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嵌頓性腹股溝疝的診斷及治療。方法 回顧性分析2006年~2012年我院收治35例嵌頓性腹股溝疝的臨床資料。結果 35例均治愈出院,其中切口感染4例,復發(fā)3例。結論 適時手術治療,避免疝內容物發(fā)生壞死。
關鍵詞:嵌頓性腹股溝疝;診斷;外科治療
疝是體內某個臟器或組織離開其正常解剖部位,通過先天或后天形成的一種所謂 的薄弱點,這種所謂的薄弱點被稱為疝。通常來講,疝是一種多發(fā)于患者的腹部和腹股溝內,所謂的腹股溝區(qū)是位于患者的下腹壁與大腿交叉的一個區(qū)域,這個區(qū)域是非常容易患病的。60~70年代,嵌頓疝是導致腸梗阻常見的原因之一,隨之患者就診意識的提高,絕大多數疝在發(fā)現早期即接受手術治療,嵌頓疝的發(fā)病率已明顯降低,腹股溝疝若發(fā)生嵌頓則危害性極大,如果不在腸管發(fā)生絞窄、壞死之前將被嵌頓的腸管還納到腹腔,則后果相當嚴重[1]。我們收集通??h人民醫(yī)院2006~2012年共收治腹股溝嵌頓性疝35例患者,現將診治過程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對搜集的35例患者進行系統性的分析,在實驗中共35例,其中男29例,女6例,年齡1~76歲,其中1~30歲16例,30~60歲10例,60歲以上9例。嵌頓時間10h~38h,平均20h。左斜疝8例,右斜疝24例,股疝3例。
1.2方法對所有的患者都進行常規(guī)的腹股溝疝手術進行治療,一般來講,都把疝囊的周圍用紗布進行保護,在把其囊切開,并且保護好,等一段時間后再將其切開,這次使用血管鉗將疝囊慢慢的提起,同時切開一個小口,將囊內的滲液慢慢的導出來。慢慢的對納疝內容物進行輕柔,特別是對患者的腸管就行輕柔,這樣腸管猜不會輕易的發(fā)生破裂。游離疝囊與精束,必要時橫斷疝囊。然后患者采用疝環(huán)充填式無張力修補術。完全止血后應徹底沖洗傷口,若患者應留置引流,在保留的遠端疝囊里置入一根細潘式引流管,由切口下另外引出。隨訪6~24個月[2]。
2結果
本組35例嵌頓性疝中,腹股溝斜疝24例,腹股溝直疝7例。包快大小2cm×3cm~10cm×15cm。嵌頓內容物為腸管和大網膜。實驗中,23例是因為有無張力修補術的,有34例采用傳統Bassini修補術。相比來看,前者的手術時間比后者的手術時間平均要長15min左右,而住院時間平均少1.5d,同時,所有的患者在術后都沒有切口感染病例。前者術后陰囊血腫5例,后者2例,高于后者,經治療后均痊愈。
3討論
腹股骨溝疝發(fā)生嵌頓時,疝內容物發(fā)生缺血、甚至壞死,造成疝外覆蓋組織發(fā)生充血水腫炎癥反應。通常情況下,在發(fā)生感染的情況下,進行植入假體的手術,很容易造成手術的失敗,因此,在目前來看,那種手術方法是最合適的成為了當今醫(yī)學界的重大關注問題[3]。
3.1診斷及誤診原因分析腹股溝嵌頓性疝是普外科常見急診,發(fā)生于疝環(huán)狹小而腹壓驟升時,表現為疝塊突然出現,伴有進行性加重的脹痛,診斷一般不難。
我院收治的35例腹股溝嵌頓性疝中,3例均以腹部陣發(fā)性絞痛為主要癥狀而誤診為急性胃腸炎或腸梗阻。分析具體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①以患者主訴為主線索,只重視腹部檢查而忽視全面檢查,詢問病史過于簡單,不夠完整,不懂得完整的病史是正確診斷的50%。醫(yī)師對疝病的發(fā)病及可引起的臨床表現認識不足,缺乏全面系統的診治經驗,又未能按常規(guī)暴露全腹進行徹底檢查,特別是雙側腹股溝檢查,卻根據患者出現的癥狀、體征,草草進行診斷,是導致誤診的主要原因。②現代科技的發(fā)展,檢查設備的完善,的確給臨床帶來了許多便利而且是確診某些疾病的可靠依據。由此,臨床醫(yī)生產生的卻是一種依賴和惰性的思想,而不能正確的客觀的看待每一種輔助檢查結果。有的甚至放棄詢問病史、體格檢查等基本檢查方法,在接觸患者的開始,便已開出了各種檢查的申請單。本組1例腹部平片檢查示\"腸梗阻\"而草率地診斷腸梗阻[4]。
3.2對嵌頓性斜疝的治療體會如果患者存在腹股溝疝的情況,那么就必須要進行手術治療了,這種手術主要是是進行嵌頓,而且時間上,不能少于10h,如果超過了10h,那么就可以進行人工的手法進行復位了。并且如果超過10h的話,患者的局部就會有壓痛、張力大,通常的情況下,患者采用手法復位的成功率是很低的,而且還容易增加疝內容物的壓力,從而導致腸管缺血。
