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面對后進生,我們該如何重振他們的信心,為他們尋找發(fā)展自我的平臺,他們是學校里的“弱勢群體”,表面上的倔強、頑皮、固執(zhí)和玩世不恭,其實內(nèi)心深處是最脆弱和無助的,我們更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呵護與關愛,讓他們也品嘗到成功與進步的喜悅。
【關鍵詞】后進生 信心 管理
【中圖分類號】G6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6-0147-02
雖然近幾年來我們在呼吁公平教育,在學校不允許有重點班與普通班之分,但實際上這種現(xiàn)象依然存在。每年高二分班時總讓一些師生覺得有些忐忑不安,老師總會想,我是帶優(yōu)班還是普通班呢?學生總會在想我會是進重點班還是普通班?
我也曾經(jīng)有過帶差班的經(jīng)歷,根據(jù)自己的教育教學經(jīng)驗,談一些如何帶好普通班。
一 良好的心態(tài)是事業(yè)成功的基本保證
1.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現(xiàn)實
做班主任,有誰愿意去帶一個普通班呢,不過我認為普通班是一塊試金石,它能逼你使出渾身解數(shù),逼你練成十大般武藝,使你創(chuàng)造出一兩手絕活,你何樂而不為呢?記得以前看過這樣的一名句話: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能帶好的班級,但不一定能帶好差的班級,能管理好差班的老師才是最優(yōu)秀的。有了這樣的想法,你才會對自己信心百倍,相信這是你的實驗田,要有強烈的教改意識?!皯B(tài)度決定一切”相信這句話也有一定的道理的。所以當領導把教普通班的任務分派給自己的時候,與其推諉煩悶,不如調(diào)整心態(tài),快樂地迎接新的挑戰(zhàn)。這時候,就會對未來的班級充滿了信心和憧憬,會感覺到每一個頑童背后都會有一連串可愛的故事,會享受到教育所給予人的那種激情和樂趣。不良的情緒,不僅會讓自己感到沮喪,而且會影響到對學生的態(tài)度和教育,所以:“生氣時不教育,教育時不生氣?!泵刻烀鎸W生的時候,暗示自己:今天你微笑了嗎?這種心態(tài)會讓你盡快融入學生的心中,融入班集體之中,而這正是做好班主任工作最需要的。
2.要有寬容與平和的心態(tài)
既然是普通班,問題總會頻繁的出現(xiàn),使你覺得焦頭爛額,心力交瘁。如課后經(jīng)常會有科任老師來到你面前并且生氣地說,某某又上課玩手機、看小說了,某某又聽了MP3了,某某又睡覺了,某某又不交作業(yè)了,這時候的你會選擇哪種態(tài)度,是怒氣沖沖地質(zhì)問、批評學生,還是冷靜地思考如何理性的去教育學生,協(xié)調(diào)好科任老師與學生的關系呢?常言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他們的不良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對待他們不能像對待優(yōu)生那樣去要求他們,可以降低要求,但不是沒有要求。如學生以前一周內(nèi)有5次遲到,你可以要求他下一周減到4次,再下一周減到3次,直到最后為0次,這樣是讓學生有個改錯的過渡期,有時操之過急會適得其反。對這樣的學生我們可以寬容他,但不是放縱他,班主任的寬容心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寬容學生的不足,古人說得好“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人總會犯錯誤,總會有不足,關鍵是看待不足的態(tài)度。面對這樣的學生,與其恨鐵不是成鋼,不如給他們多一點寬容心,只要他們也在進步,班主任就要及時給予肯定,而不是拿其他優(yōu)秀生來作比較。班主任對于類似這樣的學生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不足,應該用寬容的心態(tài)去面對,但寬容應有一定的限度,過度了就成了縱容了。
3.要有打持久戰(zhàn)的心態(tài)
問題學生的問題大都為故意和放縱所致,主觀人為因素居多,在管理上,想追求立竿見影、一勞永逸的管理功效是不切實際的妄想。只能以非常的耐心,實施持之以恒的管理,不急不躁,學會忍耐和等待,百折不撓,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對待學生的教育我們不能急功近利,因此我們不能光看學生暫時沒有進步,教育人實際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和他們交往,向正確的人生道路上引,也許當時他們并不會明白,但以后他們就會感悟到的,你此時的教育就成功了。
二 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是一切工作的開端
高二年級重新分班了,能進重點班的學生固然會興高采烈,滿懷信心,可是被分到普通班的學生,自然就覺得低人一等,產(chǎn)生自卑心理,有的甚至也會產(chǎn)生放棄讀書的念頭,有的甚至會覺得是學校歧視、排斥他們,心中會產(chǎn)生厭學和憤世的情緒。總之,這種種不良的情緒不利于他們的進步,不利于與同學的團結和班集體的建設。因此重振學生的自信,讓他們看到希望,讓他們覺得班級是有安全感和值得信賴的。所以在開學的第一天我給學生介紹了的本班的科任老師,并重點講了他們?nèi)〉玫某煽?,其實我們班的科任老師跟重點班沒什么不一樣。我只是想給學生傳達這樣的一個信息,我們的老師其實都是很優(yōu)秀的,我們所處的外部環(huán)境和條件是一樣的,我們沒有理由怨天尤人,也沒有理由比別人差。我還跟他們說:我的經(jīng)驗雖然比不上其他的老師,但我對自己有信心,也對大家有信心,我就怕大家沒信心,一個人連自己都不相信,你還能指望誰相信你呢?一個人的潛能是巨大,最重要的是如何去發(fā)揮,一個人的成功最主要是由其內(nèi)因所決定的,接下來我要強調(diào)的就是,要想學習好要有好的紀律做保證,而要有好的班風和學風,要靠每個學生去努力營造。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平時還要對學生多鼓勵、少批評,多講道理、少挖苦訓責。所以作為班主任更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鼓勵機會,鼓勵是人前進中的靈丹妙藥。
