂學習上有了進步,而且還和王老師建立了比較深刻的友誼?!斑@位老師和音樂附小的老師不太一樣,在教授的過程中更多的是鼓勵,非常愛護我。當時他彈了幾首程度一樣的曲子讓我選擇,說喜歡哪首就練習哪首。而當我選擇自己喜歡的曲子開始練習的時候,如果出錯沒彈好,他都很耐心很細致地為我糾正,他給我的感覺不是一位嚴厲的老師,而更多的是一位朋友甚至是親人。”邵恩回憶說。而也正是這位老師,在他今后的人生中給了邵恩很大的助力。
而第二次中斷對音樂學習的原因來自于那十年的“浩劫”。當時音樂的發(fā)展也與政治脫離不了關系,尤其是交響樂,那個時期古典音樂被認為是資產(chǎn)階級的文化而被廢除。又因為母親因為家庭出身不好,在“文革”一開始就被貼了大字報。家里被洗劫一空,一條被子成為四口之家躲避嚴寒的唯一工具。而就在這樣的危難之中,父親和母親還是給了孩子最溫暖的庇護,而邵恩也目睹了父親和母親之間的情感,少年邵恩便懂得了什么是愛,這份心情也影響著邵恩對音樂的理解以及他今后的人生。
1971年到1972年,邵恩全家隨著“上山下鄉(xiāng)”的潮流來到了農(nóng)村,為了脫離當時的環(huán)境,邵恩又想到了音樂,“我就到學校去練鋼琴伴唱《紅燈記》,然后在農(nóng)村文藝匯演的時候去表演??梢哉f那段時間是我最享受音樂的時候,那段時間音樂帶給我很多快樂和成就感,是我一生當中音樂最讓我高興的時期?!?/p>
為了從農(nóng)村跳出來找工作,邵恩決定去考天津歌舞團,而這個時候曾經(jīng)教過他的王進德老師給予了他很大的幫助,“因為他知道我在農(nóng)村就想辦法在天津歌舞團給我安排了一個舞蹈伴奏的職位。因為那時候天津歌舞團可以招學員班,跟工廠的學徒工待遇一樣,每個月17元錢,當時我們的學員班一共招了30多個學員,其中有雙管,有大管等很多比較昂貴的樂器學習。那時的學員很多都是從頭學起,現(xiàn)在好幾個都是天津歌舞團或者天津交響樂團的首席了?!本瓦@樣,邵恩找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當時他18歲。
考入中央音樂學院,與指揮結(jié)緣
邵恩說在他學習音樂的道路上有兩位貴人,一位就是之前的王進德老師,而另一位則是在他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之后,帶他走上指揮專業(yè)之路的韓中杰老師。
1978年恢復高考。已經(jīng)在天津和歌舞團工作了5年的邵恩,決定放棄天津的一切,報名考取中央音樂學院,當時的這個選擇其實是孤注一擲的決定,因為如果失敗,邵恩也將不能再回到天津歌舞團。當時邵恩沒有退卻,能夠憑自己的實力考入中國音樂最高學府,是他自己的希望,而他的父母對他當時的決定也非常的支持。經(jīng)過了專業(yè)文化的一系列考核,邵恩順利考入了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
考入夢想大學的邵恩并沒有在作曲的道路上前進,因為當時同學中有葉小鋼、譚盾、郭文景、瞿小松這“四大才子”?!拔覍懖怀龈碌摹⒈人麄兯礁叩臇|西來?!鄙鄱鳟a(chǎn)生了轉(zhuǎn)系的想法,并最終選了指揮系。而當時指揮系的老師卻全體不看好這位“弟子”,這時作為當時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客座教授的韓中杰老師卻說:“既然這位學生想學習指揮,就應該給他一個機會,這樣吧,我來教他?!本瓦@樣,邵恩成了韓中杰的弟子,從此走上了指揮的道路。
