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了論述,對混凝土澆筑、裂縫處理都提出了一些技術要求,對出現(xiàn)的問題也提出了混凝土澆筑注意事項、施工縫的處理等方面的措施。
關鍵詞: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
混凝土的施工質(zhì)量直接決定著整個工程建筑的質(zhì)量,是工民建質(zhì)量的基礎,把握好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要求就是對工程質(zhì)量負責的具體表現(xiàn),是對人民負責交合格工程,讓人民滿意的建筑工程的大事,本文對此進行一一論述。
一、混凝土的澆筑
1.混凝土澆筑。(1)支架的支承部分和大型豎向模板必須安裝在堅實的地基上,并應有足夠的支承面積,以保證結構不發(fā)生下沉。如在濕陷性黃土地基上安裝支架時,必須有防水措施,防止積水而造成模板沉陷變形;如為凍脹性土,還必須保證結構在土質(zhì)凍結及融化時能保持設計標高。(2)柱模板外面應設置柱箍。一般柱子底部混凝土水平側壓力較大,該處柱箍要加密?,F(xiàn)澆框架群柱模板,宜左右拉結形成一個整體,現(xiàn)澆柱預制梁結構,柱模板四周應支上斜撐或斜拉桿,用花籃螺栓調(diào)節(jié),以保證其垂直度。(3)混凝土澆筑前應仔細檢查模板尺寸和位置是否正確,支撐是否牢固,穿墻螺栓是否鎖緊,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4)混凝土澆筑時,每排柱子應由外向內(nèi)對稱順序進行,不得由一端向另一端推進,防止柱子模板傾斜。(5)板墻澆筑混凝土應分層進行,第一層混凝土澆筑厚度為50cm,然后均勻振搗;上部墻體混凝土分層澆筑,每層厚度不得大于1m。避免混凝土一次下料過多。(6)獨立柱混凝土初凝前,應對其垂直度再次進行校核,如有偏差應及時調(diào)整。(7)為防止組合柱澆筑混凝土時發(fā)生鼓脹,影響外墻平整,應在外墻每隔1m左右設兩根拉條,與鋼模或內(nèi)墻拉結。
2.混凝土澆筑注意事項。(1)光滑的基層表面應鑿毛,其深度為0.5~1.5cm,間距3cm左右?;鶎颖砻鏆埓娴幕覞{、塵土、油漬等應清洗干凈。(2)基層表面明顯凸凹處,應事先用1:3水尼砂漿找平或剔平。不同材料的基層表面相接處,應先鋪釘金屬網(wǎng),方法與抹灰工程相同。門窗口與立墻交接處,應用水泥砂漿嵌填密實。(3)為使基層能與找平層粘結牢固,可在抹平層前先灑聚合水泥漿(膠:水=1:4的膠水拌水泥)處理。找平層砂漿抹法與裝飾抹灰的底、中層做法相同?;鶎訛榧託饣炷習r,應在清凈基層表面后先刷膠水溶液一遍,然后滿釘鍍鋅機織鋼絲網(wǎng)(孔徑32mm×32mm,絲徑0.7mm),用6扒釘,釘距縱橫不大于600mm,然后抹1:1:4水泥混合砂漿粘結層及1:2.5水泥砂漿找平層。在檐口、腰線、窗臺、雨篷等處,抹灰時要留出流水坡及滴水線,找平層抹后應及時澆水養(yǎng)護。
二、施工縫的處理
1.施工縫的處理方法:(1)認真清理施工縫,鑿掉表面上的浮粒和雜物,用鋼絲刷或剁斧將老混凝土面打毛,并用水沖刷干凈。(2)在施工縫處先澆一層與混凝土灰砂比相同的水泥砂漿,再澆筑上層混凝土。(3)加強施工縫處的混凝土振搗,保證搗固密實。(4)施工縫不宜采用平口縫,應盡量采用不同形式的企口縫,以延長滲水路線。重要工程必要時可采取兩道防線,即以剛性處理和柔性處理相結合的形式,加固施工縫。(5)設計鋼筋布置和墻體厚度時,應考慮施工的方便,以利于保證施工質(zhì)量。
2.施工中施工縫預控措施。(1)混凝土表面缺陷應及時進行修補,并應保證修補質(zhì)量。(2)冬期施工時,鋼筋混凝土中氯鹽(按無水狀態(tài)計算)摻量不得超過水泥重量的1%,摻氯鹽混凝土必須振搗密實,并且不宜采用蒸汽加熱養(yǎng)護。(3)在下列情況下,不得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摻加氯鹽:①在高濕度空氣環(huán)境中使用的結構。如排出大量蒸汽的車間、澡堂、洗衣房和經(jīng)常處于空氣相對濕度大于80%的房間,以及有頂蓋的鋼筋混凝土蓄水池等;②處于水位升降部位的結構;③露天結構或經(jīng)常受水淋的結構;④與鍍鋅鋼材或鉛鐵接觸部位的,以及有外露鋼筋、預埋件而無防護措施的結構;⑤與含有酸堿或硫酸鹽等侵蝕性介質(zhì)相接觸的結構。⑥經(jīng)常處于環(huán)境溫度為60℃以上的結構。⑦使用冷拉鋼筋和冷拔低碳鋼絲的結構。⑧薄壁結構或重級工作制吊車梁、屋架、落錘或鍛錘基礎等結構。