三 良好的班規(guī)鑄造良好的行為習慣
開學初第一周,班上的各種問題接踵而至,如上課遲到、睡覺、玩手機等等,學生的各種不良行為習慣就明顯地表現(xiàn)出來,只有制定嚴明的班規(guī)才能對學生有所約束,于是,我首先組織學生制定班規(guī)。但是,班級人數(shù)較多該如何具體制定班規(guī)呢?我的做法是,讓班長主持班委會,班干部逐條討論制定班規(guī),制定好初稿后,在全班宣讀,并集體討論和表決通過。如果有些規(guī)定大多數(shù)人都反對,那么就取消,反之則保留下來。最后的定稿交由我來審閱,如果沒有問題則成為正式的班規(guī)。讓學生積極參與制定班規(guī),更能夠結合學生實際,解放思想,讓學生體會到民主的氛圍,意識到作為班級主人的責任和義務,學生的自我約束力會明顯提高。
班規(guī)條文的制定力求做到細致、嚴謹和實用,獎懲最好能各占一半,盡量多獎分,這樣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我在班規(guī)中增加了一條:一周下來,如果沒有違紀行為且沒有請假(防止請假過多)的同學,德育分另加3分。因為我班的德育量化考核分與每月的獎勵掛鉤,同學們都比較重視,違紀行為也較少。
四 抓住成功的契機,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
班集體的凝聚力是班級文化氛圍的深層內(nèi)核,它是一種吸引力、向心力、親和力,更是一種推進班風建設的動力,它從多個側面和層面展示著一個班級的生機與活力。要建立一個具有很強凝聚力的集體,可以有多種途徑,但是我認為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最有效的途徑是,讓學生積極參與各種文體活動或學校的各種評比活動,并努力爭取獲得成功。有了集體榮譽感,學生才會有歸屬感,才會有向心力,才會覺得在這樣的班級是讓他引以為豪的,而班級的向心力的形成就是一股強大的無形力量,會對每一個學生的個體發(fā)展起著巨大的潛移默化的教育、激勵和制約作用。當然作為班主任必須做出相當?shù)呐Σ⒎e極地參與其中。雖然我們班的文化基礎比較差,但是我發(fā)現(xiàn)并不是樣樣都比別人差,也有自己的優(yōu)勢。
如普通班就有15名美術藝術生,這是重點班所沒有的,如何發(fā)揮他們的特長,找到發(fā)展自我的平臺,增強他們的自信,是在開學后我認真思考的問題。開學后不久,就到教師節(jié)了,學校各班都要出墻報,并且要評比。最初時,學生有點消極,總認為事不關己,積極參與的情緒不高,但在我努力的思想動員下,學生很好地完成了墻報。評比結果還沒公布,就有幾個學生發(fā)來短信說是班級的墻報得了第一名,據(jù)說是內(nèi)部消息透露的,因為評比是由學生會成員評比的,所以往往是學生最先知道。從學生的短信中就可看出其實學生很在意,而且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并主動告訴了班主任,足以說明他們是想得到肯定的。成績公布的那一天正如他們所說的那樣,我在班上表揚了學生,并鼓勵他們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于是在后來的幾次墻報評比中,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并獲得了名次。
開學初,我就向體育老師打聽這個學期的體育比賽項目,說是籃球比賽。于是我就發(fā)動學生自由組合利用體育課或課余時間多練習,既可以鍛煉身體,又可以為比賽做準備。所以在上體育課時,我有空也偶爾去跟他們一起打籃球,其實我并不會打,我的積極參與,只是想讓學生知道老師對這件事很重視,只有這樣他們才會認真地對待,結果冠軍是從所謂的普通班產(chǎn)生的,這讓他們很是興奮。從學生比賽中可以看出他們很團結,場上的隊員打得很賣力,場下的啦啦隊喊得也很激動。
我認為每一個人都有著與生俱來的榮譽感,設法激發(fā)整個集體的榮譽感,便能夠凝聚這個集體。學校組織的各項比賽,是增強凝聚力的好機會,遺憾的是,一些班主任卻讓學生自己去完成,自己不聞不問。集體里每一個成員的全情投入都是一種體驗,其實,結果有時并不重要,即使拿不了名次,準備的過程,比賽的過程就是一個很好的凝聚全班的過程。所以,我們說,班主任要帶頭投入,并且發(fā)動全班同學投入,每一個人投入越深,體驗就越深,體驗越深,集體歸屬感就越強,集體歸屬感越強,集體凝聚力就大。
總之,作為班主任,所有的職責都應該體現(xiàn)在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上,不管學生的基礎起點有多低,行為表現(xiàn)有多差,都不能冷落、歧視和排斥他們。問題學生表面上表現(xiàn)出來的頑皮、固執(zhí)、頹廢和玩世不恭,其實在他們的內(nèi)心深處是最脆弱的,也是最無助的,作為教育者我們更應該給他們更多的呵護,關愛與引導,引導他們一步一步朝前走,一點一點地朝前挪,這才是一個服務者的樣子,這樣才容易在行動中改變學生。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