雖然韓老師只教了邵恩兩年,但是對他的影響確是一生的?!昂晚n老師學習的時候總是說我對作品理解不夠深入,我當時不能理解,因為我都能將總譜默寫下來,而他說能默寫下來并不代表你對作品的理解,當時我不懂,之后我發(fā)覺他說的是對的。對一個作品的理解,不僅僅是總譜。還要對作品的背景,對它的美學觀點,對作曲家的歷史,對那時候整個歐洲的歷史,甚至包括音樂作品與當時繪畫文學的關聯(lián)等等都要了解。而當時的我認為能把總譜背下來就是最高境界了。”韓老師是一個真正的學者,他到了老年時候都不怎么上臺指揮了,卻依然天天在家看總譜。因為這是他一生的追求,他看這些不是為了上臺指揮,而是為了能對音樂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這個理解并不是拿來用或者拿來換取名譽和金錢,而是他本身對于音樂作品的熱愛和渴望,哪怕已經(jīng)年事已高再也沒有機會上臺指揮,但是這是一種滿足,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影響著邵恩,成為他學習的榜樣。
雖然上學時候?qū)τ诶蠋煹囊恍┙淌诓荒芡耆斫?,但是邵恩還是認認真真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5年的學習讓他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再加上之前5年在天津歌舞團的經(jīng)歷,讓他對樂隊、樂器、配器法、管弦樂法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八晕也皇强績杉茕撉倥囵B(yǎng)出來的紙上談兵的指揮,一畢業(yè)其實已經(jīng)可以獨立指揮一個交響樂團了?!本瓦@樣邵恩畢業(yè)后被分配到中央廣播樂團工作,在那里他度過了近5年的時光。5年間,邵恩在指揮上的才華已經(jīng)顯露,他可以辨別所有稀奇古怪的音高。endprint
英國學旅,指揮事業(yè)騰飛
1988年邵恩獲得羅德勛爵獎學金,前往英國北方音樂學院學習。同年又獲得愛德華·范·貝努姆基金會獎學金。當時已經(jīng)34歲的他其實生活比較舒適,而出國學習其實意味著要重新當回學生,但是他依然選擇出去。當時還是在差幾個月就超齡的情況下抓住了機會。
說起當時的想法,邵恩說,最早期能接觸外國樂隊機會不多,后來改革開放慢慢就有外國樂隊來巡演,當時在上音樂學院的時候他和幾個同學就在紅塔禮堂門口排一夜隊去買一張波士頓交響樂團的票,那時候從晚上6點一直排到第二天早上9點,同學幾個當時就每個人那一塊干面包坐在禮堂門口等票。欣賞國外交響樂團的演出就覺得自己學習的那點東西是不夠用的,國內(nèi)對于交響樂這個藝術門類的理解和演奏水準都還有不小的差距,當時就想只要有機會就一定要出去學。
能夠到英國求學,邵恩說最要感謝的是羅茲勛爵。那是一次在曼徹斯特的演出之后,91歲的爵士來到后臺找到了邵恩,并詢問愿不愿意來英國讀書?;貒螅鄱靼凑彰刂穼懥艘环馄笈纬鰢钤斓男?,半年之后的回信中寫明所有的事宜已經(jīng)辦好,并且提供了三年的學費和生活費用。遺憾的是,在邵恩啟程之前,爵士已經(jīng)在英國去世,未能當面感謝,邵恩倍感遺憾。
1989年,邵恩在匈牙利電視臺舉行的第六屆國際指揮家比賽中獲獎。之后,與匈牙利國家交響樂團合作舉行了一系列的音樂會。1990年,成為BBC愛樂樂團助理指揮。1992年至1995年,擔任北愛爾蘭管弦樂團首席指揮和藝術指導,他與該樂團一起于1995年8月在漫步音樂會上首次亮相。2002年他出任澳門特別行政區(qū)政府文化局直屬的澳門樂團音樂總監(jiān)兼首席指揮。2006年起正式擔任中國國家交響樂團藝術總監(jiān)和首席指揮。
邵恩目前擔任西班牙尤斯卡迪管弦樂團首席客座指揮和英國吉爾福德愛樂樂團音樂總監(jiān)、中國上海歌劇院的首席指揮。作為長期旅英的華人指揮家,邵恩還成功地指揮了英國倫敦交響樂團、皇家愛樂樂團、BBC蘇格蘭交響樂團、BBC威爾士交響樂團等。此外,還與丹麥蒂佛利交響樂團、皇家斯德哥爾摩愛樂樂團合作。邵恩還經(jīng)常訪問美國、加拿大、與科羅拉多、多倫多、溫哥華的樂團合作,并曾多次訪問南非、澳大利亞、新西蘭。多年來,邵恩始終與祖國保持密切的聯(lián)系,經(jīng)常應邀與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等主要樂團合作演出,電視臺為他拍攝了個人專題片。
希望中國交響樂走向世界