三、防水砼裂縫滲漏水
1.施工準備。(1)編制施工組織設計,選擇經(jīng)濟合理的施工方案,健全技術管理系統(tǒng),制定技術措施,落實技術崗位責任制,做好技術交底,以及質(zhì)量檢驗和評定的準備工作。(2)進行原材料檢驗,各種原材料必須符合規(guī)定標準;備足材料,并妥善保管,按品種、規(guī)格分別堆放,注意防止骨料中摻混泥土等污物。(3)將需用的工具、機械、設備配備齊全,并經(jīng)檢修試驗后備用。(4)進行防水混凝土的試配工作,試驗室可根據(jù)設計抗?jié)B等級,提高0.2N/mm2 進行試配,在此基礎上選定施工配合比。(5)做好基坑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的工作,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要保持地下水位在施工底面最低標高以下不小于30cm,以避免在帶水或帶泥漿的情況下,施工防水混凝土結構。
2.防水砼裂縫滲漏水預控措施。(1)使用同一種水泥拌制砼,砼攪拌、澆筑應符合操作要求。(2)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地下水、地表水及毛細水對結構的作用,使結構有足夠的剛度。根據(jù)結構、地基基礎及使用要求等情況,合理設置變形縫。
3.預埋件部位滲漏水。
3.1施工準備。編制施工組織設計,選擇經(jīng)濟合理的施工方案,健全技術管理系統(tǒng),制定技術措施,落實技術崗位責任制,做好技術交底,以及質(zhì)量檢驗和評定的準備工作。(1)進行原材料檢驗,各種原材料必須符合規(guī)定標準;備足材料,并妥善保管,按品種、規(guī)格分別堆放,注意防止骨料中摻混泥土等污物。(2)將需用的工具、機械、設備配備齊全,并經(jīng)檢修試驗后備用。(3)進行防水混凝土的試配工作,試驗室可根據(jù)設計抗?jié)B等級,提高0.2N/mm。(4)進行試配,在此基礎上選定施工配合比。(5)做好基坑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的工作,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要保持地下水位在施工底面最低標高以下不小于30cm,以避免在帶水或帶泥漿的情況下,施工防水混凝土結構。
3.2預埋件部位滲漏水預控措施。(1)設計預埋件位置要考慮施工方便,施工前預埋件除銹和去污染處理。(2)對有振動的預埋件,應做成預制塊,表面做好防水處理,然后再與砼澆筑成整體。(3)管道穿墻或穿地部位滲漏水用素灰和水泥砂漿分層找平。混凝土表面的蜂窩孔洞,應先將松散不牢的石子除掉,澆水沖洗干凈,用素灰和水泥砂漿交替抹到與基層面相平?;炷帘砻娴姆涓C麻面不深,石子粘結較牢固,只需用水沖洗干凈后,用素灰打底,水泥砂漿壓實找平。(4)混凝土結構的施工縫要沿縫剔成八字形凹槽,用水沖洗后,用素灰打底,水泥砂漿壓實抹平。對于石灰砂漿或混合砂漿砌體,其灰縫要剔深1cm,縫內(nèi)呈直角。對于表面凹凸不平的石砌體,清理完后,在基層表面要做找平層。找平層做法是:先在石砌體表面刷水灰比0.5左右的水泥漿一道,厚約1mm,再抹1~1.5cm厚的1:2.5水泥砂漿,并將表面掃成毛面。
四、結束語
總之,建筑混凝土施工既是一個技術問題,涉及到鋼筋、水泥的選用及澆筑、防水的處理等方方面面,也涉及到各工序的管理,因此又是一個管理問題,一方面要精選合格的原材料,另一方面又應該控制每道工序的質(zhì)量,嚴格按規(guī)范流程及其技術要點執(zhí)行,方能建設出合格的產(chǎn)品,交出讓人民滿意的合格工民建工程。
參考文獻:
[1]趙欣,李偉洋.淺談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的質(zhì)量控制措施[J].《現(xiàn)代裝飾(理論)》2011年(03).
[2]王柏文,李東媛.淺談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的質(zhì)量控制[J].《經(jīng)濟技術協(xié)作信息》2010年(21).
[3]析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裂縫控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年(01).