所有,在臨床上,針對不同的患者就必須要選擇合適的麻醉方式和手術方式,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手術創(chuàng)傷最小和切除壞死組織的目的,最后根據患者的的不同情況,來考慮對患者進行什么腫瘤的修補術和結扎術。本組腹股溝斜疝單純疝囊高位結扎術11例,其中3例同時行闌尾切除術;腹股溝斜疝疝囊高位結扎和修補術16例;股疝修補術3例;若患者病情極其嚴重,不容許做腸切除腸吻合術,可以將壞死腸管外置,行腸造瘺術,已解除梗阻,7~14d后,全身情況好轉再行腸切除腸吻合術。本組中5例患者一般情況好,均行腸部分切除、端端吻合術。
在我國,很多疾病的檢查都是不全面的,特別是對老年人,因此,我們需要對老年人更嚴格的檢查和問診,不能出現任何的漏診和誤診的情況,一般來看,很多嵌頓性腹股溝斜疝的老年患者是可以進行行疝修補術的,同時從現在的趨勢來看,行無張力疝修補術是手術最近方法,尤其是對一些無腸壞死者。不過要根據患者的全身情況和局部變化,具體情況具體的分析,選用最合適的手術方式,用最小的創(chuàng)傷,達到理想的療效[5]。
在臨床上,所謂的小兒腹股溝嵌頓性斜疝,就是一種用腹腔臟器進入疝囊進行治療,由于患者的外環(huán)狹窄,不能自行復位而停留在疝囊內,因此大部分能得到早期的治療。即使少數患兒經多次嘗試后復位成功,這與回盲部嵌頓時闌尾受損有關。如果臨床工作中發(fā)現患兒嵌頓疝的囊很大,并且疝內的容物觸診形狀不是非常的規(guī)則,這種情況盲腸嵌頓可能性就很大。因此,如果一旦高度懷疑盲部嵌頓的時候,無論患者的嵌頓時間有多長,都必須要進行切開復位疝修補術,如果在手術中發(fā)現闌尾,那么就需要同時進行闌尾炎的切除手術。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手術由于其他的并發(fā)癥而導致的此病復發(fā)。本院所收治的3例患兒手法復位失敗,行手術切開復位、高位結扎,同時行闌尾切除術。其中1例為左側嵌頓疝,這與患者年幼,盲腸部游離有關。
3.3手術操作中應注意的問題通常情況下,嵌頓性腹股溝疝是一種特殊的腹股溝疝,這種疾病有著不同的病理生理,因此手術之前要進行充分的檢查。術中有其特殊技巧和注意的地方:①手術的動作要緩慢,不能用力的擠壓,如果用力擠壓就會造成患者的局部感染。②如果患者的腸管壞死,那么就應該應防止腸管和含菌的滲液回入腹內。③此外,還需要對患者的腸管就行檢查,以免遺漏壞死的腸管,造成嚴重的后果。④如果切開疝囊前腸管就已回納腹腔的內部,那么就應從內環(huán)口處找到嵌頓腸管檢查其有無血運障礙。⑤如果,患者在術前發(fā)現明顯腸穿孔,那么就可以直接的進行破腹探查,并從腹內修補內環(huán)口[6]。
腹股溝疝手術修補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若是嵌頓疝應立即手術治療。若為易復性腹股溝疝可完善檢查后擇期手術,并治療患者伴隨疾病。也有少數年老體弱患者或伴有其他嚴重疾病而禁忌手術者,可予非手術治療,在回納疝內容物后用醫(yī)用疝帶阻止疝塊突出。
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腹股溝疝發(fā)病率越來越高。老年人要積極鍛煉身體,增強腹肌保護力。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便秘、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可引起腹內壓增高,誘發(fā)腹股溝疝,應盡早治療,以降低腹股溝疝的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朱雄文.普理靈疝補片無張力疝修補術在腹股溝嵌頓疝中的應用[J].臨床外科雜志,2005,2(14):88-89.
[2]白少華,孫延碩,曾長江.老年嵌頓性腹股溝斜疝36例報告,腹部外科,2009,22(1):41-42.
[3]浦征宇,潘永康,段光琦.小兒腹股溝嵌頓性斜疝合并闌尾炎的臨床分析[J].臨床小兒外科雜志,2008,7(1):80.
[4]王波,郝迪斯,陸朝陽,等.老年急性嵌頓腹股溝疝的治療(附67例分析)[J].黑龍江醫(yī)學,2005,5(29):332-333.
[5]王文昌,刀云春.嵌頓性斜疝22例診斷及治療體會[J].昆明醫(yī)學院學報,2010,31(09):151-152.
[6]張杰,徐小群,耿其明,等.經腹疝囊高位阻斷曠置術治療嬰兒嵌頓性腹股溝斜疝89例[J].海南醫(yī)學,2010,21(06):86-87.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