擔任中國國家交響樂團藝術總監(jiān)和首席指揮,邵恩說繁榮中國的交響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是每一個音樂人的責任?!爸袊鴩医豁憳穲F的辦團方針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弘揚中華民族的文化,這實際是由關峽團長首先提出來的,我跟他的觀點非常一致,所以在他提出這樣一個理念以后,我是他的一個積極的支持者和響應者。其實每一個樂團對外還是要以代表國家和民族為己任,要有達到民族文化詮釋的最高水準這樣一種理想。”
對中國交響樂的發(fā)展,邵恩也有自己的想法?!拔覍χ袊髌窡嶂缘某潭仁潜容^高的,我愿意在弘揚我們中國作品的演奏上更多地做一些努力和工作?!?/p>
在中國民族音樂的現(xiàn)代化方面很多人做了很多有益的嘗試。但是這些嘗試目前來說還沒有真正系統(tǒng)的總結(jié)出來,像西方音樂一樣有一個成熟的體系。中國交響樂的體現(xiàn)一種方式是通過西方的樂器和表演方式來傳達,是西方的音樂手法民族化。還有一種就是中國民樂的更新和現(xiàn)代化。比如把中國民樂單旋律的傳統(tǒng)音樂作品在尊重原作韻味的基礎上形成多聲部,讓樂團的規(guī)模擴大,借鑒西方交響樂這樣一種模式和思維方式去搞中國的民族音樂,讓簡單的幾件樂器演奏變成一個比較大規(guī)模的合作樂團,促進了民族音樂的更新進步,朝著更豐富的方向發(fā)展。
“而我在這方面作為指揮的位置,比如在指揮民樂的時候,我不會把它簡單的用和聲體系和功能體系來解釋,因為這種方式是洋的語言,我更傾向用輔調(diào)思維和中國不同的民族調(diào)式思維之間的關系,使中國的民樂在不脫離傳統(tǒng)韻味的情況下交響化。其實交響化不是說人越多規(guī)模越大就叫交響化,而是一種思維方式,包括對奏鳴曲等西方曲式的理解。要用中國自己的語言而不能用西方的語言去做,否則和中國的旋律特點、調(diào)式甚至美學會有一些沖突?!彼栽谂啪氈猩鄱鲿ψ髌凡粩嗵岢鲂碌囊蠛妥龇ǎ热纭都t旗頌》耳熟能詳?shù)淖髌?,怎么去把這個作品當中去掉一些程式化的說教的成分,而演繹得更為人情味?!耙驗槲覀€人理解上首先認可這是一部很棒的作品,這個作品當中體現(xiàn)的精神一個是對于紅旗的歌頌,這個歌頌不是把一些理念強加給觀眾,而是要通過這個作品去緬懷那些為了理想為了事業(yè)去奮斗而犧牲的人。能把這份內(nèi)涵剝離出來。我們姑且不管是否贊成這種信念,音樂是要詮釋人類共同的真善美,我作為一個藝術家,有義務通過作品去告訴我的聽眾人類應該互相愛,應該尊重那些為了理想為了尊嚴而奮斗犧牲的人們?!?/p>
交響樂在中國現(xiàn)在還只是被少數(shù)人欣賞,因為交響樂是舶來品,想在中國百姓的心目中扎根,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還需要中國交響樂的這些守望者和參與者更多的努力。“我們需要有一大批像《梁?!贰洞禾斓男蚯愤@樣的作品,能夠讓更多的人一下子接受,能夠耳熟能詳?!?/p>
邵恩說中國交響樂要有更好的發(fā)展,還需要參與者提高對中國美學的認識,其實這種美學是根植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的。“中國人在音樂這方面表現(xiàn)比書法繪畫要少得多,雖然音樂也有獨特的表現(xiàn)手法,但是很多都還沒有被啟發(fā)出來。所以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指揮,在詮釋音樂的作品時能走出音符,去體現(xiàn)中國的東方美學,如果包括指揮,演奏者甚至獨唱合唱,獨奏合奏都能達到這樣的高度,那么那些老的作品就會獲得新的生命,這時候中國交響樂才能真正站住腳,才能夠走出中國走向世界?!?/p>
責任編輯 李菡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