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個城市經(jīng)濟的發(fā)展受到各方面的影響,城市道路交通是其中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且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因此完善好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術非常重要,本文主要是對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術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術一、為何應完善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術
近年來,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對交通系統(tǒng)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而城市交通中最為重要的是市政道路,為了保障城市交通的安全有序運行,有必要提升市政道路的施工質量。市政道路路基是整個市政道路的基礎,完善市政道路施工的路基施工技術,提升市政道路路基質量,既能增加市政道路的服務壽命,又能夠減少維修市政道路的次數(shù);既能保持城市交通便利,又能夠減少市政道路維護費用,為城市各類經(jīng)濟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便利條件。
二、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總體要求
1、認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按照市政道路的設計要求,應先做好組織、技術、物質、現(xiàn)場四方面準備工作,如對盲溝、擋土墻和小橋涵等小型構造物的施工是與路基施工同步進行的,為避免路基填筑后再根據(jù)建設要求開挖這些構造物,必須在施工時嚴格按照設計及監(jiān)理人員要求進行,以保障市政道路施工的整體進度,有效監(jiān)控市政道路的整體質量。對市政道路路基的施工可按照如下程序進行:路堤基底處理;填料選??;路堤填挖;路基壓實。
2、選擇正確的施工方法
現(xiàn)階段,道路建設大多采用機械化或半機械化施工,通過對各類機械的合理配套使用,可以實現(xiàn)主要機械和輔助機械的相互協(xié)調,形成綜合化機械作業(yè)的局面,這不但能大幅降低施工人員的勞動強度,還能提升施工勞動效率,有效地加快項目施工的進度,提升市政道路的整體質量,能大幅降低市政道路施工造價。正因如此,依據(jù)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要求,選用適應性較強的機械組合,是保障市政道路路基強度的有效舉措。
三、進行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應關注幾個技術要點
1、施工季節(jié)
實施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時,應特別關注雨季施工和冬季施工。其中,雨季施工指的是在6月份至9月份所展開的施工,該時期因雨量較大,造成路基大量含水,實施路基碾壓時壓實度偏小,影響到市政道路路基質量。冬季施工是指冬季在晝夜平均氣溫為10℃至-3℃間所進行的施工,該時期進行施工,地面凍土并未完全融化,機械施工效率不高,特別是下雪之后,被雪所覆蓋的對樁位不好把握,這都影響到市政道路路基的施工質量。為此,應掌握如下技術要點:
首先是雨季施工。應依據(jù)現(xiàn)狀編制可實施的設計圖紙,并修建起施工便道,以保障晴雨天氣時施工道路的暢通。需建有臨時排水設施,并有充足的生活資料和施工材料。在實施填方路基前,應在填方坡腳外挖好排水溝,以保障施工場地不存在積水,在填料的選擇上,應選擇易于透水的卵石土、碎石土、石方碎碴、砂礫、砂等。開展填方路基工作時,應做到隨挖隨填,并予以及時壓實。開挖路塹前,應在路塹邊坡坡頂 2 m外開挖截水溝.將出水口接通。在開挖路塹時應分層開挖,每挖一層就設排水縱橫坡,當開挖到路床設計標高上30 cm至50 cm 時,就停止路塹開挖工作。應在雨季之后挖到路床設計標高,之后在進行壓實工序。
其次是冬季施工。在冬季實施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工程,要依據(jù)現(xiàn)實條件編制可實施性工程計劃,在冰凍前即采取現(xiàn)場放樣措施,保護好控制樁并樹立起明顯標志,防止其被冰雪掩埋,將路基范圍內的雜物、草皮、樹根等加以清除,將現(xiàn)場施工便道修好,將施工中所用的車輛、設備維修好,準備好施工所用的工程材料。除此之外,準備充足的燃料、取暖、生活等過冬必需物質,以保障冬季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順利進行。
