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法律援助從不同層面、不同針對對對象上有不同的詮釋,但其共性都是對社會上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提供保障,以達到扶助貧困,公平正義的目的。由此可見,一個國家的法律援助體系的完善與否,直接關系著國家的和諧穩(wěn)定以及富國強民的建設。
關鍵詞:法律援助;社會保障
前言:隨著我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依法治國的貫徹實施,法律援助的體系也在逐年完善。它不僅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權益,業(yè)發(fā)展了社會公益事業(yè),是一個國家公平正義的內在體現(xiàn)。我國十分注重法律援助的發(fā)展,但在其得到發(fā)展的同時,也存在這許多問題。下面我們就中國法律援助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來做出簡單的介紹。
1.法律援助的特點
1.1法律援助的形式及范圍
在當下,法律援助的形式是眾說紛紜的,主要包括訴訟法律服務,刑事辯護,公證證明等,是國家或者政府的法律化,制度化的行為,用以保證生活有困難的人有能夠得到公平正義的法律保障。由此可以看出,能夠享受法律援助的人群主要是經濟困難的,在訴訟中沒有委托代理人或是辯護人的人群,這些人可以得到的法律援助范圍也十分廣泛,比如可以進行申請賠償,補助,撫恤等,但這些人受到法律援助前提是要有充分的理由證明自己權益的合法性。
1.2我國法律援助的特性
法律援助的出發(fā)點一定是國家的行為,被援助的人群一定是有經濟困難的,建立起這種關系的途徑一定是無償?shù)?,公益的,服務人群應該是具有一定專業(yè)律法知識的律師等人群,對這些人的要求不僅是有熱心,有耐心,更要有豐富的經驗及技能,在相關的法律程序上能最大限度的幫助受援人。由此我們也能看出,法律援助區(qū)別于其他公益事業(yè)的最大特征在于它不是單純的財力補助,而是在法律訴訟中給予專業(yè)性的法律保障[1]。
2.我國法律援助的基本現(xiàn)狀
我國的法律援助萌芽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在武漢大學成立的“社會弱勢者保護中心”,在建國初期,我國政府正式建立了“廣州市法律援助中心”,標志了我國法律援助的正式形成。自此,我國政府不斷出臺了各種相關政策來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直至2003年的9月1日《法律援助條例》的正式施行,我國法律援助完全進入正軌,制度更加成熟。截止到目前為止,全國已有的完善法律援助機構三萬多,其中參與進來的法律援助專員有一萬多人,具有專業(yè)知識和辦理經驗的律師有五千多人,并且團隊任然在不斷擴大。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自我國法律援助中心建立至今,辦理過的大小案件共有1225630件,接受過援助的人群有2208645人,可見得法律援助的開展在我過進行的如火如荼[2]。
3.我國法律援助存在的問題
3.1法律援助的經費尚有不足
從法律援助的特性上我們可以看出法律援助的公益性,旨在幫助有困難的訴訟人。盡管現(xiàn)在國家對其的十分重視,也在大力的撥款,但目前受援的案件之多,人數(shù)之眾,使得均分到每件案件的補助資金尚有不足,申請人的問題因資金問題而不能處理的情況實數(shù)正常??梢哉f,經費問題是當下我國法律援助上的一大難題[3]。
3.2刑事訴訟得到法律保障的不多
據(jù)查,刑事訴訟占訴訟事件的的四分之一,可見得其位置的重要性。但是,能夠得到得到法律援助的卻只有很小一部分。這不僅因為刑法案件在處理起來時會比較棘手,還因為它所需的資金會比較多,案情的嚴重性會比其他類案件大。
3.3法律援助的宣傳力度不夠
據(jù)調查,申請訴訟的大多數(shù)經濟有困難的訴訟者并不了解法律訴訟的含義與作用,他們大多由于資金的匱乏沒有能力提起訴訟,致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卻又要忍受。他們大多是農村、郊區(qū)的居民或是進城務工的農民工,由于法律援助的宣傳力度不大,他們中的很多人都無法享受社會提供他們的保障。
3.4缺少專業(yè)的律法人員
由于參與法律援助的人員并不是強制規(guī)定,而是依靠法界人士的社會公益心,并且全部是無償工作,這使得在法律援助上的存在著不可忽視的瓶頸,便是缺少專業(yè)的律師團隊。長此以往,受援人并不能在法庭對辯時沒有優(yōu)勢,使其合法權益不能受到有力的保障,違背了公平正義的初衷。
3.5法律援助的地區(qū)發(fā)展不平衡
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qū)經濟高度發(fā)展,中部和西北部相對較落后些,相應的,東部地區(qū)的法律援助的機制與發(fā)展遠遠高于中部與西北部。這主要是因為發(fā)達地區(qū)可以向法律援助中投入更多的資金供其發(fā)展,而經濟落后地區(qū)則沒有足夠多的精力去向其中投入人力與物力。
4.針對法律援助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政策
4.1為法律援助提供更多的財力幫助
現(xiàn)在由于政府對法律援助的高度關注,每年向其投入大量的資金以便其周轉,但對經費仍有不足的現(xiàn)象,完全可以以政府提供為主力,結合民間力量,對法律援助事業(yè)進行投資。呼吁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向法律援助盡自己的一份力量,進行募捐等,籌集更多的資金,來幫助有困難的訴訟者。
4.2增大對刑事訴訟的法律援助
對待刑事訴訟不能得到援助的問題,可在每個法律援助中心成立專門的刑事訴訟援助組,并為其配有專業(yè)的律師團隊,增大對此援助組的資金投入,做到每一位刑事訴訟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保障。
度
4.3增大法律援助的宣傳力
法律援助的目的是幫助生活有困難的人提供無償?shù)姆缮系膸椭?,但如果它不能被大多?shù)人所認知,那么也將形同虛設。因此,要在社會上大力它,尤其是要積極在村鎮(zhèn)開展,讓相對落后有需要幫助的地區(qū)的人們了解法律援助的作用,途徑及援助范圍,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們能應用社會為其提供的保障來保護自己。
4.4組建更強大的援助團隊
在全國范圍內選拔出一定比例的具有專業(yè)知識、訴訟技能、工作經驗的律師,組建成優(yōu)秀的律師團隊,來負責法律援助。即便法律援助是公益性的,但對待選拔出的律師,要負責報銷訴訟過程的全部費用,并給與編制,發(fā)放薪水。有了相應的好的政策,就還要給予他們一定的的考核,每年或者精確到每月,都要分配最低工作限額,對于未能完成限額的律師要適當?shù)臏p免工資或剔除編制。
4.5協(xié)調各地區(qū)法律援助的開展,給予落后地區(qū)更多援助
對于落后地區(qū),其法律援助開展困難主要是經濟原因所致。對此,政府可以給與中部和西北部地區(qū)更多的經濟援助,并增大可接受援助的范圍,每年可向落后的地區(qū)分配具有工作經驗的辯護律師,以此來帶動經濟落后地區(qū)的法律援助的開展,使更多的生活在落后地區(qū)的人能夠得到法律援助。
結語:法律援助使得社會上每一位成員都能享受公平正義的對待,是踐行三個代表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有力保障,盡管現(xiàn)在在其制度和施行上還存在著缺陷,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法律援助將發(fā)展的更為完善和成熟,為更多人帶去保障。
參考文獻:
[1]黃捷,李悅."從佘祥林案件透析刑事訴訟證據(jù)制度存在的問題[J].湖南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12(04)
[2]滿華峰,徐雪英."辯訴交易在中國應慎重“上市”[J].甘肅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02)
[3]向明."略論刑事審判定案證據(jù)[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