2、建設測量
市政道路建設測量以設計圖紙為準,在市政道路建設現(xiàn)場,確定道路中線,并將圖紙設計所定的建筑物平面位置、形狀和高程確定下來,設計圖紙也是市政道路施工的指導性文件。而市政道路路基測量主要包括對導線、中線和水準點的測量與復測。施工人員應對圖紙詳加掌握,檢測出存在誤差之處。在中線復測時增設臨時水準基點標高和加樁地面標高,并保障每道工序測量防線縱橫斷面的定位精度,對路面下所覆蓋的管路網(wǎng)線仔細尋找,使路基和建筑物符合圖紙設計需求。
3、填方路基
首先是有填方路基試驗環(huán)節(jié)。在填筑路堤前,先選取一段填方路段作試驗路段,對試驗段土壤的松鋪系數(shù)、壓實遍數(shù)、設備組合等都有所了解,從而實現(xiàn)每班工作人員完成最大和最合理的工作量。通過試驗路鋪筑工作,可以判定設計方案的可行性。當試驗路段路基填筑平均高度80cm時,對原地表面清理與挖除后,將表層翻松30cm,然后平整壓實(壓實度≥93%)后填筑;當路堤填土高度大于80cm時,對原地表面清理與挖除后,將路堤基底整平處理并在填筑前進行碾壓(壓實度≥85%)后填筑。
其次是分層填筑并形成路拱。以確保施工期內路基的排水疏通,每層填土應超過相應標高下路基寬度,每側至少寬出50cm,以保證路基邊緣的壓實度滿足要求。
最后是實現(xiàn)無漏壓和均勻碾壓。平整完成后用20t振動壓路機,根據(jù)在試驗段內所測定的在相應壓實度要求下所需有壓實遍數(shù)進行碾壓,碾壓時第一遍不振動,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強振,碾壓時直線段由兩邊向中間、小半徑曲線由內側向外側按縱向進退式進行,碾壓時輪跡重疊0.4~0.5m,以保證實現(xiàn)無漏壓和均勻碾壓。
4、路基填筑
填筑過程中首先要控制層厚,每層壓實厚度根據(jù)試驗段確定的最佳鋪填厚度進行控制。土石方運到施工作業(yè)段攤鋪后,用尺量測松土厚度,每填一層都應超出路堤的寬度,并有足夠的余寬,以確保路基邊緣的壓實度。壓實的分層厚度、壓實機具類型、碾壓(夯擊)遍數(shù),均應視土的類型、濕度、設備及場地條件而定,以達到規(guī)定的壓實度為準。有條件應做試驗段取得施工參數(shù)。壓實標準采填筑過程中首先要控制層厚,每層壓實厚度根據(jù)試驗段確定的最佳鋪填厚度進行控制。土石方運到施工作業(yè)段攤鋪后,用尺量測松土厚度,每填一層都應超出路堤的寬度,并有足夠的余寬,以確保路基邊緣的壓實度。
5、路基壓實
進行市政道路路基壓實工序時,采用先邊后中、先輕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則,唯有先壓兩邊后壓中間,才能形成路拱;唯有先輕壓后重壓,才能適應土基強度的變化;唯有先慢壓后快壓,才能有效避免松土被機械推落。在實施碾壓工序之前,應先將路基整平,以路中線為準,向路堤兩邊整理,形成2%至4%的橫坡;遇到彎道部分時,應由較低側邊緣向較高側邊緣碾壓,形成單向超高的橫坡,不但如此,碾壓時應在兩次輪跡有12cm至20cm的重疊。應確保路基壓實的均勻性,避免出現(xiàn)不均勻沉陷現(xiàn)象,且每層的壓實厚度在20cm以內,對于同一水平層的路基應采用同類材料,杜絕出現(xiàn)混填現(xiàn)象。當路基產(chǎn)生彈簧土時,將這部分土挖出進行晾干后再回填。對于路基邊坡的壓實,應與整個路基全斷面分層的填筑壓實工作一起進行。除此之外,市政道路路基壓實工序,應嚴格按照壓實標準來進行,以確保路基每層土厚度與壓實度的均勻,為市政道路整體建設奠定基礎。
四、結語
我國經(jīng)濟和城市發(fā)展現(xiàn)狀決定了對市政道路需求量加大,市政道路路基施工難度不大,但也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如施工場地、交通流量、施工工藝等,為此,展開市政道路施工,應依據(jù)施工現(xiàn)有條件,堅持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所應有的技術標準,強化質量安全意識,加強路基建設施工管理,從而保證市政道路路基路面的耐用性,以取得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成為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的助推力量。
參考文獻:
[1]林楊;金馮.市政道路膨脹土路基施工技術探討[J];科技傳播;2011年11期.
[2]劉岳英.市政道路石方路基施工及質量控制[J];中國新技術新產(chǎn)品;2012年18.
[3] 粟多品.公路工程填石路基邊坡施工工藝探討[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0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